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芜湖市示范高中2020届高三文综历史5月联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1-01-08 浏览次数:16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韩非子在《显学》中说:“孔、墨之后,儒分八家,墨离为三。”又在《五蠹》中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意在( )
    A . 指出儒墨没有统一的思想 B . 否定儒墨的思想主张. C . 强调法家更适合统治需要 D . 阐释社会发展的规律
  • 2. 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年号的制定(   )
    A . 有利于维护政治统一 B . 方便史官编撰史书 C . 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 D . 是确切纪年的开始
  • 3. 据学者统计,唐代有369名宰相,出自98个家族;宋代有134名宰相,出自126个家族。《宋史》里说,宋代很多宰相都是“起自孤生”。可以说明(   )
    A . 贵族政治走向衰落 B . 科举更趋严密与开放 C . 官员整体素质提升 D .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 4. 据嘉靖《泾县志》载,该地在明初人尚俭朴,“衣不过土布,非达宦不得辄用芝丝”。但是,“至成化、弘治间,男女衣文绣,女子服五彩,衣珠翠,金银满饰,务华靡,喜夸诈。”明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相应的“禁奢令”,达119次之多。反映了当时(   )
    A . 民风日渐奢靡 B .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C . 商品经济发展 D .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5. 鸦片战争后,江两总督耆英在与英国交涉的奏折中曾明确提出:“务求上持国体,下顺夷情,通盘考虑,以为永绝祸根之计”的外交建议,道光帝深以为然。可知清政府(   )
    A . 开始突破传统的夷夏观念 B . 对西方文明抵制与学习兼有 C . 主动寻求外交的近代转型 D . 对西方列强蔑视与恐惧并存
  • 6. 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三纲”为“五伦之要,百行之源”“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西艺非要”等观点。说明此时张之洞的主张(   )
    A . 与康梁维新思想契合 B . 未脱“中体西用”窠臼 C . 轻视西方的科学技术 D . 呼吁清政府“预备立宪”
  • 7. 如图为解放战争时期,画家蔡若虹创作的漫画《虚伪的和平》,该漫画(   )

    A . 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 B . 反映国人对抗战后和平的担忧 C . 拥护“将革命进行到底”主张 D . 批判美英操控东亚局势的罪行
  • 8. 据统计,芜湖市1960年市区总人口为403031人,1963年为329090人,其中被精简职工65407人,大多数人返乡劳动。城市人口的减少是由于(   )
    A . 工业建设制约了农业发展 B . 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 C . 第二个五年计划全面实行 D . 国民经济的重大调整
  • 9. 菲利普,内莫在《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一书中认为,罗马法属于“再试验再犯错”这一浸长的过程,最终选择出了受所有人真正理解的规章,并可有效地避免冲突及改善社会的合作状态。这表明罗马法(   )
    A . 与时俱进灵活务实 B . 注重法理强调平等 C . 司法实践彰显民主 D . 制度原则影响深远
  • 10.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指出,巴黎公社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方面“过于老实”。当凡尔赛大肆屠杀革命人士的时候,公社寓于迂腐的仁慈而未对市内的反革命分子采取坚决措施。说明当时巴黎公社(   )
    A . 未具备革命成功的条件 B . 未与广大人民群众结盟 C . 通过暴力革命方式建立 D . 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 11. 英国于1825年解除机器出口的禁令,机器出口数量不断增加;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至1854年废除了所有航海贸易的限制。英国以上举措(   )
    A . 缘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 . 说明其霸主地位的丧失 C . 受到自由主义思想影响 D . 反映其放弃了专利保护
  • 12. 下表为:七国集团(G7)货物贸易总额及其占全球比重(单位:万亿美元)
    年份 贸易总额 占比 出口额 占比 进口额 占比
    2000 6.244 47.64% 2.940 45.57% 3.304 49.64%
    2005 8.799 41.35% 4.048 38.55% 4.751 44.08%
    2010 10.892 35.45% 5.082 33.21% 5.810 37.68%
    2015 11.349 34.23% 5.287 32.06% 6.062 36.37%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数据库  2018年9月7日
    根据表格可知(   )

