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

更新时间:2020-02-14 浏览次数:18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衣锦还乡”的观念在中国由来已久并____________,成了中国古人乃至当今个人最大的奋斗梦想。这个现象潜藏着深层的文化___________,反映古代服饰制度的等级化内容,反映至关重要的面子心理,反映_______的乡土情结。

    A . 家喻户晓  意蕴  盘根错节 B . 深入人心  含意  盘根错节 C . 家喻户晓  含意  根深蒂固 D . 深入人心  意蕴  根深蒂固
  • 2. (2019高三上·如皋开学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海弄堂的房屋,看上去鳞次栉比,挤挤挨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实在是极其美丽的景象。

    ①看上去有些乱,实际上却错落有致   ②站在至高点上,它们全都连成一片

    ③它们还如水漫流,见缝就钻         ④无边无际的,东南西北有些分不清

    ⑤屋脊连绵起伏,横看成岭坚成峰     ⑥又辽阔又密实,像农人撒播然后丰收的麦田

    A . ⑤②④③①⑥ B . ⑤④②①③⑥ C . ③⑥①④⑤② D . ③①⑥⑤④②
  • 3. (2019高三上·如皋开学考) 下列对联与古代名人对应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②寄兴在山亭水曲,怀人于日暮春初。

    ③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④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A . 杜甫    范仲淹  司马迁  王羲之 B . 范仲淹  杜  甫  王羲之  司马迁 C . 司马迁  王羲之  杜甫    范仲淹 D . 王羲之  司马迁  范仲淹  杜甫
  • 4. (2019高三上·如皋开学考) 对下列图表数据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2018年1—7月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趋势图

    A . 2018年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的进口金额每月均超过190亿美元。 B . 2018年以2月为参照,3到7月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整体增长。 C . 2018年1月到7月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同比起伏较大。 D . 2018年4月和7月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比去年有所降低。
  • 5.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三国演义》中,刘备想第二次拜访诸葛亮,关羽欣然赞许,但张飞认为可以“用一条麻绳缚将来”,不必礼贤下士。 B . 《家》中,觉民对琴说下学期他要读托尔斯泰的《复活》,琴非常羡慕,因为她的国文教员总是前清的举人秀才,读的书总是《古文观止》一类。 C . 《茶馆》中,康顺子是康六的女儿,被卖给庞太监为妻,与她相依为命的儿子康大力是庞太监买来的,作者借此揭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D . 《哈姆莱特》中,奥菲利娅的父亲波洛涅斯将要去法国,临行前嘱咐女儿要和哈姆莱特保持距离,哈姆莱特因为得不到奥菲利亚的爱而举止疯狂。 E . 《老人与海》中,与大马林鱼搏斗了两天一夜后,圣地亚哥不禁回想起年轻时在卡萨布兰卡跟一个黑人比赛扳手的经历,他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二、文言文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陶氏义庄碑记

    袁枚

        古立大宗,以馀财归之,有不足者资之于宗。后世废宗法,遂有一族而异目相视者。然汉之樊重、魏之杨椿,均能散所有济族人数世之穷。第未尝扁表其庄,绰楔而书,盖行其心之所安,而不以为义也。范文正公修其法,号曰“义庄”。公之心,岂以义自居哉?以为仁事也,而义名之,然后使吾子孙知如是则义,悖是则不义,方克踵行勿倦,与吾意相终始。而天下之大,人心之同,必有慕义无穷,而奋乎千百世后者。

        浔阳陶氏之迁于吴也,距文正公六百年矣。族落落大满,不能无窭人子。征仕郎世魁,闻范氏之风而悦之。其子员外筿,尊父志以继先贤,割沃佘置庄,鸠厥宗支,振廪同食,月会而旬计之。吴之人以为今之陶、昔之范也。

        今夫江、河之大,绵亘万里,而世不能无断港绝潢者,非其本支故也。若夫岷山之旁流,昆仑之馀波,而淤塞就枯焉,人能无憾于江、河乎?惟其能以九里之润,灌溉百川,而江、河乃愈增其大。然则陶氏之以仁为富也,乃其善于持富也。《传》曰: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易》曰:“何以聚人曰财。”聚即收之之谓也。天下人非财不收,而况于本族乎?

