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普陀区2020届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3-16 浏览次数:114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按题目要求选择。

    小明一心读书,不愿参加课外社会调查活动。以下选项中适合用以劝说他的是(   )

    A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 .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C .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D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2. 按题目要求选择。

    下列选项填入画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汉字字体演变的界限,有时并不是泾渭分明。在汉字的历史上,大篆和小篆、篆文和隶书都有同时通行的阶段,彼此之间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二者的界限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我们讲字体的发展,只是通过一种字体的典型形态来分析它们的整体差别,很难

       △  

    A . 确定字体产生的准确时间 B . 把握字体演变的整个过程 C . 区分不同字体的字形变化 D . 解释各种字体的演变规律
二、句子默写
  • 3. 按题目要求填空。
    1. (1) 人不堪其忧,。(《论语》)
    2. (2) “,此心吾与白鸥盟”出自诗人的《登快阁》。
    3. (3)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运用比喻暗示报国无门的句子是“”。
三、现代文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杜诗何以为“诗史”

        ①杜诗何以为“诗史”?比较流行的解释是因为杜诗“善写时事”,具有“实录”的特点。这一解释对杜诗的理解过于简单。宋人胡宗愈认为杜诗详陈个体经历、抒发主体情志, 而读者却可以从诗人的“一人之诗”了解“一代之史”。这个看法显然更为注重诗人自我记述和主体表达对“诗史”的意义。问题是:个人化、主观性的“一人之诗”,何以能呈现公共化、客观性的“一代之史”?

        ②早期的诗论家,在讨论诗人的个体抒情与时代社会的联系时,往往从儒家诗教观“观风知政”的角度来认识。循此思路,即使是诗人最自然的饥寒之怨和温饱之乐,都具有知其政事之兴衰的意义。晚唐孟启《本事诗》称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此说认为,杜诗之为诗史既源于对大历史的“推见至隐”,也来自对诗人个体小历史的“毕陈于诗”。胡宗愈进一步明确指出,杜诗能将诗人的“出处、动佚劳息”“一见于诗”。详陈个体人生经历,成为诗歌能知“一代之史”的必要前提,这种看法,在宋代十分兴盛的年谱和编年诗文集的编纂中,有很明确的表现。浅见洋二深入地分析了这些文献整理形式所蕴涵的文学观念,指出“对于宋代文人来说,年谱及编年诗文集,一言以蔽之,也可说是一种‘论世知人之学’”;这两种编纂形式,与宋人的“诗史说”有密切的关系,它反映出“时事”和“出处”是“诗史”的两个支撑要素。

        ③那么,兼具“时事”和“出处”的诗作是否就能被称为“诗史”呢?详陈个体人生出处,蕴涵了展现大历史的可能,但这种可能要变为现实,对诗人本身参与社会历史的深度还是有很高的要求。诗人不仅要经历丰富,而且在思想上要有深切的社会关怀,有深厚的主体情志。清人周济曾明确指出,只有“见事多、识理透”的诗人,其感慨寄托,才能成为“后人论世之资”。宋人认为杜诗深具美刺、比兴的寄托之旨意,而明清时期的论者则进一步将美刺、比兴与史家之褒贬联系在一起,例如钱谦益就认为,堪为诗史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兴亡升降”的“感叹悲愤”。杜诗有着强烈的感时忧世的情怀,哪怕是书写个人的遭遇和感受,也往往在详述出处的基础上,将之置于社会时代的大画卷之下,体现出深切的现实关 照 , 开拓了以“一人之诗”表现“一代之史”的艺术可能,因而被奉为“诗史”的典范。

        ④对于杜诗精神气局与其“诗史”品质的联系,有关的论者多有论述。然而,杜诗在艺术上是怎样深入开拓将个体经历与社会历史相联系的表现形式的?现有的分析大多失之简 略。观察杜甫为数众多的五古创作,对此可以有新的发现。杜甫五古创作上承中古五言诗的多种表现传统。参照《文选》中的分类,中古诗歌有赠答、祖饯、行旅、游览、咏怀、咏史、乐府等众多体例。如果细致辨析,会发现在五古题材的选择上,“熟精《文选》理”的杜甫有很明显的侧重。行旅诗是杜甫五古创作中非常突出的一种类型。通过记述行旅细致地展开自我人生经历与社会时事的图景,是诗人的一种自觉的艺术选择。除了入蜀的二十四首纪行诗等典型的行旅体作品,杜甫还将行旅体的格局融入到咏怀、游览等多种类型的作品中,例如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北征》在艺术形式上都是咏怀与行旅体的融合。类似阮籍《咏怀》那种典型的咏怀体创作,在杜集中是比较少见的。

