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东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

更新时间:2020-02-28 浏览次数:16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9·南充)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雪融化   火药爆炸 B . 木条燃烧     酒精挥发 C . 矿石粉碎   衣服晾干 D . 葡萄酿酒     牛奶变酸
  • 2.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 .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因此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氧化物 D .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 3. (2018·陕西)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下列图示信息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图①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 . 图②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 图②④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 D . 若图③中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
  • 4. 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其成果在最近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右图为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率 B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C . 生成物之一为C2H4 D . 反应物与生成物均由分子构成
  • 5.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气体易被压缩

    分子间的间隔大

    B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不停运动

    C

    气体热胀冷缩

    分子可变大可变小

    D

    1个水分子质量约为3×10-26kg

    分子很小

    A . A     B . B     C . C     D . D
  • 6.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⑤原子不显电性 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 . ①和② B . ②③和④ C . ③和⑤ D . ③和⑥
  • 7. (2019·吉林)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连接仪器      B . 塞紧胶塞 C . 倾倒液体    D . 过滤
  • 8. 已知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mkg,一个钼原子的质量为8mkg,则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 96 B . 32 C . 48 D . 72
  • 9. (2017九上·简阳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种粒子含有相同的质子数,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B . 一切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C .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D .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 10. (2019八下·大庆期末)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用托盘天平称取7.5g的食盐时,发现指针指向左边,应将游码往右调 B .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 C . 空气污染物有PM2.5、SO2、NO2、CO2 D . 自来水的净化步骤中投药消毒属于化学变化
  • 11. 某同学利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如图)对污浊的河水进行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净化过程可降低河水的硬度 B . 小卵石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有色物质 C . 活性炭可除去河水中的异味 D . 该净化过程可除去河水中所有杂质
  • 12.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图成都,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A . 过度施用农药 B . 在农村推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C . 就地焚烧桔杆 D . 任意排放污水
  • 13. (2018九上·北京期中) 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序数是28    B . 属于金属元素 C . 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g
  • 14. 下列各图中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5.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发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 (1) 如上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a管内收集20mL气体时,b管收集气体为mL;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组成的: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此实验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的目的是
    2. (2) 请列举一条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
    3. (3) 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③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4. (4) 下列净化水的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 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 B . 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 . 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 D . 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5. (5) 日常生活中,常用区分硬水和软水,实现硬水软化的简单方法是,如果某人长期饮用硬水容易得
    6. (6)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有(答两条即可)。
  • 16. 用元素符号、化学式或文字等填空:
    1. (1) 氦原子
    2. (2) 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3. (3) 2Ca2+表示
    4. (4) 4个氮原子
    5. (5) 空气中体积含量居第二位元素和地壳中含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
    6. (6) 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 17.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 (1) 硫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它属于(填“金属”成“非金属”)元素,表中氖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周期。
    2. (2)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决定元素质量的是原子的;硅元素和氧元素不同原因是
    3. (3) 第三周期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是
    4. (4) 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符号是
三、实验题
  • 18. 图1装置是实验室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 (2) 实验室可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欲用该方法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要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如果用D装置收集氧气先移出导管再熄灯的目的
    3. (3)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中,需要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二氧化锰的作用是;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其反应类型为;其表达式中,属于金属氧化物是;单质的是
    4. (4) 如果用图2装置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
    5. (5) 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和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由于该反应十分剧烈,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反应速率,你认为图1中最适宜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6. (6) 图2装置具有多种用途,下列有关它的用途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 绕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气体应从a端管口通入 B . 瓶内装满水,用于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a端管口通入 C . 瓶内装入适量浓硫酸用于干燥氢气时,气体应从a端管口通入 D . 瓶内装满氧气,要将氧气排出,水应从a端管口通入
    7. (7) 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瓶底留水的目的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其反应类型为
  • 19. 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数显设备,气体压强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按如图所示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调节右边敞口容器和集气瓶里的水面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V1.关闭活塞,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待火焰熄灭后,过段时间打开活塞,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气瓶内的水面不再上升时集气瓶内的体体积为V2.然后向右边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3 , 在点燃红磷至打开活塞这一过程中,观察到数显设备显示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稳定。请回答:

    1. (1) 数显设备显示,开始一段时间集气瓶内气体压强上升,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的气压变化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氧气量减少导放的气压变化量。
    2. (2) 基于数显设备显示的气压变化,“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中的“一段时间”指的是火焰熄灭后到所经历的时间。
    3. (3)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减少的氧气体积是(填V1-V3或V1-V2或V2-V3)。
    4. (4) 该反应原理符号表达式是
    5. (5) 请评价该装置有何优缺点?(各说一点)。
    6. (6) 此实验能否将红磷替换为木炭或硫磺,其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