        余与筿之子振声戊午同试京兆,别二十二年,相见吴下。持此颠末,属余为记。余喜故人重逢,遽闻高义,而又私念袁氏族党,零落难收,匪徒力有所让,盖亦自伤其闻之之晚焉。

    (选自《袁枚全集》)

    注:①窭人:穷苦人。

    1. (1)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则不义             悖:违背 B . 康同食              振:整治 C . 而世不能无断港潢者   绝:断绝 D . 人能无于江、河乎    憾:遗憾
    2.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范仲淹设义庄,使子孙知道如何做才仁义,并且让他们继承这种做法而不懈怠。 B . 陶民父子继承先贤范仲淹的义行,划出肥沃的土地来设置义庄,得到了吴人的称赞。 C . 长江黄河灌溉百川,越发壮大,作者以此设喻,表明散财济人、壮大宗族的重要性。 D . 袁氏族人零落四处难以聚拢,作者为不能在袁氏宗族中力行义庄之举而难过。
    3.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浔阳陶氏之迁于吴也,距文正公六百年矣。族落落大满,不能无窭人子。

      ②余与筿之子振声戊午同试京兆,别二十二年,相见吴下。持此颠末,属余为记。

    4. (4) 陶氏设义庄有哪些意义?请简要概括。
  • 7.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重刻南丰先生文集序

    王室

        文以载道,道管于性,性定于一。六经以一为宗,圣人以一为极,先师之一贯,宗圣之一唯,立言经世,万古不磨。下比诸子百家,樊言不一,凿性畔道,不可以训,则文实未易言也。南丰曾先生讳巩者,其 文章 根 自 性 学 远 追 乃 祖 宗 圣 一 贯 忠 恕 大 学 格 致 心 法 以 六 经 缮 性 抱 真 守 一 盖接 乎 参 而 达 乎 孔 者 也。

    (有删节)

    1. (1) 用斜线“/”给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2. (2) 六经指《诗》《书》《》《易》《》《》六部儒家经典。
    3. (3) 根据材料,概括曾巩文章的内在追求。
三、诗歌鉴赏
  • 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完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苏轼

    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

    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

    注:①上党:上党近辽,偏远险要。学官:负责地方文教,职位不显。②弹铁为无鱼:战国冯谖嫌生活清苦弹剑作歌。③鲁连:即战国鲁仲连,擅长外交,梅庭老也有此才华。

    1. (1) 请简要概括上阕的内容。
    2. (2) 下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四、句子默写
  • 9.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1) 不见复关,。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氓》)
    2. (2) 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论语·八佾篇》
    3. (3) ,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4. (4) 朝搴阰之木兰兮,。(屈原《离骚》)
    5. (5) 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6. (6)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7. (7)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8. (8) 舞幽壑之潜蛟,。(苏轼《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
  • 10. (2019高二下·启东期末)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邢玉明

    谈歌

        锔匠邢玉明怎么也没想到,县委书记会找上门来,请他给港商曹柏青先生的三件文物瓷人锔裂隙。

        当年农村贫穷,破碗破盆破锅什么的,舍不得扔,就请人锔一锔,修补后再用。邢玉明锔碗锔盆锔锅,远近闻名。只是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后,农人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锔锅锔碗的渐渐少了。邢玉明的锔匠活终究暗淡下去,再也没有主顾了,他的锔弓和锔子,彻底闲置了。

        “这种活儿,我已经多年不干了,我今年都七十三了,眼力不行了,手也不行了,真是不行了!”

        县委书记说:“这跟锔碗锔盆差不多,有什么不行的。这事就这么定了!市里的招商引资可是大事,市长等着回信呢!”

