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

更新时间:2017-05-03 浏览次数:415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是的(   )
    A . 蔗糖 B . 面粉 C . 植物油 D . 泥沙
  • 2. 二氧化铅(PbO2)是生产汽车蓄电池的电极材料,其中铅(Pb)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1 B . +2 C . +4 D . ﹣4
  • 3.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甲烷 D . 二氧化碳
  • 4. 如图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硫酸铜溶液   B .    24K黄金   C .  矿泉水   D .   铁矿石
  • 5. 下列应用在高铁列车上的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 . 不锈钢 B . 玻璃 C . 铝合金 D . 铜线
  • 6. 某同学对一些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有如下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O2:可表示1个氧气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B . 2C:可表示2个碳原子 C . S2:可表示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D . SO3:可判断出该物质中S、O元素的个数比为1:3
  • 7. 如图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读取液体体积   C .    闻气味   D .    过滤
  • 8.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B . 铝大量用于做导线,是因为铝导电性好且资源丰富,价格便宜 C . 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 . 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它升华时吸热
  • 9. 从右图所示的两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 它们属于不同种元素 B . 它们所属的元素位于第二周期 C .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 . ①表示阳离子,②表示原子
  • 10. 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辨析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喝汽水后打嗝,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B . 废弃电池埋到土壤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 . 将适量的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使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 D . 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须先用干布擦净后才能用带油的布擦
  • 11. 如表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设计

    实验

    目的

    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证明气体X中是否含碳、氢元素

    证明铁生锈是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现有铜、铝、银三种金属.若只用一种试剂,通过方便快捷的方法验证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则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 . 硫酸铜溶液 B . 稀硫酸 C . 硝酸银溶液 D . 氯化铝溶液
  • 13. 如图所示,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若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有气泡逸出,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

    A . 稀盐酸和镁条 B .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C . 水和氢氧化钠 D . 水和硝酸铵
  • 14.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 . 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C . t1℃时,甲和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 . t2℃时,相同质量的甲和乙,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溶解掉的甲一定比乙多
  • 15.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和操作

    A

    Fe(Mg)

    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B

    CO2(CO)

    点燃

    C

    Al(NO33溶液(AgNO3

    过量铝粉,过滤

    D

    KNO3(NaCl)

    蒸发结晶

    A . A   B . B   C . C   D . D
二、<b >实验题</b>
  • 1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一】常见气体的制取.如图1所示

    1. (1) 仪器a的名称
    2. (2) 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从燃烧条件分析,加热过程中试管内的棉花没有燃烧的原因是.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的理由是
    3. (3) 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来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氢气验纯时,最好选用方法来收集氢气,再点燃试验.
    4. (4) 【实验二】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2所示

      实验A:②中反应更剧烈,可知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

    5. (5) 实验B:④中固体消失,③中固体几乎不溶,可知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 17. 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的原理可用如图表示:

    1. (1) 炼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实验开始先通入CO的目的,酒精灯的作用是
    3. (3) 证明玻璃管中有铁生成的方法是(写一种)
三、<b >探究题</b>
  • 18.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活性炭具有良好的性,可以滤去水中一些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在图1和图2示意的净水原理中,能明显降低水的硬度的净水方法是.(填“图1”或“图2”)

    2. (2) 水是一种化学资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3. (3) 水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①水参加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  6O2+X,则X的化学式:

      ②电解水可以产生氢气.氢气作为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主要优点是

      上图4是水的电解装置,氢气在与电源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放出.

      ③在图3和图4所示的水的两种变化中,其微观本质区别在于

    4. (4) 小明用已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步骤为:计算、量取、、装瓶贴标签.

      ②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 mL.(结果取整数)

  • 19. 对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1. (1) 三大化石燃料指的是煤、和天然气.煤在燃料燃烧时产生,若不加处理直接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2. (2) 煤的气化是一种重要的综合利用技术,其过程如图I所示.

      合成气中的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物质C和D,其微观过程如图II所示

      ①气化炉中主要发生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字母序号).

      ③写出物质C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④在反应A+B  C+D中,发生变化的B和C的质量比为

    3. (3) 实验室用含杂质10%的石灰石100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假设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求: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 20. 图中的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C、H、O、Fe、Cu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B、C、E是单质,其他物质为氧化物; 通常A为液态;H为红色固体,D、G为组成元素相同,F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4:1.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 (1) H的化学式为
    2. (2) 反应“E﹣F”的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为
    3. (3) D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G,写出化学方程式
  • 21. 为探究气体X的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固定装置未画出).

    【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

    ①加热条件下,气体X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

    ②生石灰与气体X不反应,无水氯化钙可吸收气体X.

    ③本实验条件下,装置内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

    ①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准确称取2.40g氧化铜,装入A装置的玻璃管中,并在B、C、D中装入相应物质.

    ③测量并记录反应前的相关数据Ⅰ(见表).

    ④连接A、B、C装置,将气体X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后,连接上D装置,再开始加热.(利用装置D中液面在反应前、后的刻度差,可测得生成的氮气的体积)

    ⑤当A装置中氧化铜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再次测量并记录反应后的相关数据Ⅱ.

    数据编号

    测量项目

    玻璃管(含药品)的质量/g

    54.40

    53.92

    B装置(含药品)的质量/g

    104.00

    104.54

    氮气的质量/g

    /

    0.28

    【相关数据】

    注:如表中氮气的质量是通过D装置收集的氮气体积,并通过氮气的密度计算得到.

    【回答问题】

    1. (1) B装置中氧化钙吸水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2) 实验中,A装置的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当观察到量气管内液面,说明氧化铜已完全反应.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
    3. (3) 分析实验测量的数据,生成水的质量为 g,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g.由此推知,气体X中(填“有”或“没有”或“可能有”)氧元素.
    4. (4) 气体X的化学式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