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0-09-16 浏览次数:14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 立(chù)  语(lán)  凹(dàng)  息凝神(bǐng) B . 补(jiào)  育(pǔ)  修(qì)     怏不乐(yāng) C . 红(yīn)  问(jié)   愧(zuò)   颠流离(fèi) D . 纷(jiū)   (zhuì)   宁(wù)   深痛绝(wù)
  • 2. 依次填空,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______。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美丽的星星,______。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赠予我一次祝福。________,我的眼睛湿润了。

    ①天幕上的几颗明星我抬头便可以望见

    ②我抬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明星

    ③他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

    ④他们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像一个人的眼睛

    ⑤无数蓝空里眼睛似的闪烁着的星子被我望着

    ⑥望着蓝空里眼睛似的闪烁着的无数星子

    A . ①③⑤ B . ①④⑤ C . ②③⑥ D . ②④⑥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游泳。 B . 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C . 一个人能否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但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己的品德修养。 D . 即使每天锻炼一个小时,健康快乐才能伴你一辈子,因为好体魄是成功的前提。
二、基础知识综合
  • 4.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那几天的日记是可怕的。天气变得愈来愈_____,寒季比平常来得更早。他们鞋底下的白雪由软变硬,结成厚厚的_____,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钉上一样,每走一步都要粘住鞋,刺骨的寒冷_____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他们往往一连几天畏缩不前,走错路,每当他们到达一个贮藏点时,就稍稍高兴一阵,日记的字里行间重新闪现出信心的火焰。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1. (1)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A . 恶劣  冰棱  侵蚀 B . 糟糕  冰凌  侵蚀 C . 恶劣  冰凌  吞噬 D . 糟糕  冰棱  吞噬
    2. (2) 下列对语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畏缩不前”指害怕而不敢上前。 B . “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这里的“不得不”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写出了对斯科特一行人由衷的敬佩之情。 C . 这段话写出了在恶劣的环境中,斯科特一行艰难行进,不得不停止科学观察。 D . 文中画线句子是细节描写。通过威尔逊博士在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仍不忘科学观察和研究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威尔逊博士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
三、名著阅读
  • 5. 名著阅读。
    1. (1)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其代表作有“海洋三部曲”、《海底两万里》、
    2. (2) 《海底两万里》中有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请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进行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
  • 6. 综合性学习。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弘扬传统,知礼孝亲,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 (1) 知孝道

      请收集有关孝亲的经典名句,写出你最喜欢的一句。

    2. (2) 明孝义请仿照所给例句写一句话,把你对“孝”的理解表达出来。

      例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3. (3) 践孝行

      作为中学生的你,将如何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及长辈。

五、句子默写
  • 7. 经典诗文默写填空。
    1. (1) 可怜夜半虚前席,
    2. (2) 周敦颐《爱莲说》中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
    3. (3) 无丝竹之乱耳,
    4. (4) ,化作春泥更护花。
六、诗歌鉴赏
  • 8.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 (1) 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2. (2) 诗人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中。请联系生活实际探究这首诗揭示的人生哲理。
七、对比阅读
  • 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莲以夏开惟避暑山庄之莲至秋乃开 , 较长城以内迟一月有余。然花虽晚开,亦复晚谢,至九月初旬,翠盖红衣,宛然尚在。苑中每与菊花同瓶对插,屡见于圣制诗中。塞外地寒,春来较晚,故夏亦花迟。至秋早寒而不早凋,则莫名其理。今岁恭读圣制诗注 , 乃知苑中池沼汇武列水之三源,又引温泉以注之,暖气内涵,故花能冷也。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

    (注)①莲以夏开:莲花在夏日开放。②圣制诗:皇上写的诗。乾隆到避暑山庄时写过“荷花仲见秋,惟应此热泉”的诗句。③名:说出。④武列水:武烈河,滦河支流。

    1. (1)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限两处。

      今 岁 恭 读 圣 制 诗 注

    2.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之于上流(

      知其一(

      塞外地寒(

      故花能冷也(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②惟避暑山庄之莲至秋乃开。

    4. (4) 甲文告诉我们探究事理要依据实践,不可主观臆断。依照此理,分析乙文中莲花“晚开”而“不早凋”的原因。
八、现代文阅读
  •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贫穷,不是她的烙印