        话讲到这个份上,邢玉明只有答应了。

        邢玉明与婆姨乔明枝被接到市里,在博物馆的招待所住下。当天晚上,有关部门给邢玉明乔明枝接风,市文化局长代表市领导给邢玉明夫妇敬酒,邢玉明夫妇只是干干地陪笑。第二天,港商曹柏青先生亲自陪着他们去了博物馆。

        邢玉明看了看那三件瓷人的裂隙,始终不说话。如此两天,他坐在瓷人的旁边呆呆地傻看,摸着瓷人悠然地叹气。最后那天,大收藏家丁也成老先生来了,站在邢玉明的身边问:“老师傅,这件活儿能做么?”

        邢玉明笑了笑:“您说呢?”

        这天夜里,邢玉明让人搬了两架立梯,他提着工具,被人扶着,爬了上去坐了,乔明枝提着一只马灯,坐在另一架立梯上。事先,博物馆的人提出拉一道照明线,邢玉明摇头不肯,他说电灯有热度,锔活儿的时候,怕有影响。丁也成担心地问:“邢师傅,这样模糊的光线下干活儿,您有把握吗?”

        邢玉明笑道:“您要是信得过我,让我做就是了。您要是担心,就换人吧。”

        丁也成连忙摆摆手:“邢师傅,您干活儿吧。”

        邢玉明就扯动了锔弓,开始干活了。马灯的光线暗淡,人们什么也看不清楚,只听到锔弓嗡嗡地响,谁也不知道邢玉明是怎么样锔的。人们也能听到邢玉明与乔明枝慢声细语说着什么,他们使用的是家乡土话,人们听不明白。到了快天亮的时候,人们看到,三件瓷人,已经被邢玉明锔上了,邢玉明和乔明枝被人从梯子上扶下来。

        三件瓷人,竟然锔得天衣无缝。围观的人发出一片感慨声,曹柏青先生带头鼓起掌来。丁也成看得眼呆,喃喃道:“鬼斧神工啊!邢老师傅,真是……”

        人们这才恍然想起邢玉明夫妇,四下去看,邢玉明夫妇已经没有了踪影。

        丁也成认为他们夫妇熬了一夜,大概累了,去睡觉了,便让文物局的小赵去请邢玉明夫妇,先吃早饭,然后再休息。一会儿,小赵匆匆回来说:“丁先生,邢玉明夫妇已经走了。”

        丁也成刚刚吃进嘴里的一口稀饭吐了出来:“走了?他们怎么走的?”

        小赵说:“应该是坐长途汽车走的。”

        丁也成说:“你快去追他们回来,至少要他们留下那件锔弓。你问问那老师傅,他要多少钱,我收购了。”

        小赵赶紧着去了。

        丁也成再也吃不下去了:“这是民间的宝贝!那老师傅可是活着的文物啊!”

        小赵开车一路追到了邢玉明夫妇乘坐的长途汽车。小赵拦下汽车,找到了邢玉明,夫妇俩正昏昏地睡觉呢。他说了丁也成的意思,请邢玉明夫妇回去。

        邢玉明笑道:“不回去了。没听说过,锔匠还要看自己锔过的手艺。”

        乔明枝也笑:“家里还有活儿呢。不耽误你们了。”

        小赵乞求说:“邢师傅,丁先生一定要您二位回去的。对了,他还说起您的家伙什,他还要买下来呢!”

        邢玉明一怔,呵呵地笑了:“买?这东西他也稀罕么?那好了,我白送给他了。”说着,他就起身把锔弓袋子从行李架上取下来,递给了小赵。

        小赵急忙问:“邢师傅啊,您还没说价钱呢!”