        ⑤除了行旅诗,杜甫五古中赠答、祖饯诗的比例也很高。赠答、祖饯是盛唐五古中的常见题材,而杜甫对此有所发展。他的送别诗不落窠臼 , 很注重表达赠答双方共同的经历体验, 不泛诉相思离情。如《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中,诗人与被送行的高适互诉心曲,议论时事,内容丰富,表达十分具体细腻,抒情因而体现得很深挚。浦起龙曾经称赞杜甫的赠行诗,认为不作一赠行语,其实杜甫所不屑为的是赠行之套语与模式化的抒情,而善于写具体之情事,有很强的情感交流特征。这使得诗人的自我表达,可以较多带有外向的、公共性的品质, 从而令读者在诗人个体的人生经历、交游行旅之中,更多地读出时代和社会的内容。

        ⑥五古只是杜甫诗歌的一部分,但这一部分作品,已经生动地体现了杜甫如何将个人的人生经历与天下之大历史相联系的努力,让我们明白诗歌并不会仅仅因为记载了某些史实就成为好诗。杜诗之为“诗史”的渊源,隐藏着“杜甫是如何写诗的”和“杜诗是如何被读的” 的双重密码,从一个重要的角度,揭示了中国诗学发展的脉络。

    (有删改)

    1. (1) 如果要为第③段画线部分的说法提供支持,以下选项中最有效的一项是(   )
      A . 《咏怀古迹》对王昭君等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怀才不遇的人生表示深切同情。 B . 《月夜》表现安史之乱中家庭离散的痛苦和思念,蕴含对时世清平安定的期盼。 C . 《旅夜书怀》写行旅所见,流露出老年多病、功名未就、漂泊无依的感伤心境。 D . 《蜀相》称颂蜀汉丞相的雄才大略、忠心报国,惋惜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命运。
    2. (2) 能依据第④段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 . 杜甫熟知《文选》中各类古诗的体例,并能够活学活用。 B . 杜甫对《文选》各类诗的研读有主次之分,突出了重点。 C . 阮籍《咏怀》侧重抒写内心怀抱,不涉及社会现实问题。 D . 阮籍的《咏怀》内容比较狭窄单一,不及杜诗内涵丰富。
    3. (3) 第⑤段加点词“窠臼”在文中具体指的是
    4. (4) 第②段接连引用孟启、胡宗愈对杜甫的诗评,有何作用?请联系第⑥段的内容,加以分析。
    5. (5) 作者通过不断质疑发问,逐步揭示了杜诗成为“诗史”的原因,请对其行文思路进行评析。
  • 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放蜂人之歌

    项丽敏

        ①昨晚又梦到太平湖,梦到湖边的黄檫和山樱开花了,油菜地起一片明黄,蜜蜂倾巢而出,着阳光的金色粒子在低空飞舞。还梦到一位戴着面罩的放蜂人,在湖边的大树上搭了个树屋。到处都是暖色调的浓稠阳光,在梦里我同那些蜜蜂一样,被放蜂人的歌谣催眠,跟在他后面,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走着走着竟然轻飘飘地飞起来。

        ②但是很快,这个梦就变成灰色调——飞在半空中的我撞进一团乌云,灰蒙蒙什么也看不见。恐惧从四面袭来,绳索一样捆住我,喊救命,却怎样也喊不出声音。在拼命的挣扎中醒了过来,回想方才的梦境,觉得那个放蜂人有几分面熟,虽然戴着面罩看不清眉眼。

        ③十多年前住在太平湖时认识一个放蜂人。二月末尾放蜂人的帆布帐篷突然出现在湖边的油菜地旁,一同到来的还有放蜂人的妻子、孩子,一只大黄狗和围在地上的一排排木头蜂箱。从我的窗户就可以看见放蜂人的帐篷,放蜂人的妻子将头发随意挽在脑后,怀里搂着孩子,安静地晒着太阳。

        ④放蜂人的家在北方,祖孙三代以养蜂为业,放蜂人说他自记事起就跟着父亲到处跑, 没有读过书,长大后想改行也不行了,只有接过父亲的蜂箱,长年在野外过着流浪者样的生活。“等孩子上学就不出来了,自己耽误也就算了,不能再耽误孩子。现在蜜蜂也不好养, 到处都在建楼,蜜源地越来越少,好不容易找到蜜源地又是打过农药的,蜜蜂采了打农药的花就会死,前年有十多箱蜜蜂就这样没了。”

        ⑤放蜂人离开的时候是春末,也不知道是哪天,当我打开窗户望出去,觉得少了一些什么的时候,才发觉帐篷已经不在了。想起几天前有辆大货车停在帐篷外面,放蜂人一家应该是跟着货车迁徙到别处去了。

        ⑥如果不是这个梦,我早已忘记了那个放蜂人。不过我梦里的放蜂人似乎又并不是他。我梦里的放蜂人是会唱歌的,一首没有歌词的春之歌,可以把全世界的蜜蜂和花朵领着,翻过一座又一座山的歌。就在我醒来的那刻,耳边还响着歌声。

