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岭中学等六校联考中考化学一模试...

更新时间:2017-07-28 浏览次数:1117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下列做法不符合“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这一主题的是(   )
    A . 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B .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C . 推广新型清洁燃料汽车 D . 工厂任意排放废气
  • 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天然气燃烧 B . 品红扩散   C . 研碎药品 D . 干冰升华
  • 3.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氧气 B . C . 高锰酸钾 D . 空气
  • 4. 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 KCl B . NH4Cl C . KNO3 D . Ca3(PO42
  • 5. 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2 B . ﹣2 C . +3 D . +4
  • 6. 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 B .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C . 气体受热后由分子的体积增大而体积膨胀 D . 分子可构成物质,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 7.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俗名不相符的是(   )
    A . 生石灰﹣CaO B . 苏打﹣NaHCO3 C . 烧碱﹣NaOH D . 纯碱﹣Na2CO3
  • 8.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测定溶液pH B . 稀释浓硫酸   C . 加热液体 D . 称取氢氧化钠
  • 9. 某物质X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3O2 2CO2+4H2O,X的化学式是(   )
    A . H2 B . CH4O C . CH4 D . C2H6O
  • 10. 下列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 .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加热溶液变成无色 B . 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变红 C . 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 D . 向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硫,溶液紫红色变成无色
  • 11. 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气体表示氮气、氮气的体积分数约占空气的78% B . c气体可以供给动植物呼吸 C . CO2、NO2、SO2是污染空气的三种有毒气体 D . 通常情况下,空气各成分的含量相对稳定
  • 12.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 . 锈铁钉加入稀硫酸中溶液变黄 C .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生成蓝色沉淀 D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 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直接品尝实验室药品的味道 B . “侯氏制碱法”生产的“碱”是指碳酸钠 C . 误食重金属盐,可服牛奶或鸡蛋清解毒 D . 液化气起火,迅速关闭阀门,以断绝可燃物的来源
  • 14. 阿司匹林的分子式为C9H8O4 , 下列关于阿司匹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个分子由9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B . 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9:8:4 C .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 . 一个分子中含4个氢分子
  • 15.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 . 将t2℃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 . t2℃时,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乙 D . 将t1℃时甲、乙饱和溶液升温的t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二、<b >不定项选择题</b>
  • 16. 下列容器中为直接加热的玻璃容器的有(   )
    A . 烧杯 B . 试管 C . 蒸发皿 D . 锥形瓶
  • 17. 下列各项指定数据描述正确是(   )
    A . 凝固点:氯化钠溶液>水 B . 硬度:铜>黄铜 C . 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人体呼出的气体>人体吸入的气体 D . 溶液温度:硝酸铵溶于水<氢氧化钠溶于水
  • 18.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KCl(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CaO(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C

    CO2(CO)

    通入适量氧气、点燃

    D

    FeSO4溶液(H2SO4

    加入过量Fe粉、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19.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 B .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 . 将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平均分为两份,分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金属Zn和Fe D . 在一定量CuCl2和HCl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 20. 含杂质的Fe2O3固体样品20g,高温下用足量的CO完全还原(杂质不与CO反应),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后,产生30g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通入的CO质量为8.4g B . 还原后的固体质量为11.2g C . 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D . 样品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一定为24%
三、<b >非选择题</b>
  • 2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化学物质在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1. (1) 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①两个氢原子;          ②2个氨气分子

      ③两个氢氧根离子;         ④氧化钙中钙元素化合价

      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 (2) 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A.氧气  B.干冰  C.熟石灰

      D.小苏打  E.明矾  F.食盐

      ①改良酸性土壤;②急救病人;③腌制鱼肉等常用的调味品

      ④人工降雨;⑤焙制糕点;⑥常用净水剂是

    3. (3) 写出化学方程式,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②电解水

      ③盐酸除铁锈

      ④甲烷(CH4)完全燃烧

  • 22.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如表列出的是每100g某品种西瓜可食用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数据.

    营养成分

    水分

    脂肪

    糖类

    维生素

     钙、磷、铁、锌

    质量

    92.5g

    0.2g

    6.1g

    6.8mg

     17.1mg

    1. (1) 上表中营养成分还缺少人体必须的营养素是,表中(填写一种即可)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中.
    2. (2) 营养成分中“钙、磷、铁、锌”指的是(填“单质”或“元素”)的质量,其中(填元素符号)属于人体微量元素,幼儿及青少年严重缺钙时可引发病或影响身高.
  • 23. 材料、能源、环境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 (1) 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①塑料属于(填字母序号).

      a.合成材料         b.复合材料           c.金属材料

      ②建筑外墙的复合保温材料采用铝合金锁边,金属铝耐腐蚀是因为

    2. (2) 资源、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①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石油综合利用大大的提高了其利用价值,石油的分馏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②出行使用电动自行车,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电动自行车行驶时电池将能转化为电能.

    3. (3) 提倡“践行绿色生活”,保护水资源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

      ①若要检测某河水是否显酸性,可选用(填字母序号).

           a.石蕊试液        b.pH试纸       c.酚酞试液     d.碳酸钙

      ②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填字母序号).

      a.随意弃置废旧电池             b.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c.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d.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工业废气任意排放

      ③生活中常用的方法,即可降低水的硬度.

  • 24. 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 (2)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填序号),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导管口(填序号)时开始收集气体.

      a.气泡刚一冒出       b.连续均匀冒出气泡

    3. (3) 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氢氧化钙与固体氯化铵混合物制取氨气,其反应的方程式为;收集装置应选择(填字母);验满的方法为将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其颜色的变化.
  • 25.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下图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捕捉”CO2流程图(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 (1) 大量CO2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的加剧,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环境.
    2. (2) 用氢氧化钠溶液“捕捉”CO2的化学方程式是,氢氧化钠溶液喷成雾状的目的是
    3. (3) 操作a的名称是,该操作在实验室完成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其玻璃棒的作用是
    4. (4) 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5. (5) 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主要物质有水、CaO、(填写化学式).
  • 2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测定纯碱(Na2CO3)样品(假设只含NaCl杂质)中Na2CO3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原装置内空气的影响)

    Ⅰ.A组同学设计了如图1的实验装置.

    1. (1) 实验时,在装药品前需组装好如图仪器,并
    2. (2) 装置乙的作用是
    3. (3) 装置丁的作用是       . (填字母)
      A . 吸收Na2CO3与酸溶液反应产生CO2 B . 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丙中 C . 干燥二氧化碳
    4. (4) 实验中如果滴加酸溶液的速度过快,会导致测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5. (5) B组同学认为A组同学的方案存在问题,即使操作规范,测定结果也会偏低,理由是,应该将装置甲中双孔橡胶塞换成三孔橡胶塞,并在甲的左边连接上图2装置,实验结束后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目的是,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若没有图2装置,直接通入空气,则会导致测得结果(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6. (6) 你认为实验时加入的酸溶液最好是(填“稀盐酸”或“稀硫酸”).
    7. (7) Ⅱ.小明同学称取样品11.0g放入烧杯中,按如下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1 )滤液Y中含有的溶质有(填写化学式).

      (2 )证明C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填写字母序号),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A.静置悬浊液X,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氯化钙溶液

      B.取少量滤液Y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

      (3 )如果沉淀没有洗涤操作会造成碳酸钠质量分数(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4 )通过以上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至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