        乔明枝一旁摆了摆手,呵呵笑道:“什么价钱啊。他刚刚不是说过了么,白送给那位先生了。你快下车吧,都耽搁大家赶路了。”小赵下了车,眼看着长途汽车扬尘而去了。

        去年丁也成先生在香港举办收藏精品巡回展。在几千件藏品中,有人看到了邢玉明的那把锔弓,注着出处,锔弓颜色陈旧,像是从某一个遥远的地方截取下来的一段历史。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邢玉明的锔匠活终究暗淡下去”,这样的叙写既交代了他“没想到”的原因,也为下文他的婉拒作了铺垫。 B . “他坐在瓷人的旁边呆呆地傻看,摸着瓷人悠然地叹气”,这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描摹邢玉明准备工作的状态。 C . 小说中丁也成对邢玉明大加赞赏前的两次怀疑,侧面表现了民间艺人默默无闻、不易被关注的特点。 D . 乔明枝说的“你快下车吧,都耽搁大家赶路了”,既表达了对车上人的歉意,也流露出“家里还有活儿”的着急。
    2. (2) 请简要分析邢玉明这一人物形象
    3. (3) 请探究小说结尾“锔弓颜色陈旧”的意蕴。
  • 11. (2019高三上·如皋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艺术的“源”与“流”之辩

    徐望

        关于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就是艺术的“源”与“流”的问题,在古今中外的艺术史上有着广泛的讨论,可谓“前人之述备矣”。

        在中国艺术理论史上,对于这一话题的探讨,在清朝这个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阶段达到了顶点,诸如叶燮论“正、变、盛、衰”;石涛论法则与自由,借古以开今;刘熙载论“用古与变古”等。在西方艺术发展史上,从古希腊艺术直到今天的后现代艺术,艺术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一部艺术史就是一部风格变迁史和理念变革史。无疑,艺术传承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艺术必须在传承中发展,艺术也只能在发展中传承。

        艺术传承的核心是传扬艺术之道。艺术传承当然不是对于古代经典的复制,也不是对于某种既有艺术模式的套用,关键是要传扬传统艺术精神和哲学层面的东西,即对于形而上的“道”的传扬。

        这其中,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传扬传统美学思想,如中国古典美学的“虚实相生”“得意忘象”“传神写照,迁想妙得”“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艺术哲思,以及“涤除玄鉴”“虚静玄远”“澄怀味象”“林泉之心”的审美心胸。二是传扬传统艺术气韵,即中国艺术特有的“气韵生动”之感,如天真,自然、简淡、飘逸之韵味,展现中国艺术形象独有的风姿神韵。三是传扬传统艺术意境,也就是基于对传统美学的学习和对古典气韵的把握,传达一种超越艺术本体形象的“言外之意、象外之境”,彰显中国艺术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艺术传承的手段是传习艺术技艺。艺术传承自然离不开对于技艺、技巧、技法的传习。美术为例,中国古代留下了大量的画论、书论,如南齐谢赫的“六法论”、唐代荆浩的“六要论”、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宋代郭熙的“三远说”等,为当代艺术家学习传统书画技艺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而在工艺美术领域,则更加强调手艺的传习,如紫砂技艺、刺绣技艺、剪纸技艺、漆艺、木艺等。今天中国所提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活态传承”,就是对于古老艺术技艺的沿袭传承。

        艺术创新是艺术的本质特征和生命力之源泉。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其区别于一般技术和工业生产的根本之处在于:艺术产品是灌注了主体创意思想的精神产品,虽然大部分要有物质形式和载体。即使是文化产业中批量生产的艺术设计产品,也正是由于具有匠心和创意而具有艺术属性。

        对于今天的艺术家而言,应该积极从文化艺术传统中汲取养料,使其转化为艺术创新的素材,而这种汲取传统养分的开拓创新,事实上也起到了传承传统的作用,赋予了传统新的生命力,使得艺术之流源源不断。

        艺术要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新不但是艺术生命力的源泉,也是文化传统得以传承的时代精神依托,往往古老的艺术元素、文化符号借助新型的表现形式,就能焕发新的生机,比如故宫推出的胶带、口红,咖啡、火锅等“爆款”文创设计、文创餐饮,就是用创意激活古老文化,发掘了传统文化的无尽价值,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利用艺术手段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例子。

