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宜城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9-04-18 浏览次数:30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 . 铁杵磨成针   B . 死灰复燃 C . 木已成舟 D . 积土成山
  • 2. 下列做法不能起防锈作用的是(   )
    A . 在铁制品表面镀锌    B . 在车、船的表面刷油漆 C . 在金属机械上涂油    D . 保留铁制品上的铁锈
  • 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B . 金属铝制饮料罐 C . 氧气用于冶炼钢铁    D . 金刚石用于刻划玻璃
  • 4.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硫磺、木炭组成.“黑火药”属于(   )
    A . 纯净物    B . 化合物    C . 氧化物    D . 混合物
  • 5. 下面是一些物质粒子的示意图(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其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B .    C .    D .
  • 6. (2019九上·从化期末) 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 . 供给呼吸    B . 用作气体肥料 C . 用于灭火    D . 生产碳酸饮料
  • 7. 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判断,属于阳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 8. (2018九上·满洲里期末) 氮元素与氧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 .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 . 中子数不同 C . 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 D . 质子数不同
  • 9. (2018九上·怀柔期末)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 . 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 . 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 . 分子间有空隙,原子间无空隙 D .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 10. (2017·邵阳模拟) 使用含磷洗涤剂(含有Na5P3O10)会引起水域含磷量升高,造成环境污染,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3 B . +2 C . +3 D . +5
  • 11. 按质量计,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差别很大。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 钛    B . 铝    C . 金    D .
  • 12. 以下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 . 蒸馏水    B . 氯化钠    C . 金刚石    D . 氧气
  • 13. (2017九上·宜兴期末) 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 . 甲烷和一氧化碳 B .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 .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 14. (2016九上·秀山期中) 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

    A . ①② B . ③④⑤ C . ①③⑤ D . ②④
  • 15. 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B .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 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 D .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16.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 . 不能产生氧气    B . 产生氧气的速率慢 C . 产生氧气的总质量减少    D . 没有氯化钾生成
  • 17. 你能闻到苹果散发出的香味,由此可以说明的是:(   )
    A .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C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 18. 我国的黑白山水画用的墨汁主要成分为炭黑的微粒,用这种墨汁画的国画千百年都不易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炭:(   )
    A . 具有氧化性    B . 具有还原性 C . 具有吸附性    D .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 19. 用双氧水和MnO2混合制氧气时,反应中MnO2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20. 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

    11

    17

    0

    反应后质量/g

    1

    20

    x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在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B . 反应中乙、丁变化的质量比为5:2 C . 上表中x无法确定 D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
  • 21. 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1. (1) 3个氧离子
    2. (2) FeO
    3. (3) 氧化铝
    4. (4) NaCl
  • 22.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请回答下列有关能源和环境的问题:
    1. (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它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2. (2) 煤、石油和通常称为三大化石燃料。
    3. (3) 防PM2.5的专用口罩里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性。该性质属于性质(填“化学”或“物理”)。
  • 23. 请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
    1. (1) 铅笔芯粉末因为含有,有滑腻感,可做家庭锁头的润滑剂;
    2. (2) 油锅着火,通常盖上锅盖可灭火,灭火的原理是
    3. (3) 吸烟对人体有害。烧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物质,它是
  • 24. 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气泡,Z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的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25. 目前部分农村的饮用水主要还是地下水.饮用遭到污染或硬度大的地下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政府积极建设自来水厂,让农民喝上健康的水.
    1. (1) 检验某地下水是硬水还中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2. (2) 为了降低水的硬度,要建议农民在饮用前要
    3. (3)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 26. 如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 (1) 碳原子核电荷数是
    2. (2) 12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该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 (3) 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
  • 27.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
    1. (1) 用铁制作铁锅是利用了铁的性,用铜丝制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性。
    2. (2) “湿法炼铜”是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得到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试写出其中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ZnCO3加热可分解为ZnO)。
  • 28. “史上最贵”的实验:

    步骤Ⅰ.让金刚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收集生成的气体;

    步骤Ⅱ.让足量镁条在步骤Ⅰ生成的气体中燃烧,生成黑色的炭粉和白色的固体氧化物。

    1. (1) 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若金刚石质量为m1 , 按上述步骤反应且转化完全,生成的炭粉质量为m2 , 则m1m2(填“<”、“=”、“>”),理由为
  • 29. 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所示

    1. (1) 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
    2. (2) 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Ⅲ(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三、推断题
  • 30. 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形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红色固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化学式:A;D;E
    2. (2) 写出反应②、④的化学方程式:②;④
    3. (3) 反应③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四、实验题
  • 31. 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A中盛有大理石,注射器中装有足量的稀盐酸,B中盛有浓硫酸(可吸收水蒸气),C中有四个棉球,其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1. (1) 检查装置气密性:打开K,用手捂住A瓶外壁,若观察到B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A(填“漏气”或“不漏气”)。
    2. (2) 用注射器注入稀盐酸后,A中产生的现象是
    3. (3) C中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32. 根据图回答问题。

    1. (1) 某小组采用高锰酸钾,用A、E装置组合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原因是,你的改进措施是
    2. (2) 某气体能用E装置收集,说明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3. (3) 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收集氨气的装置为
五、简答题
  • 33.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热水温度高于白磷着火点)。

    1. (1) 对比铜片上白磷燃烧和红磷不燃烧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 (2) 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现象是
    3. (3) 烧杯中热水所起的作用是
六、科学探究题
  • 34.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 (1) 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小明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
    3. (3) 小芳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却发现倒吸的水量远远超过集气瓶的 .小组内同学帮她仔细检查,发现装置的气密性及操作步骤均无问题。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4. (4) 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
  • 35. 铜制品在空气中久置表面生成绿色的铜锈(又称铜绿)。九(2)班化学实验小组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铜锈的组成和铜生锈的条件。

    1. (1) 探究铜锈的组成

      (查阅资料)①铜锈受热易分解;②硫酸铜粉末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从铜器上取下适量的干燥铜锈,按右图所示装置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观察到B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依据以上现象分析,铜锈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Cu和

    2. (2) 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提出猜想)根据铜锈的组成和在空气中的条件推测,铜生锈可能与CO2、H2O和O2有关。

      (进行实验)实验小组同学取直径、长度均相同的铜丝,并打磨光亮。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

      编号

      A

      B

      C

      D

      E

      实验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铜丝表面

      有绿色物质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解释与结论)

      ①实验中使用”经煮沸隔绝空气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

      ②得出“铜生锈一定与CO2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填编号)。

      ③对比实验B和C,得出的结论是

      ④为验证猜想请将实验E补充完整,还应增加的药品是

      ⑤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铜生锈的条件是

    3. (3) (反思与应用)

      结合上述实验,你对保存铜制品的建议是

七、计算题
  • 36. “加碘食盐”中添加的是碘酸钾
    1. (1) 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的质量比是
    2. (2) 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37. 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它的有效成分是碳酸钾。某化学兴趣小组取100g草木灰于烧瓶中,连接好其他测定产生气体质量的装置,然后不断滴入稀盐酸溶液,同时测定产生气体的质量,绘制滴入稀盐酸溶液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图示如图所示:(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的与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相似,假设草木灰的其他成分不与酸反应)。请计算草木灰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