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8:物质的转化

更新时间:2020-10-21 浏览次数:384 类型:复习试卷
一、金属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 1. (2020九上·余姚期末) 如图,给出了三种物质可能存在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的物质性质及化学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实现①转化,可加入氧化铜 B . 实现②转化,可通入CO2 C . 实现③转化,可加入稀盐酸 D . 能一步实现转化的是④
二、非金属与其化合物
  • 2. 制取粗硅的化学反应是SiO2+2C=Si+2CO↑,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SiO2转化成Si是化学变化 B . 由碳生成CO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C . 该反应中碳元素由游离态转变为化合态 D . 该反应中CO作还原剂
  • 3. 只用H2、C、CO、CuO、CaCO3 , 稀盐酸六种物质,进行单一或两两反应,可写出生成物中CO2的化学方程式有(    )
    A . 3个 B . 4个 C . 5个 D . 6个
  • 4. 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经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 . CuCl2→KCl B . KNO3→K2SO4 C . Fe(OH)3→Fe2(SO43 D . BaCl2→BaCO3
  • 5. 甲、乙、丙、丁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有如下关系:①甲+乙→H2O;②乙+丁→CO2;③丙+乙→CO2+H2O。则丙物质可能是( )
    A . 甲烷 B . 氢气 C . 氧气 D . 盐酸
  • 6. 如图是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判断X是( )

    A . O2 B . CH4 C . H2CO3 D . CO
  • 7.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 . “C→CO2”的反应碳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B . “CO →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 . “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 . “CO2→H2CO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
  • 8. 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


    A . C→CO  B . CO2→H2CO C . SO2→H2SO4 D . HCl→MgCl2
  • 9. 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 (1) 物质X的化学式为
    2. (2) 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____。
      A . 单质 B . 混合物 C . 金属 D . 氧化物
    3. (3) 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说出它的一种用途
    4. (4) 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合理答案均可)__ 。
三、金属的冶炼
  • 10. 金属钛(Ti)抗腐蚀性能好,露置于空气中数年,仍光亮如初.以金红石(主要成分是TiO2)为原料生产金属钛的步骤主要有:①在高温下,向金红石与焦炭的混合物中通入氯气(Cl2),得到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②在稀有气体环境和加热条件下,用Mg和TiCl4反应得到Ti和MgCl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金属钛在常温下不与O2反应 B . ②中的稀有气体的作用是隔绝空气 C . ①中的反应TiO2+C+2Cl2=TiCl4+CO2 D . 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 11. Si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工业中有一句行话“从沙滩到用户”,指的是利用砂子(主要成分SiO2)制取高纯度的Si,其主要化学反应如下:①2C+SiO2=Si(不纯)+2CO↑②2Cl2+Si(不纯)=SiCl4③SiCl4+2H2=4HCl+Si(高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①的目的是将二氧化硅转化成单质硅 B . ②③的目的是除去单质硅中混有的杂质 C . 上述反应中涉及到2个置换反应 D . 上述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 12. (2020九上·海曙期末) 木炭与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装置A的作用是尾气处理 B . 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都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 . 两个实验中都可以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 D . 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 13. (2019九上·长兴月考) 小明笔记中有处错误你认为是网中的哪一处( )
    A . a处 B . b处 C . c处 D . d处
  • 14. (2019九上·温州期中) 右图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装置中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主要是为了利于通入氢气 B . 待药品完全反应后,需同时撤去酒精灯和通氢气的导管 C . 在给试管内药品加热前,需先通氢气排尽试管内的空气 D . 该实验装置也可直接用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 15. (2019九上·新昌期末) 如图所示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请分析回答:

    1. (1) 实验开始时,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选填“A”或“B”)。
      A . 先加热,再通氢气 B . 先通氢气,再加热
    2. (2)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的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珠出现,说明氢气具有性。
  • 16. (2020·宁波) 如图是某科学老师设计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

    1. (1) 在B装置的液面下降到安全线之前,不能加热氧化铁,这是因为
    2. (2) 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继续通CO,此时B装置的作用是
四、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 17. (2020九上·秀洲月考) 物质王国的“小朋友”在做游戏,五位“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圈(如图所示),要求相邻的“小朋友”之间必须能互相“配合”(即必须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们才能将游戏进行下去。场外还有四位替补“队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圈内相邻“小朋友”的溶液均为无色 B . 五位“小朋友”中的任意两位均不能互相调换位置 C . 若“Na2CO3”小朋友玩累了,可换上场外的“K2CO3 D . 若“Ba(OH)2”小朋友玩累了,可换上场外的“KOH”
  • 18. 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Cu(OH)2→CuCl2 B . Zn→H2 C . H2O→H2 D . AgCl→NaCl
  • 19.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的是(    )
    ①CaCl2→NaCl②CO2→CO③Fe2O3→FeCl2④Na2SO4→NaOH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20.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均可一步实现的是(    )
    A . CaCl2→CaCO3→Ca(OH)2 B . NaNO3→NaOH→Na2CO3 C . Fe2O3→FeSO4→Fe(OH)3 D . AgNO3→Fe(NO32→Zn(NO32
  • 21.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只有通过加入盐溶液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Fe→FeCl2 B . CuO→CuCl2 C . CaCO3→CaCl2 D . K2SO4→KCl
  • 22. (2020·越城模拟) 下列反应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CuO→Cu(OH)2 B . BaCl2→BaSO4 C . Cu(OH)2→CuCl2 D . Fe2O3→Fe
  • 23. (2019九上·萧山期末) 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正确,操作可行,经济合理的是(    )
    A . C CO CO2 Na2OH3溶液 B . Cu Cu(NO32溶液 Cu(OH)2 C . CaO Ca(OH)2 NaOH溶液 D . Fe Fe2O3 Fe2(SO43溶液
  • 24. (2019九上·新昌期末) 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Cu CuO Cu(OH)2 B . AgNO3 AgCl CuCl2 C . BaCl2 HCl NaCl D . Fe2CO3 CO2 CaCO3
  • 25. (2018·宁波) 下图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


    1. (1) A物质是(填化学式)。
    2. (2) C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 (3) 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中,能与B反应生成D的物质有(填序号)。

      ①2类    ②3类    ③4类    ④5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