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荣成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1-01-07 浏览次数:16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久住北京,已习惯于其阔大。(甲)似乎是汪曾祺吧,于香港街头见老人提鸟笼,竟有点    , 因这种情景像是只宜在北京见到。无论世事有怎样的变幻,护城河边,元大都的土城一带,大小公园里,以至闹市区马路边人行道上,都会有老人提着鸟笼悠悠然而过,并无寂寞之色,倒是常有    的安详宁静。老派北京人即以这安详宁静的神情风度,与北京的“大”和谐。(乙)

             大,即能包容。也因大,无所损益,也就不在    处计较。北京的大,北京人的大气,多少应源于此的吧。(丙)跻身学界,对于北京城中学界这一角的大,更有会心。北京学界的大,不是能做大文章发大议论,凭借“中心”的优势而着眼处大,气象阔大而人才荟萃,更是其富于包容,较之别处能接纳后进。哲学家任继愈写北大的大,引蔡元培语“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说“北大的‘大’,不是校舍恢宏,而是学术    广大”。北大的大,也因北京的大。当年蔡元培先生的治校原则,或许最能代表北京的一种文化精神。(丁)

    1. (1) 将下面这句话放回原文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所感的大,也渐渐地偏于“内在”。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神思恍惚    忍俊不禁    细致    气质 B . 神魂颠倒    自得其乐    细小    气质 C . 神魂颠倒    忍俊不禁    细致    气度 D . 神思恍惚    自得其乐    细小    气度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是因能做大文章发大议论,凭借“中心”的优势而着眼处大,气象阔大而人才荟萃,而是因其富于包容,较之别处更能接纳后进。 B . 不是因能做大文章发大议论,凭借“中心”的优势而着眼处大,人才荟萃而气象阔大,更因其富于包容,较之别处更能接纳后进。 C . 不只因能做大文章发大议论,凭借“中心”的优势而着眼处大,人才荟萃而气象阔大,更因其富于包容,较之别处更能接纳后进。 D . 不只能做大文章发大议论,凭借“中心”的优势而着眼处大,气象阔大而人才荟萃,更富于包容,较之别处能接纳后进。
二、现代文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莫言

             长度、密度和难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也是这伟大文体的尊严。

             所谓长度,自然是指小说的篇幅。没有二十万字以上的篇幅,长篇小说就缺少应有的威严。就像金钱豹子,虽然也勇猛,虽然也剽悍,但终因体形稍逊,难成山中之王。当然,有许多篇幅不长的经典小说,其力量和价值胜过某些臃肿的长篇,但那种犹如长江大河般的波澜壮阔之美,却是精巧的篇什所不具备的。当然,把长篇写长,并不是事件和字数的累加,而是一种胸中的大气象,艺术的大营造。大苦闷、大悲悯、大抱负、天马行空般的大精神,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大感悟,这些都是“长篇胸怀”之内涵也。以“大悲悯”为例多说几句。编造一个苦难故事,对于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来说,不算什么难事,但那种非在苦难中煎熬过的人才可能有的命运感,那种建立在人性无法克服的弱点基础上的悲悯,却不是能够凭借才华编造出来的。描写战争、灾荒、疾病、意外事件等外部原因带给人的苦难,把诸多苦难加诸弱小善良之身,这是煽情催泪影视剧的老套路,不是悲悯,更不是大悲悯。只有正视人类之恶,认识到自我之丑,描写了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病态人格导致的悲惨命运,才是真正的悲剧,才可能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和力度,才是真正的大悲悯。

             长篇小说的密度,是指密集的事件,密集的人物,密集的思想。密集的事件当然不是事件的简单罗列,不是流水账。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对这样的长篇小说同样适用。密集的人物当然也不是沙  丁鱼罐头式的密集,而是依然要个个鲜活、人人不同。一部好的长篇小说,主要人物应该能够进入文学人物的画廊,即便是次要人物,也应该是有血有肉的活人,而不是为了解决作家的叙述困难而拉来凑数的道具。密集的思想,是指多种思想的冲突和绞杀。如果一部小说只有所谓的善与高尚,或者只有简单的、公式化的善恶对立,那这部小说的价值就值得怀疑。好的长篇应该是“众声喧哗”,多义多解。在善与恶、美与丑、爱与恨之间,应该有一个模糊地带,而这里也许正是小说家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也可以说,具有密度的长篇小说,应该是可以被一代代人误读的小说。这里的误读当然是针对着作家的主观意图而言。一部作家的主观意图和读者的读后感觉吻合了的小说,可能是一本畅销书,但不会是一部“伟大的小说”。

