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9-05-29 浏览次数:234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师
  • 1. 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与其他三个变化不同的是()
    A . 水果榨果汁 B . 黄豆酿酱油 C . 糯米酿甜酒 D . 鲜奶制酸奶
  • 2.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2019年将熄灯仪式时间定为3月30日晚上8时30分,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 为节约资源,大力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B . 治理建筑工地扬尘污染 C . 自带水杯出行,不用一次性纸杯 D . 将校园散落的塑料袋、树叶集中焚烧,保持整洁的环境
  •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倾倒液体 B . 验满氧气 C . 稀释浓硫酸 D . 测溶液pH
  • 4. 了解化学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 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 . 乘坐公交车时,携带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 C . 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D . 为防止煤气中毒,室内用煤炉取暖时保证烟囱畅通
  • 5.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根据你所学化学知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纯碱NaHCO3 B . 体温表中的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 C . “请往菜里加点盐”中的“盐”特指食盐NaCl D . 生活中常用的铁制品一般是铁的合金
  • 6. 为纪念Dmitri Mendeleev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发明的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Na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 . N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C . 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 . 在化合物中,钠元素常显-1价
  • 7.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 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一分 子体积变小 B . 桂子花开,十里飘香分子不断运动 C . 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同种分子化学性 质相同 D .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 8. 用高铁酸钠(Na2FeO4) 对自来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技术。已知制取高铁酸钠的反应为Fe2O3 +3Na2O2 = nNa2FeO4 + Na2O,n的数值以及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 . 3,+6价 B . 2,+6价 C . 2,+3价 D . 3,+2价
  •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 .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 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 .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 . 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定是有机物
  • 10. 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汁3.5~4.5;苹果汁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心 B . 苹果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C . 鸡蛋清显碱性 D . 牛奶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 11. 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7 C . 图示中x的数值为4 D .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 12. 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酚酞试液、CuO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根据现象判断,无色溶液X是()

    加入的物质

    酚酞试液

    CuO粉末

    BaCl2溶液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蓝

    产生白色沉淀

    A . 稀盐酸 B . 稀硫酸 C . NaOH溶液 D . Na2CO3溶液
  • 13.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操作方法

    A

    CaO固体

    CaCO3

    高温灼烧

    B

    CO2气体

    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Fe粉

    Cu粉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D

    NaCl溶液

    Na2CO3

    加入适 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将一定量的铜粉加入到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对烧杯中的物质成分进行了如图实验探究。根据图示现象,判断加入铜粉后烧杯中物质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烧杯底部固体-定含有Ag、Cu B . 溶液的颜色一定是无色 C . 溶液中一定含有Cu(NO32、AgNO3 D . 溶液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铜粉前的溶液质量
  • 15. 由Cu(OH)2和Cu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取该混合物10g,将其投入适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A . 6.4g B . 64g C . 12.8g D . 13.5g
二、填空题
  • 16.             
    1. (1) 按要求从氧化钙、氢气、氢氧化铜、硫酸、碳酸钠、二氧化硫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一种可燃性气体    ②一种可做干燥剂的氧化物

      ③一种难溶性的碱   ④一种不易挥发的酸

      ⑤一种可做洗涤剂的盐

    2. (2) 乙醇俗称酒精,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按照我国的国家标准,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其中,乙醇的化学式为C2H6O,试回答:

      ①乙醇属于(填“混合物”“无机物”"有机物”或“氧化物"之一)。

      ②乙醇由种元素组成。

      ③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个原子。

      ④乙醇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⑤23g乙醇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g。

  • 17. 2019年 3月18日,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要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心中牢牢扎根,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1. (1) 我国是最早掌握“湿法炼铜”的国家,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请你写出用铁和硝酸铜为原料进行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之一)。
    2. (2) 南海是我国的固有领海,蕴含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我国科学家在南海海底发现了一种蕴藏量极大的新型矿产资——可燃冰。

      ①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试写出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原因是

    3. (3) 今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提到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指出:“ 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由于煤和石油中通常含有硫元素,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最终会形成硫酸型酸雨,污染环境。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①上述A、B、C、D四种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为零的物质是

      ②请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

      ③下列各项中,不利于减少酸雨危害的是

      A.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B.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

      C.增加燃煤用量       D.工业废气达标后排放

    4. (4) 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侯氏制碱法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NaCl 的溶解度Na2CO3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小于”之一)。

      ②t1℃时,50g水中加入l0gNa2CO3 , 经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之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③t1℃时,将不同质量的碳酸钠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均升温至t2℃,此时所得碳酸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小于”或“无法判断”之一)。

三、实验题
  • 18. 下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净化、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室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现要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提示:盐酸挥发出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可用硝酸银溶液除去)。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填写仪器装置序号字母)。

      ②生成二氧化碳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氢气与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相似,也具有还原性。(已知:3H2+Fe2O3 2Fe+3H2O)。若装置A中盛放锌粒和稀硫酸,欲利用制备的氢气来测定10g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纯度(杂质不反应),设计的仪器装置连接顺序为:A→D→B1B2(其中B1、B2为两个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假设实验中所发生的反应都充分反应)。

      ①D处大玻璃管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②实验前,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原因是

      ③本实验中D装置样品的质量减少了ag,B1装置的质量增加了bg,则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纯度为(计算结果用含字母的分数表示)。

四、推断题
  • 19. 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 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H4NO3、NaCl、BaCO3、Cu(NO32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推理(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I.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水,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混合后,过滤,得白色沉淀B和蓝色滤液C.

    II向步骤I所得滤液C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判断:

    1. (1) 白色沉淀B是(写化学式)。
    2. (2) 固体混合物A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3. (3) 写出实验过程①中生成蓝色沉淀F的化学方程式
    4. (4) 滤液D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酸根离子为(写离子符号)。
    5. (5) 若要检验混合物A中不能确定的物质是否存在,可以用无色滤液D进一步实验,请简述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
五、综合题
  • 20. 化学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密切的联系,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因为锅炉内结垢后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引起管道变形成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爆炸。已知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等物质。某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通到学收卡司题,请你通过思考帮助该小组完成下列问题:

    1. (1) 生活中将硬水软化,可采用的方法是
    2. (2) 你认为下列可以除去水垢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A . 食盐 B . 食醋 C . 纯碱 D . 小苏打
    3. (3) 根据上图实验流程将探究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无明显现象,欲用化学方法证明CO2和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从NaCl溶液、CaCl2溶液酚酞试液三种试剂中选用一种试剂进行实验,简述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
    4. (4) 取步骤II所得到的Na2CO3溶液,向其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钡溶液,使其充分反应。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和所得沉淀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加氯化钡溶液至A点时,溶液里含有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②当滴入10%的氯化钡溶液180g(即B点)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沉淀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01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