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

更新时间:2019-11-19 浏览次数:20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黄昏时,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依旧依附在(jīng)上,怒号的北风(jiá)杂着雨点,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屋檐上倾泄下来。 B . 他就把我的脚放在一张纸上,用铅笔在外沿上(sāo)了两三次,跟着用他的敏感的手指来回地摸我的脚(zhǐ)头,想摸出我要求的要点。 C . 脸上瘦(xiāo)不堪,黄中带黑,而且销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jiàn)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D . 这个喜佛纯(cuì)是中国的创造。他大腹便便(biàn)地坐在那里,肚子像两腿之间的一块发面。他一直特别受到饥饿阶级的喜爱。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办法,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心态去审视它,而不是用草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要知道,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精华和糟粕。(乙)所以,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这就是我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当今地球上的人类,应该比古代人具有更广阔的胸怀、更远大的目光,对于不同文化有更高的鉴赏力,拥有一个与不同文明和睦相处的良好心态。在这方面,我们的先辈留下了许多包含了深刻哲理的宝贵经验。比如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是人们“不应该做什么”,而不是要求人们“应该做什么”;(丙)又如“修己而不责人”“退一步海阔天空”等等这样的格言,都包含了克己、忍耐、收敛的意思

    1. (1) 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纷至沓来 B . 草率 C . D . 包含
    2. (2) 文中的划线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消防队员穿梭在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甚至崇山峻岭,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出现他们。他们克服每一次沙尘、狂风暴雨和恶劣天气,却不知道前面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B . 语言是光,它照亮了世界。了解语言的发展变化,就是在欣赏奇迹的发生。仔细体验语言的奥秘,有助于我们学好语言,用好语言。 C . 当那些透着交流气息和合作方式的话语传向全球各个角落,人们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命运祸福休戚与共。 D . 写作不仅要有好的构思立意,还要具备积极的修辞意识。文章能否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意思,能否吸引读者,要靠文字的功夫。
  • 4. 请将下面的句子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美方一边威胁要对中国全部输美产品举起关税大棒,一边又表现出继续谈判的意愿,试图用软硬“两手”,对中方极限施压,______。但是,仔细分析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在第十一轮磋商结束后对媒体的表态,美方就应该十分清楚:中方对经贸磋商有三个核心关切,即取消全部加征关税、贸易采购数字要符合实际、改善文本平衡性。______。所以,______,过去对中方无效,现在和未来也必定无效。

    ①不管美方怎么“极限施压”

    ②从而在谈判桌上获取更高要价

    ③在这些原则底线问题上,中方决不会做出让步

    A . ①③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①③ D . ②③①
  • 5.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与秦相较(应当)               缦远视(久立) B . 河东亦然(收成不好)           赢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C . 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罪状)     陈力列(担任) D . 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           吏民,封府库(登记)
  • 6.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求救国之策              终苟免不怀仁 B . 昔者先王为东蒙主          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C . 求人可使报秦              颁白不负戴于道路矣 D .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行李往来
  • 7.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B . 约为婚姻 C . 于是焉河伯是旋其面目 D .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 8. 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A . 夫晋,何厌之有 B .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C .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 . 为巡船所物色
  • 9. 下列各句中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 无乃尔是过与?              译:恐怕应该是你错了吧? B .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译:从骊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走。 C .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译:有人脱身逃跑,不被远处近处的人收容。 D . 璧有瑕,请指示王。          译:和氏璧上有瑕疵,请允许我指给大王看。
  • 10. 下面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B . 《品质》是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创作的短篇小说,其代表作是《福尔赛世家》;《一个人的遭遇》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他们都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C . 年号纪年法是古代常用的纪年法之一。“九月甲午”“元和四年”“德佑二年”中的“甲午”“元和”“德佑”都属于年号纪年。 D . 《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又称《春秋左氏传》;《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曾称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语言表达
三、现代文阅读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美)福克纳

        艾米丽·格里尔生小姐过世了,全镇的人都去送丧。送丧的人们大多出于好奇,想看看她屋子的内部。至少已有十年光景谁也没进去看看这幢房子了。

        那是一幢过去漆成白色的四方形大木屋,坐落在当年一条最考究的街道上,还装点着有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风格的圆形屋顶、尖塔和涡形花纹的阳台,带有浓厚的轻盈气息。可是汽车间和轧棉机之类的东西侵犯了这一带庄严的名字,把它们涂抹得一干二净。只有艾米丽小姐的屋子岿然独存,四周簇拥着棉花车和汽油泵。房子虽已破败,却还是执拗不驯,装模作样。

        这幢房子传说是他父亲死后留给她的财产。

        记得她父亲死后的第二天,妇女们到她家吊唁的时候,艾米丽小姐在家门口接待她们,衣着和平日一样,脸上没有一丝哀愁。她坚称她的父亲并没有死,并一直拒绝将他的父亲下葬。正当人们要诉诸法律和武力时,她垮下来了,于是他们很快地埋葬了她的父亲。