        ⑦梦到放蜂人可能跟最近看的一部纪录影片有关。影片的拍摄地在欧洲的北马其顿。哈提娜是养蜂女,也是这部纪录片的主角,与年老的母亲生活在已然成为废墟的村庄里。

        ⑧哈提娜的养蜂手艺很古老,近于天然,高山岩壁、村庄废弃的石墙、树洞,就是她的养蜂之所。对她来说,蜜蜂是她除了母亲之外的亲人,需要她看顾照料,也给予她生命和情感的喂养。哈提娜已经不年轻了,样貌苍老,甚至有些丑陋,不过她的身体还是轻盈的,如同一只野鹿,当她背着蜂笼逆光走在山间,或跪在地上,将蜜蜂放飞在开满花朵的草地,嘴里发出温柔的充满魔力的歌调时,完全就是山野牧神的样子。和那些蜜蜂、树木、石头一样,哈提娜属于这片山野。

        ⑨哈提娜在固定的月份收获蜂蜜,她撬开墙洞的石块,看着储满蜜糖的蜂脾——“恩赐,这是上天的恩赐”。无论蜂巢里的蜂蜜多么丰足,哈提娜遵循祖辈的规矩,只收取一半,留下一半供蜜蜂食用,繁衍它们的族群。

        ⑩哈提娜很容易就能获得满足和快乐,尤其是和孩子们在一起时,她甚至比那些孩子更像个孩子,拉着他们的手唱歌跳舞,舞姿有让人感动的笨拙与天真。那些孩子是在某天随着父母来到这个村子的。一同涌进村子的还有大群饥饿的牛。村子的宁静被突然到来的这一家人打破了,尘土和喧闹声四处宣扬。

        ⑪很显然,这户人家的到来意味着某种入侵。不过哈提娜似乎并不那么在意,她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之后又喂他们吃蜂蜜,这是她能拿得出来的最好的东西,也是她愿意与邻居分享的东西。当邻居向她讨教养蜂技艺时,她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们。

        ⑫邻居很快用车子拖来了蜂箱,在与哈提娜一墙之隔的空地饲养起蜜蜂。起先他们还能依照哈提娜所说的“取一半留一半”的规矩,但没多久邻居就抛开了这个规矩,他们有那么多孩子要喂养,这就使得他们觉得拥有的始终不够,还需要更多。

        ⑬邻居饲养的蜜蜂在失去食物后开始大量减少,哈提娜的蜜蜂也跟着遭殃,被邻居家前来夺食的蜜蜂攻击、咬死。哈提娜再也没有地方放飞她的蜜蜂,草木来不及生长就被牛群啃食,村庄和周围的山野变得更为荒凉。当哈提娜在应该收取蜂蜜的月份撬开岩壁石块时,没有像从前那样看见里面挂满蜂蜜的蜂脾,她原本宁静自足的生活被击溃了。

        ⑭这部名叫《蜜蜂之地》的纪录片拍摄了三年之久。在这三年里,哈提娜失去了她的蜜蜂,后来又失去了她的母亲。哈提娜的母亲半失明,长年卧在靠窗的窄床上。纪录片里有很多母女的对话,那些随意说出来的,有一搭没一搭的话,听起来又温暖又心酸。当哈提娜问母亲“你能想象春天来的时候吗?”母亲说:“有春天吗?我已经历了太多冬天。”

        ⑮母亲去世之后,村子里就剩下哈提娜一个人了——那户有着众多孩子的邻居也走了。

        ⑯不知道那些消失的蜜蜂是否还会回到哈提娜身边——应该还会回来的,在村子恢复了宁静、春天来临、草木又生长起来的时候。

    1. (1) 赏析第①段加点词“浮”“驮”“飞舞”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2. (2) 第⑧段画线部分是如何塑造哈提娜这一人物形象的?请加以分析。
    3. (3) 作者为何要以梦境入笔?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4. (4) 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的意义。
四、诗歌鉴赏
  • 6.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羌村①

    [唐]杜甫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注】①《羌村》:公元 757 年,杜甫在左拾遗任上因上书援救房琯而触怒唐肃宗,险些获罪,被放还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北)探家时所作。

    1. (1) 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   )
      A . 《乐府诗选》 B . 《古诗菁华》 C . 《诗余选集》 D . 《律诗集粹》
    2. (2) 对画线部分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峥嵘赤云西”以满天的灿红云霞反衬归家的喜庆。 B . “日脚下平地”写落日的下沉移动,烘托归心之迫。 C . “柴门鸟雀噪”衬托家人守门等待归客的急切不安。 D . 写景角度由下而上,由远而近,荒村晚景,历历在目。
    3. (3) 这首诗歌写个人归家的小场景而不乏“诗史”意味,请对此加以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 7.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①宗测字敬微,宋征士炳孙也。测少静退,不乐人间。州举秀才、主簿,不就。

        ②骠骑豫章王征为参军,测答府召云:“何为谬伤海鸟,横斤山木?”豫章王复遣书请之,辟为参军。测答曰:“性同鳞羽,爱止山壑,眷恋松筠,轻迷人路。纵宕岩流,有若狂者,忽不知老至,而今鬓已白,岂容课虚责有,限鱼慕鸟哉!”