            长篇小说的难度,是指艺术上的原创性,原创的总是陌生的,是要求读者动点脑子的,要比阅读那些轻软滑溜的小说来得痛苦和艰难。难也包括结构上的难。长篇小说的结构,当然可以平铺直叙,这是那些批判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家的习惯写法。这也是一种颇为省事的写法。结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形式,它有时候就是内容。长篇小说的结构是长篇小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家丰沛想象力的表现。好的结构,能够凸现故事的意义,也能够改变故事的单一意义。好的结构,可以超越故事,也可以解构故事。我们之所以在那些长篇经典作家之后,还可以写作长篇,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在于我们还可以在长篇的结构方面展示才华。

            长篇小说的长度、密度和难度,造成了它的庄严气象。不能为了迎合煽情而牺牲自己应有的尊严,也不能为了适应某些读者而缩短自己的长度、减小自己的密度、降低自己的难度。

    (选自《当代作家评论》,有删节)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少于二十万字的小说缺少波澜壮阔之美,即便有力量与价值,也没有威严可言。 B . 真正的悲剧描写的是人性的弱点和悲惨命运,它不应将战争等苦难加诸弱小之身。 C . 好的长篇小说会有密集的人物,但密集不等于堆砌,要确保主要人物的鲜活丰满。 D . 长篇小说的难度包括阅读之难和结构之难,好的结构可以帮助作家更好地讲故事。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以总分总形式展开,开篇立论,主体部分则以并列结构从三方面阐发观点。 B . 文章以大悲悯为例,先否定后肯定,通过对比,论证了长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 C . 第三段从事件、人物、思想三个角度阐述“密集”的含义,思想是论述的重点。 D . 文章各层次逻辑严密,说理清晰,尾段在前文论述基础上,回扣观点,提出建议。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长篇小说之长,固然有篇幅和事件的积累,但决定其艺术价值的还是气象与内蕴。 B . 只有被误读的小说才是好小说,而写作意图能被一眼识破的一定不是伟大的小说。 C . 平铺直叙的写法虽然省事,却可能因想象力不足而错过以结构凸显内容的机会。 D . 长篇小说是有尊严的,它对读者有要求,为迎合读者而牺牲气象的做法不可取。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清考”是指,大学一门课程结业时,若期末考试没有通过,参加补考也没有通过,但学校又不允许重修,或重修考试仍然没有通过,于是就在毕业前再给学生一次考试机会。有的学校规定,如果清考也未通过,就不能取得毕业证。清考对于那些即将毕业却仍有课程未通过考核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清考能否通过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顺利拿到学校的毕业证书,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2018年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全面整顿本科教育教学秩序,严格过程管理,要求淘汰“水课”,取消“清考”。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大学生逃课情况统计

    逃课

    隐性逃课

    频率(次/月)

    占比(%)

    课型

    占比(%)

    在干什么(可多选)

    占比(%)

    隐性逃课原因

    占比(%)

    0-1

    22.89

    公共必修

    60.00

    上网

    77.11

    授课内容、学习目标不一致

    12.66

    1-2

    18.07

    公共选修

    61.54

    睡觉

    67.74

    受周围同学影响

    13.09

    2-3

    9.64

    专业必修

    29.23

    看书

    49.40

    对授课内容没兴趣

    70.57

    3以上

    27.71

    专业选修

    20.00

    想其他事

    46.99

    老师没关注,可以放纵自我

    2.95

    从未

    21.69

       

    聊天

    43.37

       

    材料三:

            美国作为最受中国学生欢迎的留学国家之一,其优质的教育资源一直吸引着中国学生前去深造。但是,美国高校的“宽进严出”也让许多出国后掉以轻心的中国学生苦不堪言。被劝退、被退学成了中国留学生群体中的一个大问题。不仅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退学率高,美国人自己也很高,根据总部位于华盛顿的智库“第三路”的一份新报告,只有55%的学生在6年内毕业于普通的私立非营利性大学。在研究的1027所私立大学中,761所大学的毕业率不到67%。而公立大学毕业率甚至低到46%。

        “影响毕业率的主要是两个因素:学生本身和大学教育质量。说到学生本身,主要是家庭情况,有很多学生因为经济情况选择退学;另一个就是因为学术问题被延迟毕业或者甚至放弃继续读书”,世纪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专门负责研究营利性大学的Bob Shireman说。高毕业率的大学往往更有选择性,倾向于拥有家庭条件更好、更学术化的学生。毕业率较低的大学往往录取的学生比例较高,门槛相对低,所以退学率高,毕业率低。

    (摘编自搜狐网2019年10月20日《“清考”真没了,大学退学率会飙升吗?》)

    材料四:

