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遵义市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19-09-11 浏览次数:27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在上海落幕。在中国馆正中,大号字体向世界宣告: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一带一路”建设的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名为“共羽华平”的中国馆         , 让人在很短时间里感受到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动力,体会到向世界开放的姿态。在企业商业展上,贸易产品           ,一批新技术、新产品首次展示;在首届虹桥国际贸易论坛上,各界人士竞相参与,为推动全球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增长          ……可以说,“高质量”“ 高品质”“ 高水平”的进博会,( )。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 2013年到2016年,按照不变美元价格计算,中国最终消费对世界消费增长的年均贡献率约23. 4%左右。中国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而这种潜力将在首届进博会上得到进一步释放。

    进博会既是展示中国理念的一项重要贡献,也是推动全球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 , 进博会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各国的大合唱。如果各国削减壁垒、扩大开放,国际经贸就能打通血脉;如果       、孤立封闭,国际经贸就会气滞血瘀,世界经济也难以健康发展。我们举办这个进博会,就是用实际行动表明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发展自由贸易、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一贯立场,让世界看到开放市场、共享未来的中国自信和中国担当。

    1.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在上海落幕 B .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C . 中国最终消费对世界消费增长的年均贡献率约23.4%左右 D . 进博会既是展示中国理念的一项重要贡献,也是推动全球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
    2.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独树一帜  琳琅满目  出谋划策  以邻为壑 B . 独具匠心  琳琅满目  建言献策  以邻为壑 C . 独树一帜  丰富多彩  出谋划策  嫁祸于人 D . 独具匠心  丰富多彩  建言献策  嫁祸于人
    3.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既是国外商品近距离接触中国市场的良机,也是中国消费者邀约世界的盛会,更是世界各国加强经贸合作的平台 B . 既是世界各国加强经贸合作的平台,也是中国消费者邀约世界的盛会,更是国外商品近距离接触中国市场的良机 C . 既是中国消费者邀约世界的盛会,也是国外商品近距离接触中国市场的良机,更是世界各国加强经贸合作的平台 D . 既是世界各国加强经贸合作的平台,也是国外商品近距离接触中国市场的良机,更是中国消费者邀约世界的盛会
二、现代文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日本、印度茶业虽然在制度的构建主体、组织形式等方面呈现出不同,但有着根本的共同之处,即实现全体茶业参与者的利益均衡而非仅仅一部分茶业参与者的既得利益,构建有利于整个茶业发展的有效秩序,即他们的整个社会能够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生产、销售、组织制度体系,这是其成功的关键。

        反观中国情形,正如1891年湖北盐茶牙厘局针对华茶为何衰落进行的调查所指出的那样:华茶在生产、收集以及加工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而资金短缺的部分原因是体制的松散结构。这种结构不仅导致了产品质量的下降,而且还由于茶叶运抵汉口出售之前要换好几手,层层加码使其价格抬升,其标价就比其竞争对手高得多。总之,数百年来在国内贸易中运行得很好的由收集代理人与中间人组成的精致的网络,一旦面对新的体制外竞争形势,却被证明是笨拙的、无能为力的了。

        为什么中国不能构建印度、日本等国有效的茶业制度呢?在近代中国,特别是在晚清和北洋政府时期,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相当弱,也不可能为市场的运作提供具体的规则,同时由于单个企业力量是有限的,那么市场交易规则的构建主体由谁来承担?杜恂诚教授认为:“商会和同业公会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市场操作层面的创建和完善制度秩序的责任。”如果我们将问题的视角放大到中外贸易领域,市场制度的构建不仅需要商会和同业公会肩负其责,而且我们也不能忽略洋商的作用。问题在于,他们构建的制度对利益各方有着怎样的“好处”,以及对经济有着怎样的效果,更值得我们关注。

        在中国近代,对外贸易方面和其他行业,国家被排除在制定规范各方之制度的权威之外。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情况就是如此。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茶业垄断货源、主导国际市场茶叶价格的优势不复存在,加之贸易不能直营,故在争夺茶叶贸易主导权方面,洋行、买办与茶栈三者之间进行了相互博弈,在此过程中,中国原有的贸易网络与洋行进行了自然的结合。在制度构建方面,洋行、买办与茶栈居于市场支配的地位,一方面他们是市场运行规则的制定者,另一方面他们更是市场的参与者。在这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双重身份条件下,他们之间通过“合作”构建了稳固的利益共存关系,在“妥协”中寻求“共识”,在“合作”中共获“好处”。这样,他们构建了另外几大产茶国都没有的组织、制度框架,这些是实现他们各自利益的一种根本保障。

