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协作团队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0-01-02 浏览次数:20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酒精挥发 B . 玻璃破碎 C . 纸张燃烧 D . 水果榨汁
  • 2.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3. 小军同学做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了碘酒,发现未变蓝,面对“异常”现象,他采取的做法不可取的是()
    A . 向老师请教 B . 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 C . 反复做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 . 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 4. 下列各组气体中,用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分的是()
    A . 氧气和空气 B . 二氧化碳和氧气 C . 氮气和空气 D . 二氧化碳和氮气
  • 5. 下列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的是()

    ①试管 ②集气瓶 ③瓷制蒸发皿 ④量筒 ⑤烧杯 ⑥燃烧匙 ⑦石棉网

    A . ①②⑤⑦ B . ①③⑥⑦ C . ①④⑤⑥ D . ②③⑤⑥
  • 6. 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 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 .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 .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 B . 水生动物可以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 .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 .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属于化学变化
  • 8. 在加压条件下,40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4m3的钢瓶中,这说明()
    A . 分子的质量很小 B . 分子的体积很小 C .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 分子在钢瓶中静止不动
  • 9.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B .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 10. (2018·吉林)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 B . 有害气体和烟尘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C . 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D . 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就可以排放到江河里
  • 11.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造成了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①用酒精灯外焰加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底部接触焰心;④试管内的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 . ①③⑤ B . ②④ C . ②③⑤ D . ③④
  • 12. (2019·河北模拟) 一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
    A . 减少药品 B . 向右盘中加砝码 C . 移动游码 D . 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 13. 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分子和原子总在不断地运动 B . 分子大、原子小 C . 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 D .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 14. (2019九上·长沙月考) 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右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 . 注射器内有液体进入 B . 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 .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 .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 15. 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横轴表示反应时间,纵轴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6. 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或符号:
    1. (1) Ca
    2. (2) 硅
    3. (3) 铝
    4. (4) Ne
  • 17. 根据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成分的名称:
    1. (1) 空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
    2. (2) 空气是制氮肥的重要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
    3. (3) 澄清的石灰水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表面会生成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
    4. (4) 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 18. 数字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填写下列有关数据:
    1. (1) 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酒精量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 (2) 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称量,能称准到
    3. (3) 实验室取用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4. (4)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夹在距试管口大约处;
  • 19. 有下列物质:①冰水混合物 ②洁净的空气 ③液氮 ④澄清石灰水 ⑤食盐水 ⑥二氧化碳 ⑦稀有气体。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 (1) 属于纯净物的有
    2. (2) 属于混合物的有
  • 20.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 (1)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基本类型
    2. (2)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基本类型
  • 21.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造成的后果是
    2. (2)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应放平,视线与
    3. (3) 加热固体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
    4. (4) 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
  • 22. 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用右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表示加热。)

    1. (1) 物质汞由构成的,氧气由构成的。(填具体微粒的名称)
    2. (2) 从图中可知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为
  • 23. 类比归纳是学好化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可以引导我们总结规律,发现区别。例如一些燃烧实验常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的水,但作用各不相同。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加水的作用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集气瓶预先放少量水的作用是
  • 24. 从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流感发生时,可用醋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为了迅速增加室内空气中醋的含量,常采用给醋加热的方法。
    1. (1) 通过对上述事例的分析,关于温度与分子运动速率的关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 (2) 请你从生活或生产实际中,再举出一个符合上述结论的事例。
  • 25. 空气质量检测报告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如表是某年某城区春夏秋冬四季的平  均空气质量状况。

    指数     指标

          季节

    可吸入颗粒物

    NO2

    SO2

    空气质量指标

    春季

    92

    42

    45

    二级

    夏季

    77

    34

    38

    二级

    秋季

    93

    47

    56

    二级

    冬季

    98

    69

    60

    二级

    你认为对该城区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污染物是。针对这种污染物,你认为应该如何治理?。(答出两点)

三、实验题
  • 26. 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前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2. (2) 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冷却后,松开止水夹,看到烧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气瓶中的处(填1、2、3、4)。
    3. (3) 用电热棒点燃红磷代替教材中用酒精灯点燃红磷的优点:。(答出一点即可)
    4. (4) 已知:镁+氧气 氧化镁,镁+氮气 氮化镁,能否用镁代替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由此你对氮气的化学性质有何新的认识:。(答出一点即可)
  • 27. 现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 (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若用C 装置收集氧气不纯的原因是(答出一点即可)。
    2. (2)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用的发生装置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试写出验满的方法(包括操作、现象、结论)
    3. (3) 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
四、科学探究题
  • 28. 小雨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双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还可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实验序号

    氯酸钾质量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1.2g

    1.2g

    氧化铜0.5g

    1.2g

    二氧化锰0.5g

    1. (1) 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
    2. (2) 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3. (3) 若要证明氧化铜是氯酸钾的催化剂,需要验证氧化铜的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4. (4) (预期结论)氧化铜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

  • 29. (2019九上·康巴什月考)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 (1)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已知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2. (2) 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 (3) 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