            77份试卷,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卷面成绩达到55分的及格线,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拿到二三十分,还有不少十几分几分。当湖南科技大学副教授彭美勋严格按照评分标准批完《材料物理性能》的试卷时,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矛盾与纠结:严格把关还是全面放水?考虑再三后他决定严格把关,拒绝一切说情要分数现象,交出一份真实的成绩单:77人中,51人挂科,挂科率66.23%。

             北京大学教授张海霞认为,不管在名牌高校,还是普通高校,成绩“放水”和要求“放水”的问题都普遍存在。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考完试去和老师要分数,老师不认真讲课,考试打分时“放水”,学生还认为这样的老师厚道,反而抱怨指责认真严格的老师。“现在大学生培养质量在下降、就业这么难,与教学培养计划没达到要求有一定关系。教师‘放水’,致使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学到应该掌握的知识,基本功不扎实,不具备应有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出炉成色远没有达到我们要求的目标和社会期望的水平。”

            在上海某大学生吴俊看来,对毕业找工作有用的课程,他才愿意主动去学,其他的课程,他只求混过拿文凭,别说去欣赏知识殿堂里的美,就是做作业多动些脑子,他都不愿意。“高中学得那么苦,大学就该放松。”吴俊说。另一方面,他的不主动还和“现实”有关。师兄师姐告诉吴俊,公司对他们的要求和学校老师教的内容没有关系,学了之后的用处不大,还不如学一些对就业有用的知识,比如背单词和考一些资格证书。抱有这样想法的学生不在少数,有用、见效快,对他们很重要。

             湖南科技大学学生张裕梁说:“这个时代对实用性的追求太强了,很多事情没有用,大家就不愿意去做。就像彭美勋教授这样的课,学了可能对工作技能的提高没有用,但是对拓宽知识面和培养思考能力会有用,但是这样的用处见效太慢了,所以愿意去努力学的人就更少了,这是一个追求速度的时代。”

    (《中国青年报》2015年8月《大学教师的挣扎:放水担心不负责 严格反遭谩骂》)

    1. (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调查情况看,有1/5的学生从不逃课,但这部分学生还存在隐性逃课的可能。 B . 相较于显性逃课,隐性逃课者虽然人在课堂却不认真听讲,其危害远大于前者。 C . 从逃课比例看,公共课远高于专业课,说明公共课重要性、实用性均不及专业课。 D . 学生上课时选择上网、睡觉、看书、聊天或其他,是因为对授课内容缺乏兴趣。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高校清考制度的目的是让成绩不过关的学生都能顺利毕业,该制度已被明令禁止。 B . 美国公立大学毕业率低于私立,与公立大学录取门槛低、学生学术水平偏低有关。 C . 美国教育资源吸引中国学生,但针对着中国学生的高退学率,给该群体造成困扰。 D . 彭美勋教授的成绩单代表了中国高校学业质量的普遍水平,给高校教育敲响警钟。
    3. (3) 北大张海霞教授认为,现在大学生“出炉成色远没有达到我们要求的目标和社会期望的水平”,你认为这种状况应该怎样改善?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塘荷韵

    季羡林

        ⑴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⑵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

        ⑶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⑷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到了第二年,我翘盼的水面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⑸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⑹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的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⑺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

        ⑻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⑼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⑽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花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⑾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1.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清塘荷景是作者的审美对象,全文以荷花的播种、萌动、生长、凋落为脉络,抒写由此生发的感悟与思考。 B . 第⑵段“旧的思想意识”是指上文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对荷塘、荷花的美好印象。 C . ⑷⑸两段作者不惜用大量笔墨描写莲子发芽的过程,除表达对荷花的殷切期盼,也为下文写荷叶铺满荷塘蓄势。 D . 作者第⑻段引用旧诗,以昔日未能亲临西湖之“深恨”,衬托今日楼下清塘荷花堪比西湖的快意和自豪。
    2. (2) 标题是“清塘荷韵”,荷之“韵”体现在哪些方面?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3) 本文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均以荷花为写作对象,但二者的写作意图不尽相同,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曰:臣闻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质也。或夭或寿,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乱之所在,故不齐也。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故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桀、纣行暴则民鄙夭。夫上之化下,下之从上,犹泥之在 , 唯甄者之所为,犹金之在熔,唯冶者之所铸。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易王,帝兄,素骄,好勇。仲舒以礼谊匡正,王敬重焉。久之,王问仲舒曰:“粤王勾践与大夫泄庸、种、蠡谋伐吴,遂灭之。孔子称殷有三仁,寡人亦以为粤有三仁。桓公决疑于管仲,寡人决疑于君。”仲舒对曰:“臣愚不足以奉大对。闻昔者鲁君问柳下惠:‘吾欲伐齐,何如?’柳下惠曰:‘不可。’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徒见问耳,且犹羞之,况设诈以伐吴乎?由此言之,粤本无一仁。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五伯比于他诸侯为贤,其比三王,犹武夫之与美玉也。”王曰:“善。”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仲舒以弘为从谀,弘嫉之。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弘乃言于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及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仲舒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皆传于后世。               