        (摘编自张跃《利益共同体与中国近代茶叶对外贸易衰落﹣﹣基于上海茶叶市场的考察》)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层层加码导致标价比其竞争对手高,这也是近代华茶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 B . 政府没有能力管理好市场,华茶的利益受到商会、同业公会和洋商的影响。 C . 由于国家没有介入茶叶贸易,中国原有的茶叶贸易网络只能选择与洋行结合。 D . 洋行、买办与茶栈在茶叶市场中构建了利益共存关系,从而获得了各自利益。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对日、印茶业的成功与中国茶业的衰落进行比较,并对衰落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B . 文章论述洋行、买办与茶栈在茶叶市场中的博弈,揭示出各方在茶叶贸易中的利益关系。 C . 文章主要从政府管理的角度论述中国不能如日、印等国构建有效的茶业制度的原因。 D . 对中国茶业的衰落,文章先从体制、政府因素分析,后从外部势力的介入加以论述。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果实现了各个环节利益均衡,中国也能像日、印那样在茶叶贸易中获得成功。 B . 如果国家当时能够为茶叶市场的运作提供具体的规则,中国茶业就不会走向衰落。 C . 华茶在生产、收集以及加工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而资金短缺导致了体制结构的松散。 D . 洋行、买办与茶栈兼具裁判员与运动员的身份,考虑的必然是三方利益的最大化。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让自媒体用户不断增加,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从以“papi酱”为代表的自媒体人拿到高额的融资开始,自媒体也受到资本市场的重视。但实际上,经过市场的不断筛选与淘汰,自媒体行业中能够长期坚持内容更新与运营推广的自媒体人规模增速并不高。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自媒体人在30岁以下,且接近五成的自媒体为兼职运营。然而,在自媒体新奇、酷炫的外表背后,自媒体人的营收其实普遍不高。数据显示,超过七成自媒体人月营收在5000元以下,仅一成自媒体人月营收超过1万元。

        (摘编自新华网《每个人的麦克风﹣﹣数读自媒体发展特征与趋势》2017年4月12日)

    材料二:

        在“只认钱”的逻辑驱使下,有多少自媒体走上了玩火自焚的不归路?动起“打家劫舍”的念头,以发布负面信息为要挟,敲诈勒索收取企业“保护费”;把“拿钱办事”的恶习发挥到极致,什么样的软文都写,什么样的硬广都接,只问报酬不问是非;大搞“瞒天过海”,以院长、专家自居,虚设医学成果和养生误区借机卖假货;贪吃“人血馒头”,为扬名立万不惜“消费悲情”“消费逝者”;掘金“人性丑陋”,大肆渲染明星绯闻隐私……从“二更食堂”公众号永久关停,到“暴走漫画”被判道歉和赔偿,为了所谓“流量”“点击”“打赏”而突破下限、罔顾底线,终究会付出沉重代价。

        (摘编自人民网《唯利是图的自媒体可以休矣》2018年10月26日)

    材料三:

        互联网APP客户端自媒体平台作者对增值服务的接受度

       

        (摘编自《2016年自媒体平台市场研究报告》)

    材料四:

        2018年,国家监管部门对内容行业的管控力度空前。国家网信办先后约谈腾讯、微博、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对自媒体账号存在的一系列乱象开展了集中清理专项行动,已经依法依规全网处置了“唐纳德说”、“傅首尔”等9800多个自媒体账号,又对今日头条、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进行了一系列整顿。自媒体平台作为内容的承载、分发方,一方面与内容生产者同呼吸、共命运,另一方面其自身也是生态体系的建造者。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认为,从投资的角度来说,理解监管逻辑,坚守信仰和道德准则,坚持对某类资产说“不”,非常不易,但非常重要。大浪淘沙之下,“可能会错过一些暴富的机会,可能会错过一些赚快钱的机会,但是这样能走得更长远。”

        (摘编自万珮《自媒体行业去泡沫》)

