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猜题卷)(三)

更新时间:2017-07-20 浏览次数:1015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以下气体在自然界中能发生光合作用的是(   )
    A . H2 B . O2 C . N2 D . CO2
  • 2.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其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氯气作消毒剂 B . 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C . 金刚石作装饰品 D . 活性炭作吸附剂
  • 3. 在我国制碱工业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 . 莫言 B . 杨振宁   C . 侯德榜 D . 屠呦呦
  • 4. (2017·龙湖模拟) 下列四种化肥样品中,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 . 硫酸钾 B . 磷矿粉 C . 氯化铵 D . 硝酸钾
  • 5. 2016年11月18日,搭乘2名中国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顺利完成任务,结束为期33天的太空生活.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小时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 .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 . 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CO2验满 B . 测溶液酸碱度 C . 收集O2 D . 取用固体药品
  • 7.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 .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 .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 8. 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 烧碱、液态氧、碘酒 B . 生石灰、熟石灰、白磷 C . 干冰、铜、氯化氢 D . 空气、氮气、胆矾
  • 9. 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 . 用止酸剂Al(OH)3治疗胃酸过多:Al(OH)3+HCl→AlCl+3H2O B .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 通过灼热CuO:CO+CuO Cu+CO2 C .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4+H2O D . 用稀硫酸除铁锈:Fe2O3+3H2SO4→Fe2(SO43+3H2O
  • 10. 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16

    7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待测

    45

    36

    A .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 . 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 . 表中“待测”值为5 D . 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36
  • 11. 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 . 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2:5 C . 将t1℃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质质量增加 D . 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升温到t2℃,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12.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①C→CO→CO2②Cu→CuO→CuSO4 ③CaCO3→CaO→Ca(OH)2④Na2CO3→NaCl→NaNO3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3. 下列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   )

    选项

    横  坐  标

    纵  坐  标

    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锌粉的质量

    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

    B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产生气体的质量

    C

    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

    生成沉淀的质量

    D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的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现有18.6g NaOH、Na2CO3固体,在室温下,将该混合物与100g稀硫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所得不饱和溶液质量114.2g,则原固体中含有钠元素的质量为(   )
    A . 3.3 g B . 4.6 g C . 9.2 g D . 13.8 g
二、<b >填空题</b>
  • 15.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6.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名称为;等质量的钠和铝,所含原子数较多的是;已知SiO2与CO2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 化石燃料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包括天然气、石油、;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天然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 18. 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保护环境,工业上将煤洗选加工后制得可燃性的水煤气,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中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元素是.水煤气(C、D混合物)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如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合成重要的有机物甲醇(CH3OH),化学方程式为

  • 19. 化学活动小组欲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计算50g浓硫酸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时需加水g.若浓硫酸敞口放置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 20. 如图是不同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图,其中A、B、C、D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且都含有铜元素,B为黑色粉末,C为红色粉末,D属于盐类物质,“→”表示一种物质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问题:

    1. (1) 写出A的化学式
    2. (2) 由B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
    3. (3) 写出由B生成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三、<b >简答题</b>
  • 21. 趣味实验:将一手帕放在100mL乙醇和75mL水构成的溶液里浸泡,等手帕浸透后拿出来点燃,可以看到明显的火焰,但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

    1. (1) 请解释手帕没有燃烧的原因.

    2. (2) 写出此实验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2. 根据问题填空:
    1. (1) 请简述一种鉴别空气、O2、CO2三瓶气体的最简单方法.
    2. (2) 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请简述操作步骤.

  • 23.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 (1) 乙炔俗称电石气(化学式为C2H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块状电石(CaC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2]和乙炔,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更加剧烈.从上图选择实验室制备乙炔所用仪器的最佳组合是(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一辆装载电石的货车发生着火,消防官兵到场后为什么不直接用高压水枪灭火,而是呼叫中队调来一辆干粉车过来灭火.
  • 24. 硫或含硫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SO2 , 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1. (1) 下列环境问题与SO2的排放有关的是     
      A . 温室效应 B . 酸雨 C . 白色污染 D . 臭氧空洞
    2. (2) 工业上常用石灰乳吸收有害气体二氧化硫,原理与石灰乳和二氧化碳反应类似,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产生SO2的途径很多.小明在实验室选取足量锌与适量的浓硫酸反应制取S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为Zn+2H2SO4(浓)═ZnSO4+SO2↑+2H2O,反应一段时间后,老师指出还可能生成另外一种气体.请根据锌的化学性质,推断出此气体的名称,并解释其原因
四、<b >综合应用题</b>
  • 25. 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问题.
    1. (1) 2017年5月5日运20大型运输机完成了溅水试验,对于肩负中国空军战略运输重任的运20来说,在复杂乃至恶劣野战条件下的跑道运行能力至关重要.运20飞机上运用了大量铝合金材料,下列对铝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铝具有密度小和抗腐蚀性能 B . 铝的导电性好,常用于制作导线 C . 铝合金强度和硬度均比纯铝强 D . 铝耐腐蚀,故金属活泼性差
    2. (2) 下列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图:

      ①A中细铁丝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物质的化学式是

      ②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填“a”、“b”或“c”).

      ③C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黄色,此时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④D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溶液质量与反应前相比(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 (3) 在AgNO3、Al(NO3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溶液甲呈蓝色.

      ①固体乙中一定含有

      ②溶液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为

    4. (4) 为测定某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将10g该合金放入到盛有40g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49.9g,请计算原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