    A . 发达国家失去经济发展优势 B . 经济区域集团化面临挑战 C . 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演变 D . 新兴市场国家在迅速崛起
二、材料分析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后期(1567-1644),西班牙殖民者以马尼拉为基地,把墨西哥银元经大帆船贸易航线载运来换取中国的生丝和丝织品……此时在中国国内,正值明朝政府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申请文引,缴纳饷税出海贸易。于是,大量的贸易船涌向海外,使当时的海外贸易得以迅速发展,随之亦形成了一股海外移民浪潮。

    ——李金明《明代后期的海外贸易与海外移民》

    材料二:伊丽莎白时代( 1558-1603),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成就。这是中世纪晚期英国社会诸方面因素交互影响的合力产物,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胚胎在英国封建社会的母胎中孕育、躁动所导致的那种经济必然性;同时,16世纪下半叶伊丽莎白女王政府解决对外贸易危机、开展对西战争的现实需要,以及该政府一系列重商主义外贸政策的贯彻实施也是促使此时英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

     ——余建华季惠群《伊丽莎白时代英国对外贸易发展之动因》

    材料三:在某种程度上,16世纪到18世纪中国社会和经济领域的重要变化与17世纪到18世纪早期英国相同领域发生的变化并无本质区别。从工厂经营规模、最高效纺纱机的产量及商人持有资金总量等指标来看,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似乎还领先于英国一步。遗憾的是,中国最终却失掉了这种发展势头。

    —— [美]易劳逸《家族、土地与祖先:近世中国四百年社会经济的常与变》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时期外贸兴盛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时期中英两国外贸发展的共同之处?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最终失掉了这种发展势头”原因?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回顾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最可注意的是兼容j蓄的胸怀。哪怕遭逢外来异质文化,也常常能够吸收其精华,融入自己的文化体系;即使一个思想体系趋干独断以致僵化时,也常有内发的修正,使中国文化有更新的机会。

    中国文化走过了数千年的历程,经历了无数的起起伏伏,从源头的细流,长江大河一路收纳了支流河川的水量,也接受了这些河川带来的许多成分,终于汇聚为洪流,奔向大海一—人类共同缔造的世界文化。

    万古的江河,不只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整体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中国古代疫情多发,文献中“大疫”“时疫大行”等记载不时出现,唐代也不例外。唐代尽管医疗机构很完善、发达,但仍无法有效对应大规模爆发的疫病。其中重要原因是医疗资源的不均与不足。在此情况下,基层民间医疗有所开创和发展。悲田病坊是唐代开创的救助病残、乞丐及贫民的专门机构,服务对象就是社会底层群体。病坊的所属关系有:一是受官府管理,经费也来自官府;二是僧人自行管理,经费来源于寺院。悲田病坊的设置是儒家仁政思想与佛教慈悲为怀精神的实践,一方面从民间的角度补充了医疗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在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的情况下救助社会底层百姓。其设置影响深远,为后世所继承。

    ——摘编自胡阿祥等《中国通史大师课》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基层民间医疗开创的原因及其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悲田病坊开创的历史影响。
  •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从1940年5月至1945年4月,英、美空军对德国本土及其占领区进行了长达5年之久的“战略轰炸”。英、美等西方国家一方面坚持道义上的优越性,强调他们信奉现代自由民主理念,坚决反对军国主义和腐败政治;另一方面又罔顾国际法,为了取得胜利而不计手段,策划并实施了一场导致大量平民伤亡的对德国城市的大轰炸。战略轰炸使纳粹德国遭到重创,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战略轰炸也导致数十万德国平民死亡,摧毁了大量历史文化遗产和建筑精品。二战中的战胜国应当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勇敢诚实面对历史真相,认真对待并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反思战争过失。

    ——摘编自孙立新《二战期间英美空军对德“战略轰炸”刍议》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实施“战略轰炸”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英美的“战略轰炸”。
  •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郭永怀(1909-1968),山东人,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45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46年成为康奈尔大学教授。期间,由于在专业研究上的卓越表现和贡献,声名鹊起。但是他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冲破阻挠,于1956年9月毅然踏上归国的征程。回国后,郭永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倡导了中国高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他担负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中国核弹与导弹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68年12月5日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2018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已正式向国际社会发布公告,编号为212796号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郭永怀星”。

    ——摘编自张玮《郭永怀:一位不应被历史遗忘的科学家》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永怀毅然回国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永怀的历史贡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