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

更新时间:2019-09-16 浏览次数:23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题
  • 1. 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地形是(     )
    A . 海沟 B . 裂谷 C . 山脉 D . 弧岛
  • 2.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山脉是(     )
    A . 喜马拉雅山脉 B . 阿尔卑斯山脉 C . 阿特拉斯山脉 D . 安第斯山脉
  • 3. 下列地区中,地壳比较稳定,不易发生火山和地震的是(    )
    A .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B . 板块内部 C . 日本 D . 印度尼西亚
  • 4. (2018七上·天台月考)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又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  )
    A . 地壳的凹陷 B . 板块的挤压 C . 板块的碰撞 D . 板块的张裂
  • 5. (2019七上·余姚期末)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是(   )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 ②板块是不断运动的

    ③相邻的板块往往向同一方向漂移                       ④板块的内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 6. (2019·宁波模拟)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此次地震造成25人死亡,525人受伤。四川地震频发,原因是其位于哪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   )
    A . 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 .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 . 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 . 美洲板块与欧亚板块
  • 7. 板块的碰撞形成了,板块的张裂形成了
二、中档题
  • 8. (2019七上·杭州期末)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如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运动示意图,与该图示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示表示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B . 图中两侧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 C . 图中所示是板块张裂,形成了裂谷或海洋 D . 图中所示的板块碰控,地表隆起,形成山脉
  • 9. 下列最符合“大陆漂移”的说法的是(     )
    A . 大陆像一块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板,不断漂来漂去 B . 许多小块的大陆不断漂移、碰撞,变成一整块陆地 C . 陆地本是一个整体,后来分离漂移形成各小块陆地 D . 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 10. 下列叙述中,不能够证明大陆漂移的是(  )
    A . 各大陆有相似的自然风景 B . 各相邻大陆的边缘大致吻合 C . 调査发现,各相邻大陆特别是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化石、古地层相吻合 D . 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在不断地、极其缓慢地变化着
  • 11. 看图,图中海牛、鸵鸟分布在大西洋的两岸,可能的原因是(  )

    A . 海牛、鸵鸟具有远涉大洋的能力 B . 人类活动带到两洲 C . 无法用大陆漂移假说来说明 D . ①②两洲原是一块大陆,后漂移分离而成
  • 12. 下列有关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全球有五大板块 B . 板块是地壳被构造带分割的较大的单元  C . 板块漂移在软流层上运动 D . 两个板块之间一定是海洋
  • 13. (2018七上·杭州期中)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填出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板块的名称:

      A代表板块、C代表板块、D代表板块;

    2. (2) 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板块.(填名称)
    3. (3) 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是由(板块名称)挤入(板块名称)下方碰撞抬升形成的。板块交界处往往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地球上的主要的火山地震带位于
  • 14. (2019七上·天台期末) 一个科学假说的形成需要证据的支持。在新证据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原有假说不断被解释、支持或修正,并形成新的假说。关于地球构造理论的发展主要有:①板块构造学说,②大陆漂移说,③海底扩张说
    1. (1) 三种学说发展的先后顺序:(填序号)。
    2. (2) 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A .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 B . 珠穆拉玛峰每年在升高   C . 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D . 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3. (3) 以下可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①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动物有亲缘关系,如两岸都有鸵鸟,而鸵鸟不会飞,更不会游泳,所以无法跨越大西洋。②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基本拼合,且两岸大陆上的岩层和构造很相似。③大陆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要撕裂它并在水平方向移动几千千米所需要的巨大动力无法确定。④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没有完全吻合,且很多岩层没有连续。⑤南极洲上有大量的煤矿,表明现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以前的地理位置一定是温暖湿润的植物茂盛区。

三、拓展题
  • 15. 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之后通过努力寻找证据,于1915年正式确立“大陆漂移说”。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回答:
    1. (1)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 (2) 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A.火山和地震      B.宇宙的起源       C.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D.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3. (3) 有人认为“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完美理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