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鞍山市黄沙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

更新时间:2019-08-09 浏览次数:44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之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让我们再次领略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下列诗词中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 .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B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2. 智能手机的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
    A . 透光性好 B . 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 C . 易溶于水 D . 见光易分解
  • 3. 如图所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
    A . 标签受损 B . 试管炸裂 C . 酒精溅出 D . 读数不符合题意
  • 4. (2017·威海) 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 猜想 B . 实验 C . 推理 D . 归纳
  • 5.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红光 D . 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 6.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以下是对氧气的性质及其对应用途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 . 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儿在水中能生存 B .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于冶炼钢铁 C . 氧气能燃烧,可用于火箭发动机 D . 氧气能供给呼吸,可使钢铁生锈
  • 7. 秋冬季节,我国北方雾霾天气频发,PM2.5颗粒物是形成雾霾的罪魁祸首.雾霾天气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  )

    A . 二氧化氮 B . 一氧化碳 C . 二氧化硫 D . 可吸入颗粒物
  • 8. “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O2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造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B . 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立刻熄灭 C . 可以利用燃烧铁丝的方法,测定“人造空气”中O2的含量 D . “人造空气”若只含有O2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 9. 生活中发生缓慢氧化的实例很多,下列过程中不涉及缓慢氧化的是()
    A . 酒和醋的酿造        B . 人在长跑时急促呼吸                                C . 酒精燃烧               D . 食物的腐败
  • 10. 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 . 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C . 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D . 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明显现象
  • 11. (2018九上·阜宁期末) 现代化学对催化剂的作用机理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催化剂与反应物一起参加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易分解的中间产物,中间产物分解时,又生成了催化剂本身。已知A、B、C三种不同的物质混合后产生的两步反应为:A+B→AB;AB+C→AC+B,按上述理论,该反应的催化剂是(   )
    A . A                        B . B                           C . C                        D . AB
  • 12. 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

    ①向烧杯中加水是为了提高烧杯内的温度;

    ②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雾;

    ③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大;

    ④实验中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⑤若白磷的量充足,试管内净容积为50mL,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停止在40mL附近。

    其中正确的是()

    A . ①②③ B . ①④⑤ C . ②③⑤ D . ③④⑤
二、填空题
  • 13. 小虎同学在实验室中用金属钠做实验.他用小刀把金属钠轻轻切下绿豆粒大的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金属钠浮在水面上;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本身立刻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根据以上叙述,推断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

    ①硬度;②熔点;③密度;④颜色.化学性质是

  • 14. 氧气的中文名称是清朝徐寿命名的。他将氧气命名为“养气”,即“养气之质”,后来为了统一就用“氧”代替了“养”学,便叫做“氧气”,根据你对氧气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填“略大”或“略小”)。
    2. (2) 炼钢、气割、气焊等都要用到氧气,这主要利用了氧气的性质;家庭养鱼的鱼缸内,常放入一种送气装置,使用时会连续不断地冒出气泡,通过观察分析,这套装置的作用是,说明氧气有的用途。
  • 15. 某同学收集到以下六种常见的物品:①水泥②黄沙③腈纶衣服④煤⑤食醋⑥酒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述物品中属于通过化学方法制造出来的是
    2. (2) 上述物品中与人类穿、住有关的是
    3. (3) 其中可以作厨房调味品的物品是;中学生不可以饮用的物品是(以上均填序号)。
  • 16. 化学扑克是用卡片类扑克为载体,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游戏的一种学习方式,请你和大家起来玩化学扑克吧!
    1. (1) 单补规则:甲出一张牌作为反应物,乙必须跟出一张能与其反应的牌,当反应物凑齐后,后面的玩家才能跟出该反应的生成物。若甲出的牌为“红磷”,乙有如下4张牌:“氧气”、“木炭”、“石蜡”、“铁丝”,则乙应跟出的牌为。丙有如下4张牌:“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磷”、“水”,丙需要跟出的牌为
    2. (2) 串出规则:甲出一个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其他玩家也必须跟进一个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若甲出“碳+氧气 二氧化碳”,则乙不应出_____(填序号)。
      A .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B . 氧气+氢气 C . 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D . 氨气+水+二氧化碳→碳酸氢铵
  • 17. 现有如下常见仪器:a.量筒、b.试管、c.胶头滴管、d.烧杯,请回答:
    1. (1)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填名称);
    2. (2) 用容积为15mL的试管盛放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mL;
    3. (3) 使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4. (4) 加热烧杯中的液体时,应将烧杯放置在上,使受热均匀。
  • 18. 已知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平均密度为1.293g/L,则按质量计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三、简答题
  • 19. 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下表是某市2017年春夏秋冬空气监测平均数据,请你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指标

    指数

    季节

    可吸入颗粒物(PM10)

    氮氧化合物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空气质量指标

    春季

    88

    40

    44

    夏季

    67

    33

    36

    秋季

    90

    46

    54

    冬季

    98

    69

    60

    1. (1) 某地空气污染指数为300以上,属于(填“中度”或“重度”)污染
    2. (2) 对该城市的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项目是,要对其加以防治的有效措施有(举一例)。
    3. (3) 该城市空气质量最好的季节是,可能原因之一是该季节绿叶茂盛,强化了
    4. (4) 燃烧含硫的煤会生成二氧化硫,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0. 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从空气中制取氮气,并将测量氮气的密度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1. (1) 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除去二氧化碳可以选用的药品是,此方法属于变化。
    2. (2) 除去氧气。他们分别进行了除去氧气的燃烧实验,其中甲同学选用红磷,乙同学选用木炭。你认为:选用(填“红磷”或“木炭”)的方法不科学,原因是
    3. (3) 分析误差。此法得到的氮气密度(标准情况下),经科学测定,与氮气的实际密度有误差,请你分析出现误差的可能原因(只写两种,不考虑计算误差):

四、推断题
  • 21. 如图是我们已学过的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E能使火星的木条复燃,H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反应②中,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回答下列问题。

    1. (1) E的名称为
    2. (2) D可能是过氧化氢或
    3. (3)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
    4. (4) 反应③的实验条件为,反应类型为
    5. (5) 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
五、实验题
  • 22. 现有如图所示仪器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F、G两种仪器的名称:F;G
    2. (2) 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仪器和装置编号为,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是
    3. (3)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应选用的仪器和装置编号为
    4. (4) 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甲烷气体。已知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极难溶于水,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编号为
六、科学探究题
  • 23. 市场上有一些充气包装的食品。食品袋内充满了气体,样子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个小“枕头”。食品袋内填充的是什么气体呢?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 (1) (分析讨论)该气体不可能是二氧化硫,因为
    2. (2) 该气体也不可能是氧气,因为

      (提出猜想)猜想①:氮气:猜想②:

      (猜想依据)因为

      (实验验证)

      用集气瓶收集食品袋内的气体,然后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到木条熄灭;然后再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

      (实验结论)猜想①正确。

    3. (3) (反思拓展)

      ①这种充气包装食品,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和不易压碎。

      ②选择填充的这种气体应该符合以下要求:、廉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