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通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19-09-06 浏览次数:594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
  • 1. 2018年10月,南通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为了使南通这座江风海韵森林城变得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下列做法应该禁止的是()
    A . 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B . 加强对烟花爆竹燃放管理 C . 生产生活垃圾分类放置 D . 鼓励对旧金属回收再利用
  • 2. 乙烯( )是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乙烯属于()
    A . 盐    B . 碱    C . 氧化物    D . 有机物
  •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滴加试剂    B . 加热液体 C . 检查气密性    D . 闻气体气味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合金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元素 B .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C . 维生素是为人类机体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 D . 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
  • 5.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 铝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炊具 B .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化水 C . 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除铁锈 D .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可用作干燥剂
  • 6. 氧气是生命活动的必需气体。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制备说法正确的是()

    A .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B . 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 C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 D . 利用如图装置可比较 和CuO对 分解的影响
  • 7.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研制出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而荣获了诺贝尔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分子的构成一定不同 B . 碳、氢、氧三种元素均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C . 青蒿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 D . 青蒿素与水发生化合反应可生成双氢青蒿素
  • 8. 三种物质的溶解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的溶解度比 B . 饱和溶液降温,溶液中 的质量分数不变 C . 饱和溶液中含少量 ,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D . 将100g40℃的 饱和溶液降温至0℃,析出31g晶体
  • 9.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将铜片和银片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B

    鉴别甲烷和氢气

    分别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气体,在火焰上方各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C

    测定 溶液的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

    除去 中混有的 气体

    将混合气体缓缓通过装有 溶液的洗气瓶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称取mg (相对分子质量为146,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置于氮气流中加热残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各点对应固体均为纯净物),其中 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B . C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 . F点对应固体的化学式为
二、填空题
  • 11. 2019年为“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1. (1) 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表所示。

      第1周期

      H

      He

      第2周期

      Li

      Be

      B

      C

      N

      O

      F

      Ne

      第3周期

      Na

      Mg

      Al

      Si

      P

      S

      Cl

      Ar

      ①Al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②N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钠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③周期表中磷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图中“30.97”所表示的含义是.

    2. (2) 根据周期表体现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某同学构建了铜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一物质类别”关系图。

      ①写出物质X的化学式:

      ②写出由物质Y转化为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2. 燃料的发现和利用提高了人类生活的质量,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1. (1) 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焦炭、煤气等,该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煤与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 在300℃、1.5MPa、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CO和 可转变为液体燃料甲醇 。写出CO与 反应生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2. (2) 焦炭(主要成分是碳)是高炉炼铁的重要原料。炼铁高炉内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如图1所示,其中反应②体现了焦炭的性。

      图1

      图2

    3. (3) 乙醇可作为酒精灯、酒精喷灯或灯的燃料。某钢质酒精喷灯的结构如图2所示。使用酒精喷灯时,先在预热盘中注入酒精并点然,一段时间后,调节空气调节杆,即可点燃酒精喷灯。结合燃烧的条件回答:点燃预热盘中酒精的目的是
    4. (4) 氢气的制取和储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①最理想的制氢方法:在合适的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光使水分解。该制氢过程(填“吸收”或“放出”)能量,生成的氢气与氧气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为

      ②我国稀土资源丰富,某种稀土储氢材料(用M表示)的储氢原理可表示为 。M的化学式为

三、流程题
  • 13. 氧化镁在医药等后业应用泛。实验室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 ,含少量 等)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1. (1) 为了提高“酸浸”的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升高温度、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氧化”过程中, 转化为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3. (3) “沉淀”时需严格控制NaOH溶液的用量,其目的是
    4. (4) “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
四、科学探究题
  • 14. 我国海水晒盐的历史悠久。学习小组对粗盐进行提纯,并利用氯化钠进行实验探究。
    1. (1) Ⅰ.粗盐的提纯

      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泥沙、可溶性CaCl2 , MgCl2等杂质。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提纯粗盐: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2CO3溶液的作用:

    2. (2) “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为;“操作X”的名称为
    3. (3) Ⅱ.探究氨盐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步骤1:取50mL.浓氨水于锥形瓶中,加入NaCl晶体至不再溶解,制得氨盐水。

      步骤2:向烧瓶中加入20mL氨盐水和约16g干冰,塞紧瓶塞,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析出细小晶体,过滤、用冷水洗涤晶体并低温干燥。

      (提出问题)晶体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1)①经甲同学检验,晶体中不含铵盐。甲同学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②乙同学取晶体少许,加入稀硝酸,晶体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再滴加几滴AgNO3溶液,未见明显现象,说明晶体中不含有离子。

      (提出猜想)晶体的成分为Na2CO3或NaHCO3或两者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Na2CO3受热不分解;

      NaHCO3受热易分解:2NaHCO3 Na2CO3+H2O+CO2

      (实验探究2)称取m1g晶体,利用下图装置(夹持仪器略)探究晶体的成分。

      (实验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口凝结了少量小液滴,Ba(OH)2溶液变浑浊。

      (实验分析)①晶体中一定含有(填化学式)。

      ②将晶体加热至残留固体的质量不断改变,测得残留固体的质量为m2g。

      若m1g:m2g ,说明晶体为NaHCO3

      (拓展延伸)①氨盐水与二氧化碳反应所得铵盐的用途为

      ②丙同学认为通过测定装置B中沉淀的质量,经计算分析也可确定晶体的组成。请对两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

五、综合题
  • 15. 二氧化硫(S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添加少量SO2 , 可防止其变质,但须严格控制用量,我国《葡萄酒国家标准》中规定SO2的含量
    1. (1) SO2作为食品添加剂须严格控制用量的原因是
    2. (2) 为检测某国产葡萄酒中SO2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l 取100mL该葡萄酒于锥形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H2O2溶液,将SO2完全转化成硫酸。

      步骤2 向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这种指示剂在pH<7的溶液中显紫色,在pH>7的溶液中显绿色),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测得锥形瓶中硫酸的质量为14.7mg。

      ①步骤2中,滴入指示剂后溶液呈色。

      ②向10g30%的H2O2溶液中加入g水,可稀释为10%的H2O2溶液。

      ③通过计算判断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