    王旭

        ①她低着头,手指缠着衣角,看上去十分拘谨。穿的衣服明显不合体,小小地缚在身上,双肘的部位还粗糙地缝着两块颜色极不谐调的补丁。

        这是河北省一个极偏僻的小山村。没有公路,没有电话,没有电视,甚至连照明灯都刚刚接上不久。村民们只依靠山上零散的几颗枣树勉强维持着生存。这里的孩子,不要说读书,即使是温饱,亦是极难保障的。

        看着面前一摞摞崭新的书本,女孩清澈的眼神里闪烁着希望的光。“阿姨,这些书和本子,都是给我的吗?”她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书本,语气中有怀疑。

        “是的,全是给你的。喜欢吗?”我帮她理了理有些杂乱的头发,心中疼惜不已。

        “真的?都是给我的?”她又问,眼中夹杂着不确定与期盼。

        “当然,我们可以拉勾。”我伸出小指,对女孩微笑。

        她怯生生地伸出手,将细瘦却已粗糙的指头跟我勾在一起。②突然,灿烂的笑如菊花般盛开在她的脸上。这时,电视台的小张拿着话筒走过来,摄影师小罗也摆好了架势准备录像。

        如晴好的天空突然飘过一大片乌云,女孩明媚的笑容顷刻黯然。她把书轻轻地放回原处,小小的身子开始慢慢后退。

        “怎么了?没关系的,如果不会说,叔叔可以教你。”小张走过去拉她。

        她继续往后退着,眼泪也一颗颗滴落下来。

        我走上前问:“为什么伤心,可以跟阿姨说吗?”

        女孩用袖子抹了一下眼睛,哽咽道:“阿姨,我不想上电视,别让他们拍我好吗?”她解释着,小脸急得通红,“我知道,我现在很穷,但是我保证,我一定努力学习。我不会穷一辈子的。”我的心倏地一疼。

        小张的话筒缓缓落下,小罗也默默地将摄像机收了起来。

        我将书本放到她手里:“孩子,其实你一点都不穷。回家去吧,好好读书,你的心愿一定会实现的。”她笑了,眼睛弯成月牙儿。我知道,此刻她的内心,已有向上的力量在升腾。

        车走出很远,尘土飞扬中,那个小小的影子仍站在原地。一路上,大家都沉默不语。这个仅仅 12 岁的女孩,教我们懂得了:贫穷,不是一个人永远的烙印。

    (节选自《读者》2008年第19期,有删改)

    1. (1) 文中女孩在接受赠书的过程中,心情几起几落。请从文中找出能表明她心理变化的词语,填入下面横线上。

      怀疑————兴奋————————欣喜

    2. (2) 品味语言须从似无意处品出有意来。请对下面的两个句子加以赏析。

      ①她低着头,手指缠着衣角,看上去十分拘谨。

      ②突然,灿烂的笑如菊花般盛开在她的脸上。

    3. (3) 文章倒数第二段中,“我”对小女孩说:“孩子,其实你一点都不穷。”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11. 阅读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李汉荣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选自《读者》2016 年第3期,有删改)

    1. (1) 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 (2) 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
    4. (4) 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九、作文
  • 12. 写作。

        2020年,14亿中国人正在经历一场非同寻常的抗疫之战,中国人民在应对疫情中表现出的坚韧不拔、负重自强的民族品格,让世界为之动容!白衣战士:冲锋,朝着最危险的地方;科研人员:战“疫”,“逆行”在最前线;八方支援:接力,汇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澎湃力量。爱心正在传递,战“疫”接力攻坚,一个个人,一件件事,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请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一篇话题作文,作为献给共和国的礼物。

    题目:以“那一刻,让我感动”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以“那一刻,让我感动”为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创意有创见。④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⑤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