    (《汉书·董仲舒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 B . 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 C . 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 D . 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称为对策。 B . 钧: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由此可推知,下文的“甄”为制作陶器。 C . 五伯:即春秋五位霸主。下文“三王”指泄庸、种、蠡三位贤大夫。 D . 二千石:汉代以品级定俸禄。郡守俸禄为两千石,故以此代指郡守。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董仲舒为人勤奋,精研学问。为治学曾三年不看园圃,研究《春秋》精于公孙弘,去官归家后,仍然专心研学著书。 B . 董仲舒讲求礼仪,深受尊重。他非礼勿行,被学士们尊为老师。他辅佐的两位国王,虽然放纵骄傲,却都能尊重他。 C . 董仲舒精通儒术,学以致用。他引用孔子观点向武帝论述以上化下的重要性,以孔门为例向易王阐述什么是“仁”。 D . 董仲舒弘扬儒术,居功至伟。武帝即位后他首倡儒学,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阐发儒家经学的著作在后世流传。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故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桀、纣行暴则民鄙夭。

      ②“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徒见问耳,且犹羞之,况设诈以伐吴乎?

四、诗歌鉴赏
  • 6.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发宜兴

    曾几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

    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

    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

    从今布袜青鞋梦,不到张公即善权

    (注)①曾几,南宋诗人。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②阳羡即宜兴,玉溪曾为作者侨居之地,故代指其故乡。③善权,指善卷洞,与张公洞同为宜兴境内的两个古洞。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扣诗题“发宜兴”,自叙年将六十而又有挈家远行之举,“又”字意蕴颇丰。 B . 颔联出句承上,言客居宜兴时日之短;对句启下,说自己虽归故山,而囊空如洗。 C . 颈联由实入虚,设想回乡后之状,语言精炼工整自然,“听风听雨”则为双关语。 D . 全诗以记行为主,以抒怀为辅,围绕行踪构思,抒写“发宜兴”引起的身世之感。
    2. (2) 诗歌尾联言“布袜青鞋梦”,你认为“梦”中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王安石游褒禅山,同行者懈怠欲出。虽然此时“”,也不得不放弃登山。事后他深为自己“有志与力”却“随以怠”而后悔。
    2. (2) 《春江花月夜》“”两句,写诗人面对皎洁江月所抒发的思古之悠情。后世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与这两句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3. (3) 贾谊《过秦论》通篇采用对比论证,在对陈涉和九国的对比中,体现二者军力差距的语句是“”。
    4. (4) 子路颇有抱负,他认为自己有能力用三年时间治理好千乘之国。孔子却嘲笑了子路,认为 “”。
    5. (5) 李清照《声声慢》“”句,连用七组叠词,营造了徘徊低迷、婉转凄楚的艺术效果。
    6. (6) 杜甫《蜀相》中 “”句,表现了诸葛亮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也写出了作者敬仰他的缘由。
六、语言表达
  • 8. 根据下列图表及上下文内容,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2019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公布。《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带动了行业市场规模的迅速增长。与传统媒体相比,短视频因制作手段多样,制作门槛、制作技术、制作成本相对较低,而带动了新一代的人人参与的热潮。从内容看,;而从作者、作品受欢迎的程度看,。可以说行业的火爆和内容的质量并没有成正比。优质的内容是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是获取关注、吸引“粉丝”的必要条件。可以预见,随着市场的日趋成熟和接受者欣赏水平的提高,,而

  • 9.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文后问题。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在广州汉溪长隆地铁站安检时被要求卸妆。对此广州地铁相关负责人称,视频中乘客妆容较为惊悚,脸上带有“血迹”,要求卸妆是为避免引起其他乘客恐慌。该网友解释称这是长隆旅游区在搞万圣节的活动,画惊悚妆出门是为参加活动,大家应该理解。

    对这一解释,质疑与理解者兼而有之。请任选一立场,表达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达得体,70字以内。

七、材料作文
  • 10.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周梅森的小说《人民的名义》,在同名电视剧热播之前已经取得了7万册的销售业绩。电视剧播出之后,以每日销售10万册的速度,在10天之内销量突破百万,累计发行140万册,成为2017年的现象级图书。北京时间2019年10月10日晚,2018年和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消息一经公布,即刻点燃读者热情,揭晓后仅20分钟,诺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作品《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在京东销量就达到前一周销量的600倍。

      以上材料触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