    1. (1)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总体来看,自媒体平台作者对自媒体平台增值服务的热情不高,尤其是对于BSP广告联盟,只有极少数作者愿意参加。 B . 在自媒体平台上投放广告、出版博文等一系列增值服务都有一些自媒体平台作者愿意尝试,但所占的比例较小。 C . 愿意尝试共享自己的视频和音频文件、购买博客空间的自媒体平台作者比例较高,在所有作者中占近一半的比例。 D . 自媒体平台增值服务若想取得较大的市场,应该挖掘自媒体平台作者的多层次需求,增加更加有吸引力的增值服务。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媒体行业中能够长期坚持内容更新与运营推广的自媒体人逐渐减少,与市场自身的选择机制有关。 B . 自媒体平台也是网络生态环境的一部分,面对投资,必须擦亮双眼,同时做好错过某些机会的准备。 C . “流量”“点击”“打赏”等可以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正因对它们的追求,自媒体市场才会乱象频出。 D . 自媒体行业收入普遍不高,所以近半数的自媒体人选择兼职运营,对平台相关的增值服务态度谨慎。
    3. (3) 根据上述材料,维护自媒体健康有序发展涉及哪些相关方?简述各方所应承担的责任。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的爆米花

    乔叶

        看到那个老头把摊子扎在了自己的窗口边,老常就把眉头拧成了刺。在老常眼里,他这个窗口是自家连接外界的一个黄金通道。现在,这个脏兮兮的老头把摊子扎在自己的黄金通道边儿,明摆着会妨碍到自己的生意。不过老常没有即时发言。说到底这个巷子口又不是他的地。他得看看情况再定。

        退休了之后,老常就在小卧室的左墙上安了塑钢推拉玻璃窗,开了一个小卖部。卖的无非是油盐酱醋、香烟糖果,再装部公用电话。原想打发日子,没想到一日里居然能宽宽松松地赚个二三十块,很可观。老头把三轮车上的东西一一取下,放在了老常的眼皮底下,几样东西初看起来都是有些怪异的,不过老常对它们的用处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那都是爆米花的器具。老头在墙上敲了个打子,把一张纸片挂在了墙上。

        爆玉米花每锅需用两斤半玉米,工价三元。做大米糕每锅需用两斤半大米、一斤半白糖、半斤油,工价六元。

        老常敲了敲窗户,冲老头招了招手。老头慢悠悠地走过来。老常问他:“谁让你在这里摆摊儿的?有没有跟居委会说?有没有跟城管上说?有没有跟工商上说?有没有跟税务上说?”似乎他是居委会、城管、工商和税务的代言人。老头一个字都没咬声,等老常通通说完了,他从口袋里摸出十块钱,打窗户递了进去。老常咽了一口唾沫,接了钱道:“要什么?”“你多照应。”老头说。口音和老常推断的一样,不是本地人。

        “什么?”

        “你多照应。”

        老常明白了。看了看钱,有些不忍,又递回去:“其实,也不是钱的事。”

        “我一周就来一次。”老头又说了一遍那四个字,“你多照应。”

        老常沉默了一会儿,把那十块钱收了起来。老头挂身离开,坐在马扎上,开始忙活起来。

        老头穿着深蓝色的中山装,深蓝色的裤子,脸看着总像是洗不干净的样子,浮着些黑黑的煤灰。偶尔把帽子摘下来弹灰的时候,会发现这其实是个眉眼很周正的老头。或许是因为新鲜,一开张就引来四五个主顾了。老头就从包里构出一挥硬纸,上面写着号码。一一把纸片发了去,让主顾按着号来。众人拿着这些纸片都笑了,说老头还挺讲秩序的,老头没说话。十有八九都是做大米糕的。

        老头把大米装进转锅里,拧紧盖子,就一手拉风箱,一手摇转锅,一般十分钟,气压就足了,老头就不慌不忙地站起来,把烧得肚皮白亮的转锅从炭炉上取下,锅口对准上铁捅下麻袋的那件黑物事。用一根铁撬杠稳稳地插进锅口的阀门开关,身子微微后倾,静一静,聚聚神,然后突然用力一揣。轰!一声震响,黑麻袋便在这一瞬间被气浪充起,鼓囊囊,饱涨涨。与此同时,老头的脚下腾起一阵白云般的燎绕气雾,一股浓烈的芳香便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老头迅速地解开麻袋尾部的绳子,把米花倒进塑料盆中。接着他在炭炉上坐上一个小铁锅,把油倒进去,把糖放进去,开始熬糖稀。泛着白沫滚滚热的时候,就把糖稀倒进红塑料盆里,和大米花搅拌匀了。把这些又软又热的混合物倒进那个大方白铁盒子里。然后用木片,把大米花在白铁盒子里压瓷实,这就成了大米糕。在铁盒里冷却坚硬之后,用刀子割成小块,给主顾装进塑料袋里,这一锅才算彻底清工。在给主顾装袋之前,老头都要从中拣出两块,放进小红塑料盆里。塑料盆的前面写着四个字:免费品尝。