    (有删改)

    1.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清朝作为中国古典美学总结阶段,对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探讨达到了顶点。 B . 传统美学思想、艺术气韵及艺术意境是形而上的“道”,与艺术技艺无关。 C . “紫砂技艺、刺绣技艺、剪纸技艺”等说明手艺的传习是艺术传承的手段。 D . 在艺术传统中汲取养分的开拓创新,实现了艺术“源”与“流”的融合。
    2. (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艺术的“源”即传承,“流”即发展,是古今中外艺术史上广泛讨论的问题。 B . 艺术的“道”属于艺术精神和哲学层面,对古代经典的复制不是传扬艺术之“道”。 C . 言外之意、象外之境,是指超越艺术本体形象,具有中国艺术魅力的传统艺术意境。 D . 艺术产品由于具有匠心和创意而具有艺术属性,同时应当有物质形式和载体。
    3. (3) 今天的艺术家应该怎样进行艺术创新?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 12. (2019高三上·如皋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高铁为何没有WiFi这个问题在这几年被热议过多次,但如今,高铁WiFi或许迎来了破局的好机会。

        此前有高铁内部人士称,4G信号转WiFi后速率不稳定,而当时国外最先进的做法是发射卫星WiFi,并表示复兴号应该是通过4G与卫星WiFi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的。尽管如此,复兴号WiFi依然不完美。此前,不少普快列车已经提供免费WiFi上网,一般会采用LTE或者4G技术,为列车提供WiFi信号,而且运营得还不错。但高铁的难题在于它的速度过快,达到每小时300公里,这样给基站切换,通信延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高铁内车载设备在接收信号时会频繁地切换不同的网络,涉及不同的运营商。三大运营商的信号频段不一样,信号穿透力与基站覆盖率、核心网资源不一样,不同的基站发出来的信号质量不一样,在高速下网络频繁切换极易导致信号衰减,而且丢失率高、延迟大。

        而5G技术则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据介绍,国铁吉讯与华为、中兴等5G设备商开展密切合作,联合开发车载5G设备,并计划于2019年底完成测试工作。在高铁WiFi系统与5G技术的融合方案中,利用了边缘计算、网络切片、虚拟化等关键技术解决高铁对5G信号的屏蔽问题。中国移动数年来沿着铁道线建设了一个相对庞大的5G基站和塔台群,已经可以随时轻松地传输大量数据。目前高铁车顶天线支持2.6、3.5和4.9GHz频段,已满足5G网络接入需求。

        5G高铁站项目用的是CPE(5G用户接入网关),当前的CPE客户终端技术已经可将5G信号转为WiFi信号,而5G技术与WiFi的融合,更有利于两种信号的互相转化。5G背后的技术包括波束成形与毫米波技术,这是为司机和乘客提供可靠的WiFi等服务的关健能力。波束成形可以使信号的能量集中在接收端所在方向,可以有效改善频谱利用效率, 这将改善高速情况下的信号接收能力。使用5G的毫米波技术,让网络速度比4G时代大幅提升。此外,毫米技术破除了WiFi调制解调器的短板,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传输所需的功率、也避免了WiFi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相互妨碍所带来的问题。

        5G网络因为使用全新的技术、基站和网络架构,具有低时延,高可靠性特征,或许能够让4G存在的掉线与延迟问题得以解决,4G技术下的高铁WiFi迟迟不能破局,是源于高铁部署的4G网络覆盖在高速行驶下的信号接收体验与能力难以让人满意,高速出行卡顿、长时间缓冲等情况在所难免,信号状况颇为鸡肋。但5G的难题同样存在,此如说与4G通信设备相比,5G通信设备的耗电量大约是4G设备的8到10倍以上。这需要对铁路既有箱变和电力电缆进行改造,成本与实现难度颇大,它是制约运营商实现高铁5G覆盖的关健难题之一。当然,这需要看如何实现5G与WFi的融合互补了。