        ③欲游名山,乃写祖炳所画《尚子平①图》于壁上。测长子宦于京师知父此旨便求禄还为南郡丞付以家事。刺史安陆王子敬、长史刘寅以下皆赠送之,测无所受。赍《老子》《庄子》二书自随。子孙拜辞悲泣,测长啸不视,遂往庐山,祖炳旧宅。

        ④鱼复侯子响为江州,厚遣赠遗。测曰:“少有狂疾,寻山采药,远来至此。量腹而进松朮,度形而衣薜萝,淡然已足,岂容当此横施!”子响命驾造之,测避不见。后子响不告而来,奄至所住,测不得已,巾褐对之,竟不交言。子响不悦而退。尚书令王俭测蒲褥。

        ⑤顷之,测送弟丧还西,仍留旧宅永业寺,宾友,唯与同志庾易、刘虬等往来讲说。刺史随王子隆至镇,遣别驾宗哲劳问,测笑曰:“贵贱理隔,何以及此。”竟不答。建武二年,征为司徒主簿,不就。卒。

    (选自《南齐书•高逸传》)

    【注】①尚子平:东汉隐士。

    1. (1)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测蒲褥

      宾友

    2. (2)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祖炳旧宅(  )

      A.被拦阻   B.逗留   C.居住   D.留守

      ②遣别驾宗哲哲劳问(  )

      A.求取   B.赠送   C.招致   D.表达

    3. (3) 用“/”为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

      测长子宦于京师知父此旨便求禄还为南郡丞付以家事

    4. (4) 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后子响不告而来,奄至所住,测不得已,巾褐对之,竟不交言。

    5. (5) 第②段画线句宗测“答府召”,语言凝炼而意味丰富,请分析这样答复的妙处。
    6. (6) 第③④段都叙写了宗测拒绝赠礼之事,请结合上下文,分析两者各自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作用。
  • 8.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论梁元帝读书

    [明]王夫之

        ①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或问之,答曰:“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有恶其不悔不仁而归咎于读书者,曰:“书何负于帝哉?”此非知读书者之言也。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抑未尝非读书之故也。取帝之所撰著而观之,搜索骈丽,攒集影迹①,以夸博记者,非破万卷而不能。于其时也,君父悬命于逆贼,宗社垂丝于割裂,而晨览夕披 , 疲役于此,义不能振,机不能乘,则与六博投琼②、耽酒渔色也,又何以异哉?夫人心一有所倚,   △   圣贤之训典,足以锢志气于寻行数墨之中,得纤曲而忘大义,迷影迹而失微言,且为大惑之资也,况百家小道,取青妃白③之区区者乎?

        ②呜呼! 岂徒元帝之不仁,而读书止以导淫哉?宋末胡元之世,名为儒者,数《五经》《语》《孟》文字之多少而总记之,辨章句合离呼应之形声而比拟之。饱食终日,以役役于无益之较订,而发为文章,侈筋脉排偶以为工,于身心何与耶? 于伦物何与耶? 于政教何与耶?其穷也,以教而锢人之子弟;其达也,以执而误人之国家;则亦与元帝之兵临城下而讲《老子》者奚别哉?故程子斥谢上蔡之玩物丧志④,有所玩者,未有不丧者也。

    (节选自《读通鉴论》,有删节)

    【注】①影迹:指史实、典故,或金石文献。②六博投琼:古代博戏名。③取青妃白:指卖弄文字技巧。④程子斥谢上蔡之玩物丧志:程门弟子谢良佐录五经语作一册,程颢见之,谓曰“玩物丧志”。

    1. (1)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 (2) 可填入第①段划线处的虚词是(   )
      A . B . C . D .
    3. (3) 对第①段论证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批判元帝的愚昧,肯定“读书万卷”的价值,论证角度全面。 B . 指出元帝所标榜的“读书万卷”的夸张不实,驳论针对性强。 C . 以元帝所撰著的作品的特点推论其读书心态,论据典型适切。 D . 借引他人评价和举赌博事例,剖析元帝之过,论证方法多样。
    4. (4) 本文“题小而旨意宏深”,请对此加以赏析。
六、材料作文
  • 9. 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往往希望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到生命的意义,然而有时,这种追寻会变成廉价的自我感动。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想法。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