        我们相信她这样做是控制不了自己。我们还记得她父亲赶走了所有来求婚的青年男子,她现在已经一无所有,只好死死拖住抢走了她一切的那个人。

        行政当局要铺设人行道,就在她父亲去世的那年夏天开始动工。建筑公司带着一批黑人、骡子和机器来了,工头是个北方佬,名叫荷默·伯隆,个子高大,皮肤黝黑,精明强干,声音宏亮,双眼比脸色浅淡。很快,他就成了全镇的名人。不久,逢到礼拜天的下午我们就看到他和艾米丽小姐一齐驾着轻便马车出游了。

        起初我们都高兴地看到艾米丽小姐多少有了一点寄托,但是妇女们都说:“格里尔生家的人绝对不会真的看中一个北方佬,一个拿日工资的人。”一次伯隆同男人们喝酒,说现在只是想玩玩,还无意成家,于是一些年纪大的人就说“可怜的艾米丽……”

        她把头抬得高高,甚至当我们深信她已经堕落了的时候也是如此,仿佛她比历来都更要求人们承认她作为格里尔生这个贵族家族末代人物的尊严,仿佛她的尊严就需要同世俗的接触来重新肯定她那不受任何影响的性格。

        ……

        “我要买点毒药,”艾米丽跟药剂师说。她当时已三十出头,依然是个削肩细腰的女人,只是比往常更加清瘦了,一双黑眼冷酷高傲,脸上的肉在两边的太阳穴和眼窝处绷得很紧。

        “我要你们店里最有效的毒药,我要砒霜。”

        药剂师朝下望了她一眼。她回看他一眼,身子挺直,面孔像一面拉紧了的旗子。药剂师说,“如果你要的是这种毒药。我们有,不过,法律规定你得说明做什么用途。”

        艾米丽小姐只是瞪着他,头向后仰了仰,以便双眼好正视他的双眼,一直看到他把目光移开了,走进去拿砒霜包好。黑人送货员把那包药送出来给她,药剂师却没有再露面。她回家打开药包,盒子上骷髅骨标记下注明:“毒鼠用药”。

        铺路工程竣工,伯隆离开了本城。一天黄昏,有人看见伯隆去而复返,他走进了艾米丽的那所房子,这就是我们最后一次看到荷默·伯隆。

        至于艾米丽小姐呢,等我们再见到她时,她已经发胖了,头发也已灰白了。以后数年中,头发越变越灰,变得像胡椒盐似的铁灰色,颜色就不再变了。直到她七十四岁去世之日为止,还是保持着那旺盛的铁灰色。

        不时我们在楼底下的一个窗口——她显然是把楼上封闭起来了——见到她的身影。她就这样度过了一年又一年——高贵,宁静,无法逃避,无法接近,怪僻乖张。

        她就这样与世长辞了。死在楼下的一间屋子里。

        我们已经知道,楼上那块地方有一个房间,四十年来从没有人见到过,要进去得把门撬开。他们等到艾米丽小姐安葬之后,才设法去开门。

        这间布置得像新房的屋子,仿佛到处都笼罩着墓室一般的淡淡的阴惨惨的氛围:败了色的玫瑰色窗帘,玫瑰色的灯罩,梳妆台,一排精细的水晶制品和白银做底的男人盥洗用具,但白银已毫无光泽,连刻制的姓名字母图案都已无法辨认了。杂物中有一条硬领和领带,仿佛刚从身上取下来似的,把它们拿起来时,在台面上堆积的尘埃中留下淡淡的月牙痕。椅子上放着一套衣服,折叠得好好的,椅子底下有两只寂寞无声的鞋和一双扔了不要的袜子。

        那男人躺在床上。

        我们在那里立了好久,俯视着那没有肉的脸上令人莫测的龇牙咧嘴的样子。那尸体躺在那里,显出一度是拥抱的姿势,但那比爱情更能持久、那战胜了爱情的熬煎的永恒的长眠已经使他驯服了。他所遗留下来的肉体已在破烂的睡衣下腐烂,跟他躺着的木床粘在一起,难分难解了。在他身上和他身旁的枕上,均匀地覆盖着一层长年累月积下来的灰尘。后来我们才注意到旁边那只枕头上有人头压过的痕迹。我们当中有一个人从那上面拿起了什么东西,大家凑近一看,原来是一绺长长的铁灰色头发。

    (有删改)

    1. (1)     联系全文,概括艾米丽的形象特点。
    2. (2)     故事主体部分以“我们”的口吻叙事,有什么效果?
    3. (3)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4. (4) 文章题目是《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可文中并没有出现玫瑰花。对此,谈谈你的理解。
四、文言文阅读
  • 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陆凯传(节选)

