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华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 /第5章 生态系统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第五章生态系统 单元练习

更新时间:2019-02-27 浏览次数:145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猪笼草是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获小虫,但把它归为植物,其依据是(     )

    A . 它是绿色的 B . 它不能自由运动 C . 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D . 它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2. “神舟十号”于2013年成功发射升空,宇航员们穿着厚厚的宇航服。根据太空环境,在下列功能中,①控制温度、湿度;②供给氧气;③控制气压、抗射线辐射;④收集雨水;⑤无线通讯;⑥与外界气体交换,宇航服应具备是(     )

    A . ③④⑤⑥ B . ①②⑤⑥ C . ①②③⑤ D . ②③④⑤
  • 3. 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Ⅰ是初级消费者 B . Ⅳ为分解者 C . E1主要为太阳能,E2为热能 D . 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 4. 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农田中的杂草都可用生长素类似物除去 B . 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控制在D 点 C . B点时对杂草起抑制作用对农作物起促进作用 D . 曲线②代表双子叶杂草
  • 5. 森林里的“昆虫王国”准备在一个夏日的夜晚召开一次聚会,以研究怎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日益严峻的环境。你认为大会组委会不应发出邀请的动物是(  )
    A . 螳螂 B . 蝗虫 C . 苍蝇 D . 蜘蛛
  • 6. 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 . 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 . 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 . 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 7. 在武夷山(地处亚热带中部)生长的是常绿阔叶树,在黄山(地处亚热带北部)生长的常绿阔叶树和落叶阔叶树,而在泰山(地处温带)生长的几乎都是落叶阔叶树,这种分布特点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 )
    A . 水分 B . 土壤 C . 温度 D . 空气
  • 8. 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它的叶和根一般具有的特点是(    )
    A . 叶小,根系不发达 B . 叶大,根系发达 C . 叶小,根系发达 D . 叶大,根系不发达
  • 9. 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适应性的是( )
    A . 到了秋天,树叶开始落下 B . 放在窗台上的植物,茎向窗外弯曲生长 C . 陆生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扎得较深 D . 缺少食物的猪,身体瘦小,生长缓慢
二、解答题
  • 10. 同学们为了探究提高栽培植物的产量的方法,做了一个实验:同学们选择大白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相同数量、生长状况相似的大白菜幼苗,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

    温室

    二氧化碳浓度

    5.0%

    5.0%

    0.2%

    温度

    20℃

    15℃

    15℃

    1. (1) 如果选择①②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能研究(填“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对栽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
    2. (2) 种植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第②组大白菜比第③组长得茂盛,可以说明:在相同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浓度越,栽培大白菜的产量就越。(填“高”或“低”)
  • 11. 下面表格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动物右边格中相应的√表示被此动物捕食的生物),请据表分析回答:

    植物

    食植昆虫

    食虫昆虫

    食植昆虫

    食虫昆虫

    1. (1) 该生态系统共有条食物链。
    2. (2) 蛇和鹰的关系是
    3. (3) 要使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
  • 12.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经过多年的努力,利用野生稻培育出了具有许多优良性状的“超级杂交水稻”,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产量。2012年9月,专家验收组宣布超级杂交稻亩产900公斤攻关任务的圆满实现。
    1. (1) 野生稻与“超级杂交水稻”之间的这种性状上的差异体现了生物的
    2. (2)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根毛细胞对各种无机盐的吸收量不同,这种起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作用的细胞结构是
    3. (3) 水稻的收成高低除了与水稻的品种有关外,还与田间管理密切相关。“稻花乡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说明青蛙也起到重要作用,否则水稻可能受到昆虫虫害。请写出与上述相关的一条食物链。
  • 13. 某同学将甲、乙两种植物种植在成分相同的土壤中,分成A、B、C、D四组(如下图所示),其中B与C组遮光,降低光照30%。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探究甲、乙两种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就实验设计来看,应比较A、B、C、D中哪两组之间的生长差异?请列出两种正确的组合:.
    2. (2) 若选择A、B两组进行对照实验,比较两组植物之间的生长差异.则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强弱(或多少)对两组植物生长的影响。
    3. (3) 若过一段时间后发现B中的甲植物比A中的乙植物长得更高,能否得出“遮光30%后,植物会长得更高”的结论?(选填“能”、“否” ),为什么呢?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 14. 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超过一定值,葫芦藓就不能生存。某化工厂的烟囱中有二氧化硫排放,为研究二氧化硫对葫芦藓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离烟囱每隔一定距离的地方栽种250株葫芦藓,由近至远分别编号为1组、2组、3组、4组、5组。葫芦藓植株死亡数统计如下表(单位:株)。请据此分析作答:

    1. (1) 葫芦藓在栽种时,每组栽种多达250株的原因是
    2. (2) 二氧化硫使葫芦藓的绿叶迅速枯黄,你认为是叶片细胞中的遭到了破坏,因此葫芦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3. (3) 表中数据说明苔藓植物的受害程度与有关。
  • 15.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全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2. (2) 完成过程①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
    3. (3) 碳在无机环境与各种生物之间以的形式进行循环。
  • 16. 根据下图所示生态系统,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
    2. (2) 图中分解者是指
    3. (3)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4. (4) 如果食虫鸟的数量大量减少,会导致禾谷类植物减产。原因是食虫鸟的多少对的数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对禾谷类有间接影响。
  • 17. 阅读有关“三江源地区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生态环境”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1990年以前,草场丰厚。1994年草场开始退化,但牲畜比前四年还多,它们只能以啃食草根为生。1999年时,草场开始沙化,黄沙飞扬;黄河的河床升高,河水干涸,湖泊消失一半。上世纪70年代,位于青海省境内的玛多县,森林茂密,为当时全国第一首富县,人均100多头牲畜。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人均牲畜只有十几头,成为全国贫困县。那里的老百姓守着三江源头,却没有水喝,只得买水喝,栽种树苗因缺水而造成树苗死亡。由于草场退化,鼠害成灾,每公顷有4000多个鼠穴,鼠穴相连,加剧了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1998年长江发大水,与该地区森林被毁、滥采滥挖、水土流失有密切关系。上世纪末,该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生态承受能力严重超载。

    1. (1) 上述资料中至少涉及到哪几种生态系统的恶化?