        老头在众人的目光中一五一十地进行着这一切程序。等待着的主顾们有些无聊,就会说起往日的爆米花。都是在乡下待过的,都有过在乡村生活的历史,对着爆米花自然也都有记忆。

         “那时候来我们村做爆米花的那个人总穿着一件黑棉袄,骑着个二八的飞鸽车,车的后座上是两个大筐,筐里装着这些设备。然后我们就排队。大人们没空,只有小孩子排。那时候爆的都是玉米……”

        “爆玉米,两毛钱一锅。放糖精再加一毛。”

        “那时候大米金贵啊!一个月一人只能买一斤大米,谁敢拿它去做零嘴吃?”

        “嘿嘿,逢到谁家爆大米的时候,要么去地上检些吃,要么顺便到人家篮子里抓一把,也没人说什么。那时候的人,都是厚道的。”

        “现在的人也厚道。你看,不是还让免费品尝吗?”

        “那也是师傅定的规矩好。他不定规矩,谁肯让咱们尝一口?”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老常这个人物是小说的线索,全文是通过他的所见所闻来叙述的,并且他与卖爆米花的老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 . 开头提到老常退休后开小卖部挣钱,以及刁难在窗口边卖爆米花的老头,可以看出老常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市民。 C . 文中详写老头制大米糕的过程,并运用动作描写来突出老头劳动者的形象,也通过衣着描写说明老头生活的不易。 D . 老头摆出推位就有主前来体现了现代人对爆米花的深切怀念,也暗示了城里人对底层劳动者的同情与关照。
    2. (2) 小说为什么在题目中强调“最后”?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3. (3) 小说最后以群众的对话来结,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文震孟,字文起,待诏征明曾孙也。祖圉子博士彭,父卫辉同知元发,并有名行。震盂弱冠举于乡,十赴会试。至天启二年,殿试第一,授修撰。

        时魏忠贤渐用事,数斥逐大臣。震盂愤,上《勤政讲学疏》,言:“陛下当大破常格,鼓舞豪杰心。陛下昧爽临朝,寒暑靡辍,政非不勤。然鸿胪引奏,跪拜起立,如傀儡登场已耳。祖宗之朝,君臣相对,如家人父子。咨访军国重事,闾阎隐微,情形毕照。奸诈无所藏,左右近习亦无缘蒙蔽。”疏入,忠贤屏不即奏。乘帝观剧,摘疏中“傀儡登场”语,谓比帝于偶人,不杀无以示天下,帝颔之。一日,讲筵毕,忠贤传旨,廷杖震孟八十,贬秩调外。韩爌力争言官抗疏不纳震孟亦不赴调时顾同寅坐以诗悼熊廷弼为有司缉获波及震孟并斥为民。

        崇祯元年以侍读召,充日讲官。震孟在讲筵,最严正。时大臣数逮系,震孟讲《鲁论》,反覆规讽,帝即降旨出尚书乔允升、侍郎胡世赏于狱。帝尝足加于膝,适讲《五子之歌》,至“为人上者,奈何不敬”,以目视帝足。帝即袖掩之,徐为引下。故事,讲筵不列《春秋》,帝以有裨治乱,令择人进讲。震孟,《春秋》名家,为首辅温体仁所忌,隐不举。次辅钱士升指及之,体仁佯惊曰:“几失此人!”遂以其名上。及进讲,果称帝旨。