        由于5G频段较高、单基站覆盖范围较小,对大型楼宇、高铁、矿山等相对封闭场景,5G基站很难进行无缝覆盖,但WiFi将会是5G的最好补充,两者的融合开启了一个更好的时代。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5G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高铁WiFi系统与5G技术的融合方案,利用了边缘计算、网络切片、虚拟化等关键技术,车载5G设备也将完成测试工作。 B . 5G使用的毫米波技术可以使信号的能量更为集中,避免了WiFi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所带来的某些问题。 C . 5G的发展同样存在难题,通信设备耗电量大,设施改造的成本与实现难度大。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 D . 5G使用了全新的技术、基站和网络架构,但5G基站对相对封闭场景进行无缝覆盖还是不太容易。
    2. (2)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群众对高铁WiFi的呼声较为迫切,但高铁WiFi问题一直困扰业界,随着5G时代到来,这一问题或许会得到解决。 B . 复兴号的通信运用了与国外相近的技术,即通过4G与卫星WiFi相结合的方式来建立,但复兴号WiFi速率仍然不够稳定。 C . 不少高铁一般会采用LTE或4G技术为其提供WiFi信号,已经可以提供免费上网服务,运营效果令人勉强满意。 D . 中国移动已经建立的5G基站和塔台群,可以随时轻松地传输大量数据,目前高铁车顶天线支持的几个频段,已满足5G网络接入需求。
    3. (3) 从文中看,高铁WiFi与5G的融合,能带来哪些进步?
  • 1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张打油、胡钉铰,在古代诗坛,他们只能算是与诗搭了点边的边缘人物,但要说写打油诗,他们则是最著名的人物。史书上当然没有他们的位置,但野来杂钞里却留下了他们的逸事和传说。他们虽不入流,却毕竟与文化史有关。了解打油诗的来历还是有意义的。

        打油诗之“打油”二字,出自人名张打油。张打油确有其人,有学者认为他是唐朝人,也有的历史材料说他是元朝人,并说他曾在河南开封做过官。相传张打油擅作诙谐通俗的诗,其代表作是《雪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其观察之细致可谓慧眼,用语也很巧妙,老姐也能看懂,看后还要哈哈大笑。张打油虽有大名,但他的诗留传下来的却不多。没有人,也没有办法为他编诗集,他的那些打油诗只是散见在一些笔记杂著中。但打油诗的标识性人物,却并不只张打油一人,还有一个叫胡钉铰的,《辞源》上有几句简单的介绍:“唐贞元元和间人,名本能。以钉铰为业。能诗,不废钉铰之业,远近号为胡钉纹,其本名转不著。”胡钉铰写的诗,《全唐诗》竞收了四首,可见他写过一些不错的诗。代表作据说是《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小儿垂钓时的天真、童趣,蛮有诗意,绝不像“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那样俗白。但他之所以能与张打铰齐名,肯定是因他曾写过不少类似“黄白狗”之类的打油诗,只是那些打油诗没流传下来罢了。在民间,胡钉铰还被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和小炉匠奉为祖师爷。

    (选自李乔《从张打油说到胡钉绞》,有删改)

    1. (1) 了解打油诗的来历有什么意义?
    2. (2) 从材料看,打油诗有哪些特点?
    3. (3) 胡钉铰能与张打油齐名的原因有哪些?
六、材料作文
  • 14.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沟通,是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沟通,通联彼此,消融隔阂,合作共赢……

七、名著阅读
  • 15. 简答题。
    1. (1) 《阿Q正传》中,阿Q有着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2. (2) 《红楼梦》“林黛玉重建挑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一回中,宝琴说《桃花行》是她写的,宝玉却说“林妹妹曾经离丧,作此哀音”。请结合小说概括黛玉的“离丧”经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