      ;②;③

    2. (2) 上述资料给人们的启示是什么?
    3. (3) 要想恢复三江源地区原有的生态环境,你有何建议?(2条)

  • 18. 阅读下面材料,了解探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A、一次,小柯发玑有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运食物。观察思考后,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昵?

    B、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经验,小柯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

    C、小柯针对“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一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

    D、小柯按照实验设计完咸了实验。

    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回答:

    1. (1) 小柯设计实验的变量是
    2. (2) 小柯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
    3. (3) 小柯在E步骤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
  • 19. 课外活动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植物的生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要求大家分组进行探究。某小组讨论后认为可能有三个因素会影响植物生长。并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方案(说明:所用的花盆和植物相同。+号的数量表示浇水量的多少或光照时间长短。

    花盆编号

    土壤种类

    浇水量

    光照时间长短

    1

    壤土

    +++

    +++

    2

    壤土

    +++

    ++++

    3

    沙土

    +++

    +++

    1. (1) 在科学实验中。当实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时。必须控制好变量。1、2号花盆的其它因素都是相同的,惟一不同的因素是
    2. (2) 仔细分析1号与3号花盆的实验设计。你认为他们所要探究的问题是:
  • 20. 常常见到,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不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奔向食物所在的地点。蚂蚁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呢?小敏猜想:

    A.可能蚂蚁有特殊的认方向的本领;

    B.可能蚂蚁会在路上留下气味作标记;

    小敏用大纸板箱饲养了一窝蚂蚁,并且经常旋转纸板箱。一段时间后,在离饲养箱(蚁穴)稍远些的地方放置一些食物,蚁群中派出的其中几只侦察蚁,发现了这些食物,于是同去后,大批工蚁就出来搬运食物了。小敏在侦察蚁返巢的路上事先放好一张张的纸片(如图甲),让它从上面爬过。待大批工蚁出洞时,取走了中间的一些纸片。

    1. (1) 如果,大批蚂蚁不能方便地到达食物处,猜想成立。
    2. (2) 如果,蚂蚁是靠留下气味作标记,则当工蚁出洞时,小敏把纸片排成如图乙的形状,蚂蚁的行为是
    3. (3) 小敏用自己饲养的蚂蚁,而不是去寻找现成的蚂蚁窝观察的原因是:
  • 21.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 (1) 提出问题:
    2. (2) 作出假设:
    3. (3) 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4. (4)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5. (5)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2. 甘草是中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材,资料显示甘草的酒精浸出液对细菌生长起抑制作用。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①选用一定量的甘草,将其干燥粉碎,再加入酒精,室温浸泡三天,过滤,得到甘草酒精浸出液,并配制质量分数分别为1%,2%,4%,8%的甘草酒精浸出液;

    ②取5个灭菌后的培养皿,编号后先放入相同体积的106个/毫升的大肠杆菌培养基,再在培养皿中滴入0.1毫升的不同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将它们放在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结果记录如下:根据以上实验,请回答:

    Ⅰ.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来说明甘草的抑菌作用。

    Ⅱ.实验中盛有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的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

    Ⅲ.实验中设置第1组对照实验的目的是

    培养皿编号

    1

    2

    3

    4

    5

    甘草酒精浸出液的质量分数

    0

    1%

    2%

    4%

    8%

    抑菌圈直径(mm)

    0

    2.88

    6.08

    5.96

    6.06

  • 23. 小亮打开橱柜发现许多蟑螂。小亮想:蟑螂喜欢什么食物?于是他找来蟑螂可能喜欢吃的食物如:米饭、巧克力、咖啡、话梅,并设计了一套透明实验装置。他将许多蟑螂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放进几个透明装置内(如图),然后观察对比得出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选用透明实验装置的好处是
    2. (2) 四组实验先用的蟑螂有何要求
    3. (3) 实验中应观察什么量
    4. (4) 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4. 某校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的小型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他们选取了健康且长势和重量相同的玉米苗30株,平均分为三等份,分别放置在温室内甲、乙、丙三组装置中进行无土栽培(具体培养条件如表)。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玉米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培养液

    0.03%

    土壤浸出液

    0.06%

    土壤浸出液

    0.06%

    蒸馏水

    1. (1) 甲、丙两组不能形成对照的原因
    2. (2) 在做实验时,影响玉米生长的其他因素还有很多,如:温度、光照等 。排除其他因素对玉米生长影响的措施是:
    3. (3) 每组选择多株玉米苗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4. (4) 甲、乙两组中,若玉米苗的生长需要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则组玉米苗长势较好。
    5. (5) 乙、丙两组中,若丙组玉米苗的长势明显较弱,说明玉米苗的生长还需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