        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丞相逊族子也。黄武为永兴、诸暨长,所在有治迹,拜建武都尉,领兵。虽统军众,手不释书。好《太玄》,论演意,以筮辄验。赤乌中,儋耳太守,讨朱崖,斩获有功,迁为建武校尉。五凤二年,讨山贼陈毖于零陵。斩毖克捷,拜巴丘督、偏将军,封都乡侯,转为武昌右部督。与诸将共赴寿春;还,累迁荡魏、绥远将军。孙休即位,拜征北将军,假节领豫州牧。孙皓立,迁镇西大将军,都督巴丘,领荆州牧,进封嘉兴侯。孙皓与晋平,使者丁忠自北还,说皓弋阳可袭,凯谏止,语在《皓传》。宝鼎元年,迁左丞相。

        皓性不好人视己,群臣侍见,皆莫敢迕。凯说皓曰:“夫君臣无不相识之道,若率有不虞,不知所赴。”皓听凯自视。皓时徙都武昌,扬土百姓溯流供给,以为患苦,又政事多谬,黎元穷匮。

        凯上疏曰:“臣闻有道之君,以乐乐民。无道之君,以乐乐身。乐民者其乐弥长乐身者不久而亡夫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民安则君安,民乐则君乐。自顷年以来。君威伤于桀、纣,君明暗奷雄,君惠闭于群孽。无灾而民命尽,无为而国财空,辜无罪,赏无功,使君有谬误之愆 , 天为作妖。而诸公卿媚上以求爱,困民以求饶,导君于不义,败政于淫俗,臣窃为痛心。今邻国交好,四边无事,当务息役养士,实其廪库,以待天时。而更倾动天心,骚扰万姓,使民不安,大小呼嗟,此非保国养民之术也。”

        “臣闻吉凶在天,犹影之在形,响之在声也,形动则影动,形止则影止。此分数乃有所系,非在口之所进退也。昔秦所以亡天下者,但坐赏轻而罚重,政刑错乱,民力尽于奢侈,目眩于美色,志浊于财宝。邪臣在位,贤哲隐藏,百姓业业,天下苦之。是以遂有覆巢破卵之忧。汉所以强者,躬行诚信,听谏纳贤,惠及负薪 , 躬请岩穴,广采博察,以成其谋。此往事之明证也。”

    (选自陈寿《三国志》)

    1.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儋耳太守            除:授予 B . 黎元穷匮              黎元:百姓 C . 败政于俗            淫:连绵不断 D . 赏轻而罚重        坐:因为
    2.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 论演意             奔车朽索,可忽乎 B . 君明暗奸雄         以勇气闻诸侯 C . 无为国财空         弃甲曳兵 D . 而诸公卿媚上求爱   挟匕首备不测
    3. (3) 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陆凯是东吴丞相陆逊的儿子,担任过永兴、诸暨的地方官,取得过很好的治理政绩,后被授予建武都尉一职,统兵打仗,却手不释卷,喜爱读书。 B . 在孙皓继位后,陆凯升迁为镇西将军,都督巴丘,兼任荆州牧,进封嘉兴侯。当时,使者丁忠从晋国回来,劝孙皓偷袭弋阳,陆凯成功地阻止了这件事。 C . 陆凯认为国君应该趁着邻国交好、四境无事的时机,免征徭役,供养士人,充实国库,以等待天时,而不应该骚扰百姓,使老百姓不能安稳的生活。 D . 选文刻画了陆凯文武兼备的特点,用短句极简省地写他在征伐方面的功绩,用多含比喻的奏疏详写他在治国方面的见地,详略得当。
    4. (4) 翻译下列划线的句子。

      ①辜无罪,赏无功,使君有谬误之愆。

      ②汉所以强者,躬行诚信,听谏纳贤,惠及负薪。

    5. (5)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乐民者其乐弥长乐身者不久而亡夫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五、诗歌鉴赏
  • 1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

    (清)陆嵩

    崔巍稚堞尚前朝,形胜东南第一标。

    惊见羽书传昨夜,忽闻和议出崇朝

    秦淮花柳添憔悴,玄武旌旗空寂寥。

    往事何人更愤切?不堪呜咽独江潮。

    【注释】①本诗为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三年后,作者路过南京时有感而作。②稚堞:城墙。③崇朝:从天亮到早饭间。④玄武:历史上的玄武湖为南朝训练水师之地。

    1. (1)     颔联的两个字最为形象地体现了时局变化之快和作者的错愕之情。
    2. (2) 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和尾联。
六、句子默写
  • 1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 (1)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
    2. (2)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宫赋》)
    3. (3)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五人墓碑记》)
    4. (4) 故国神游,,早生华发。人生如梦,。(《念奴娇·赤壁怀古》)
    5. (5) 夫以秦王之威,,辱其群臣,,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七、材料作文
  •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管仲在《管子·牧民》中曾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说,只有国家粮仓充足,百姓丰衣足食,才会顾及精神需求。

        ②熊培云在《自由在高处》中写道:当我们花费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换回一大堆死后并不带走的东西,在我们和这些东西之间,究竟谁占有谁?是我们占有物品,还是物品占有我们?

        ③苏格拉底说:对物质的需求越少越接近于神。

    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生活,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②角度自选,明确立意,自拟题目。③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