        八年七月,入阁预政。两疏固薛,不许。阁臣被命,即投刺司礼大奄,震孟独否。掌司礼者曹化淳,雅慕震孟,令人辗转道意,卒不往。震孟刚方贞介,有古大臣风,惜三月而斥,未竞其用。归半岁,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卷一百三十九》)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韩爌力争/言官抗疏/不纳/震孟亦不赴调/时顾同寅坐/以诗悼熊廷弼/为有司缉获/波及震孟/并斥为民 B . 韩爌力争/言官抗疏/不纳/震孟亦不赴调/时顾同寅坐以诗悼熊廷弼/为有司缉获/波及震盂/并斥为民 C . 韩爌力争/言官抗疏/不纳震盂/亦不赴调/时顾同寅坐/以诗悼熊廷弼/为有司缉获/波及震孟/并斥为民 D . 韩爌力争/言官抗疏/不纳震孟/亦不赴调/时顾同寅坐以诗悼熊廷弼/为有司缉获/波及震孟/并斥为民
    2. (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会试”,此处指明清科举时每三年一次的中央考试,由礼部主持。会试中选后参加“殿试”,殿试第一的通称状元。 B . “阊阎”,原本指里巷的门,后借指平民居住的地方,也借指民间或平民百姓。文中“阊阁隐微”指民间细微的隐情。 C . “廷杖”,即是在朝廷上行杖打人,是对朝中的官吏实行的一种惩罚。“廷杖震孟八十”,即在廷堂打震孟八十大板。 D . “入阁”,此指“入内阁做事任职”。明初所设内阁,是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成为明朝中央行政机构。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足(   )
      A . 震孟嫉恶如仇,敢于直言进谏。魏忠贤把持朝政,贬斥大臣,为非作歹,震孟愤而上疏,请求皇帝打破常规,鼓舞豪杰,了解民情,免受蒙蔽。 B . 震孟讲学认真,规讽入情入理。他讲君臣之道,皇帝因此释放被拘大臣;讲《五子之歌》时,皇帝坐姿不端,震孟目视表明态度,让皇帝改正。 C . 震孟学问造诣高深,为人景仰。他生于世家,精通《春秋》,皇帝想听人讲解《春秋》,次辅钱士升就点名上报了他,皇帝对文震孟的讲解很满意。、 D . 震孟坚守道德操守,决不趋炎附势。新入内阁,按例要把名片送给司礼监太监,唯独震孟没有这样做,即使司礼太监叫人传言,他也坚决不去。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谓比帝于偶人,不杀无以示天下,帝颔之。

      ②故事,讲筵不列《春秋》,帝以有裨治乱,令择人进讲。

四、诗歌鉴赏
  • 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①

    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

        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②新扫旧巢痕③。

    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

        长与东风④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⑤魂。

    【注释】①苏轼被贬黄州后,曾作诗赠友人,本诗与之前作的两首诗用韵相同。②九重,指朝廷。③新扫旧巢痕,暗指当时王安石革新官制,苏轼曾任职过的史馆被撤除。④东风,春风,此处有暗指君王意。⑤玉梅,二度开放的梅花通体如玉。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里诗人所写的黄州的环境特点与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的浔阳的环境特点相似。 B . 颔联写苏轼早就做好了“终老”的打算,“新扫旧巢痕”点明他作“终老计”的原因。 C . 尾联中“与东风约今日”点明了标题“复出东门”的缘由,又引出末句“暗香先返”。 D . 这首诗感事抒怀,写景与抒情浑然一体,而且寓意丰富,显得婉转含蓄、情意温厚。
    2. (2) 诗的颈联、尾联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纠结。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卫风•氓》里,女主人公想与“氓”白头到老结果心生怨恨,以“”来比喻凡事都有边际,愁苦也该有个尽头。
    2. (2) 荀子在《劝学》中,用“”这两句话告诫人们整日空想不如踏实学习收获更大。
    3. (3) 《琵琶行》里琵琶女演奏时,用“”的指法弹奏出美妙的《霓裳》和《六幺》最后,“”,使四弦齐响,余味无穷。
六、语言表达
  • 8. 下面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史密斯教授写给他的学生张华的感谢信,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张华高足:

        贵国珠港澳大桥通车后,你多次屈尊邀请我来港,这一次,我敬谢不敏,惠临香港。来港后,你放弃休息,陪我观光、体验,并详细介绍大桥的主体结构、建造过程。在港几日,多有叨扰。十分感谢你的垂青!

    史密斯

    2018年12月26日

  • 9. 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仿照例句写二句话。要求: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句式与例句一致;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例句:蜀道,你的天梯石栈,你的畏途巉岩,你的峥嶸崔嵬,不正好激发我凌云的壮志吗?

七、命题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1:习近平主席到北京大学参观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材料2:多年前,有人问金庸先生:人生该如何度过?他答曰: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材料3:记者采访《小偷家族》中老奶奶的扮演者树木希林:“对于年轻人,你有什么样的人生建议?”她回答说:“请不要问我这么难的问题。如果我是年轻人,老年人说什么我都是不会听的。”

        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致正值青春的我们”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