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2019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19-06-18 浏览次数:254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2分)</b>
  • 1. (2016九下·衡阳期中) “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水稻和粟的种植是远古人类生活史上史无前例的飞跃。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远古居民分别是什么人吗?(   )

    A . 元谋人和北京人 B . 元谋人和半坡人 C .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D . 河姆渡人和北京人
  • 2. (2016七上·东莞期末)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同学对各种主流思想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奠基者”“法治思想的建立者”“朴素辩证法的提出者”“兼爱非攻的倡导者”,按顺序它们分别应代表(    )

    A . 儒、道、墨、法 B . 法、儒、道、墨 C . 儒、法、道、墨 D . 道、法、墨、儒
  • 3. (2019·大丰模拟) “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得用。”这段材料反映了(    )
    A . 秦朝百姓以金玉为印 B . 秦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C . 秦朝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D . 秦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 4.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指出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请你判断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最早开始于(     )

    A . 张骞出使西域 B . 西域都护的设置 C . 玄奘西行 D . 丝绸之路的开辟
  • 5. (2017·苏州模拟) 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唐朝的社会风尚。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  )

    A .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B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C .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白居易) D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 6. “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两宋时期的哪个地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
    A . 黄河流域 B . 长江流域 C . 太湖流域 D . 珠江流域
  • 7. (2018·德州)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这反映出元朝为有效统治全国而创立了(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行省制 D . 内阁制
  • 8. (2019·徐闻模拟) 清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A . 西域都护 B . 伊犁将军 C . 宣政院 D . 驻藏大臣
  • 9. 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 B . 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 . 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D . 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 10. (2016七上·威海期中) “八荣八耻”中提倡“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追溯历史,曾经倡导“提倡科学,反对愚昧”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维新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11. 南京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
    A . 张学良通电“改易旗帜” B . 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 C . 消灭军阀吴佩孚孙传芳 D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爆发
  • 12. 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    )
    A .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B . 辽沈战役 C . 淮海战役 D . 平津战役
  • 13. (2016八下·冷水江期末) 为了更好的开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主题教育活动,某地准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一部电影,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

    A . B . C . D .
  • 14. (2017九上·靖江月考) 今年7月1日,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对“特别行政区”中的“特别”理解正确的是(    )
    A . 政治上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 B . 香港断绝与英国的一切政治经济联系 C . 香港甚至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 D . 在一个中国前提下,保留资本主义制度
  • 15. (2019·浦北模拟) 2017年11月8日下午,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特朗普2017年初就任美国总统以来首次访华,也是中共十九大胜利闭幕后中方接待的第一起国事访问。下列关于中美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中美关系的改善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要求 B . 《建交公报》的发表结束了中美长达20多年的对抗 C . 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 . 中美关系的改善成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出现突破和转机的关键
  • 16. (2019·大丰模拟) 2001年,________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A . 北京 B . 上海 C . 广州 D . 海南
  • 17. 如图是“教皇为皇帝加冕”,取材于公元8世纪中期法兰克王国君主“丕平献土”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及图片最能说明(    )

    A . 基督教会权力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 B . 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C . 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D . 法兰克王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 18. 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在中国元朝生活了17年,反映他的经历和见闻的著作曾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这部著作是(    )
    A . 《马可·波罗游记》 B . 《天方夜谭》 C . 《奥德赛》 D . 《大唐西域记》
  • 19. (2019·丰顺模拟) 如图为1492年开辟的一条新航路示意图,此次航海活动的结果是(    )

    A . 到达了印度 B . 发现了美洲 C . 实现了环球航行 D . 证明了地圆学说
  • 20. (2016八上·龙口期中)

    构建知识的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 . 近代西方民主发展的进程 B . 欧洲国家民主独立的过程 C .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进程 D . 反对殖民压迫的历程
  • 21. (2019·雷州模拟) 下列与林肯有关的历史文献是(    )
    A . 《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 B . 《人权宣言》 C . 《独立宣言》 D . 《权利法案》
  • 22. (2018九上·东台月考) 有人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总结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几个历程。其中“由理想到现实”指的是(    )
    A . 《共产党宣言》发表 B . 巴黎公社建立 C . 十月革命胜利 D . 新中国成立
  • 23. (2019·武城模拟) 下列各项不符合20世纪30年代国际政治形势的是(    )
    A . 世界面临法西斯侵略危险 B .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C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逐渐崩溃 D . 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 24. 对如图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反映了古巴导弹危机 B . 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C . 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危机 D . 两极格局长期相对稳定
  • 25. (2016八下·西城期末) 某同学同时搜集了关于尼赫鲁、纳赛尔、毛泽东、卡斯特罗四位人物的资料,由此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奋起 B . 两极格局的形成 C . 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D .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二、<b >材料题(共4小题,满分50分)</b>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然他“乞儿”出身还“尖嘴猴腮”,但他开创了大明江山!《新龙门客栈》里,东厂矫诏枉杀,只因它是“朝廷心腹”。“文定八股,句出经书”推动了平民子弟读书应试,但这种造就、选拔官员的制度却剥夺了士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成为皇权的传声筒。纵观有明一朝,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地加强了。

    材料二:它为清代所独创,所承办的均为军国大政,且有人事咨询权。……但是,它又只起承旨、草诏、代发的作用,类似皇帝的秘书班子。它地处内廷,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发出的诏旨不通过内阁,而是交兵部直接发出,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成为皇帝加强统治的得力工具。

    1. (1) 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朝为加强君权所采取的措施。
    2. (2) 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有什么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皇帝专权的弊端是什么?
  • 27. 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三:“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四: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材料五:

    陈独秀

    1902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1907年赴法国考察研究

    蔡元培

    1902年赴日本考察,1907年赴德国访问,1912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

    胡适

    1910年赴美国留学

    李大钊

    1913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鲁迅

    1902年留学日本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2. (2) 材料二中的“我”是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的主张。
    4. (4) 材料四中为何当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了?
    5. (5) 根据材料五中人物的经历,分析他们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们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6. (6)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
  • 28. 20世纪中国的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说历史

    材料二:事情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

    ——摘自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

    材料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

    1. (1) 比较材料一两图,指出俄中两国苏维埃政权在分布上有何不同?
    2. (2) 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后,使材料二中“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的史实。
    3. (3) 中国人民“富起来”主要得益于哪一伟大决策的实施?据材料三概括这一伟大决策的历史作用。
    4. (4) 从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难历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出发,你认为我党最值得坚持的真理性经验是什么?
  •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优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各样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

    材料三: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材料四: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大国崛起》

    1. (1) 材料一中哈姆雷特的这段独白表达了什么重要思想?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伏尔泰提倡什么?
    2. (2) 材料一,材料二的思想与欧洲历史上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关?有什么相同的作用?
    3. (3)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别写出英、法、美三国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件。
    4. (4) 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回答,19世纪英国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在它和法国革命共同作用下,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巩固和扩展有哪些大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