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2018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作业检测(十月)

更新时间:2019-01-23 浏览次数:311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 . 1.8米=1.8×1000=1800毫米 B . 1.8米=1.8米×1000=1800毫米 C . 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 . 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
  • 2. 用金属框拉出一个肥皂泡,小科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于是,他做了几个不同形状的金属框,逐一进行拉肥皂泡实验,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形成过程和形状的变化情况。就“逐一进行拉肥皂泡实验,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形成过程和形状的变化情况”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作出假设 C . 收集证据 D . 得出结论
  • 3. 在用皮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

      

    A . 偏小 B . 无影响 C . 偏大 D . 都有可能
  • 4. 在实验室的仪器中,可用来直接加热固体或液体的玻璃仪器是(  )

    A . 酒精灯 B . 试管 C . 量筒 D . 烧杯
  • 5. 如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③④②① D . ④②③①
  • 6. 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前提是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下列属于科学发现的是()

    A . 瓦特研究水的沸腾时顶起壶盖的现象后,改进了蒸汽机 B . 小明发现用铅笔触碰蜗牛后,蜗牛会做出反应 C . 小王发现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食醋会变红色 D . 小军发现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内部会形成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到水面后破裂
  • 7. (2018七上·绍兴月考) 下列是几位同学有关温度的争议,其中正确的是( )
    A . 感觉冷的物体温度一定低,感觉不冷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B . 物体的冷热程度是用温度来表示的 C . 井水在冬天温度高,在夏天温度低,这就是所谓的“冬暖夏凉” D . 在同一环境中的铁比木头温度低
  • 8. 下列细胞结构:①细胞膜,②细胞质,③细胞核,④细胞壁,⑤液泡,在人体口腔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中都有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
  • 9. (2018七上·义乌月考) 如图所示为寒暑表,40℃与10℃两条刻度线相距AB=6厘米,刻度线C与刻度线B相距 BC=3厘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C处应该刻上5℃ B . C处应该刻上-5℃ C . 20℃刻度线距A处2厘米 D . 20℃刻度线距B处3厘米
  • 10. 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对光再调焦 B . 观察物像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 C . 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D . 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增多
  • 11. 身高 160cm 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
    A . 教室宽 5 臂展,约 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B . 教室长 10 步幅,约 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 . 课桌长 4 拃,约 2.8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 . 科学课本厚 1 指宽,约 10cm
  • 12. 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3. 用最小刻度为cm的刻度尺,先后四次测得练习本的长度为21.0cm,21.1cm,21.2cm,21.3cm,则(  )

    A . 练习本的长度最接近于21.1cm B . 练习本的长度最接近于21.15cm C . 练习本的长度最接近于21.2cm D . 练习本的长度最接近于21.3cm
  • 14. 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量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B . 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C . 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 . 三人中任意一个人的体温是39.5℃
  • 15. 两支内径相同,玻璃泡容积不同,但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看到(  )

    A . 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 . 玻璃泡容积小的水银柱上升得高,但示数相同 C . 玻璃泡容积大的水银柱上升得高,且示数也高 D . 玻璃泡容积大的水银柱上升得低,但示数要低点
  • 16. 下列仪器有“0”刻度线的是(  )

    A . 体温计 B . 量筒 C . 刻度尺 D . 量杯
  • 17. (2018·浙江模拟) 如图所示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规范的操作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①→②→④  C . ①→③→④→② D . ③→①→④→②
  • 18.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 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 . 肯定大于15 mL B . 肯定小于15 mL C . 肯定等于15 mL D .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5 mL
  • 19. 一量筒中原有 50 毫升水,现在往里面放人一干燥的木块,木块同时从量筒中吸收了四分之一木块体积的水,假设木块吸收了水后体积不膨胀,木块静止时有二分之一体积浸入水中,量筒中水位上升到 56 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  )

    A . 6 cm3 B . 18 cm3 C . 12 cm3 D . 24 cm3
  • 20. 为比较苹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取2只小烧杯,分别加入蓝色淀粉—碘溶液(维生素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然后用胶头滴管分别滴入2种果汁,如图所示。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中必须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①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

    ②2只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

    ③2只胶头滴管滴出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A . B . C . ①和② D . ②和③
二、<b >简答题</b>
  • 21. 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3.60厘米=

  • 22. 如图,表示测定金属丝直径的办法,根据图示情况,回答

    1. (1) 细金属丝的直径是

    2. (2) 若在数匝数时多数了2匝,则测量结果将偏

    3. (3) 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结果将偏

  • 23. 按下列要求将仪器名称填在横线上:
    1. (1) 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的仪器是
    2. (2) 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3. (3) 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用于配制溶液和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
  • 24. 如图所示是温度计所指示的温度,其中甲是,乙是。 

  • 25.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 (1) 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来测量温度的;

    2. (2) 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降低时液柱向移动;(填“左”或“右”)

    3. (3) 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

  • 26. 用10mL量筒量取液体如图所示,请读出所量液体的体积数为mL。然后从中倒出一部分液体后,把量筒放平稳,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8mL,从量筒内倒出液体的体积4mL(填“<”,“>”或“═”)。

  • 27. 图甲和图乙是“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部分操作,图丙是显微镜的结构,图丁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滴加的液体是,目的是

    2. (2) 图乙中滴加的液体是

    3. (3)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要转动,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此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着,找到模糊的物像后,要想看到更清晰的像,应转动

    4. (4) 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区别是口腔上皮细胞

    5. (5) 在图丁中颜色较深、近似球形的是,内含有遗传信息。

  • 28. 观察了蜗牛后我们知道蜗牛有触觉、、味觉,没有,蜗牛的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

三、<b >实验探究题</b>
  • 29. 显微镜是初中生物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的操作问题:

    1. (1)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某植物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如图1),则其实际流动方向是

    2. (2) 在显微镜下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甲转为图乙所示的状况,其中正确的操作是:首先将玻片往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

    3. (3) 当显微镜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以提高视野亮度?(要求写出两种方法)。

    4. (4)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

  • 30. 伞藻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绿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如图),细胞核位于假根内,伞柄主要为细胞质。若切开伞藻的伞帽、伞柄和假根,重新连接如图甲、乙所示。

    1. (1) 伞藻细胞与人体细胞相比,属于伞藻细胞特有结构的是(填序号);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

    2. (2) 若连接成活,图中甲伞藻上长出的伞帽形状为

  • 31. 小明在一条长线的一端系一个螺母做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单摆,小明发现螺母往返摆动过程中,每摆一个来回所用时间几乎相等.于是小明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A:可能跟螺母摆动的角度θ有关;

    猜想B:可能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

    1. (1) 为验证猜想,除了铁架台、细线和螺母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量角器和秒表;

    2. (2) 小明在不同条件下,测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表中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序号

      细线长度L/cm

      螺母摆动的角度θ/°

      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s

      1

      100

      3

      2.0

      2

      140

      3

      2.4

      3

      140

      5

      2.4

      ①对比1、2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有关;

      ②对比2、3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 (填字母),得出的结论是: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螺母摆动的角度(填“有关”或“无关”);

    3. (3) 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地点的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t只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且绳子越长,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越,摆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有一次小明发现家里的摆钟变慢了,要把它调准,小明应将摆钟的摆长调(选填“长”或“短”);

四、<b >简答题</b>
  • 32. 一位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的永久装片时,虽然视野白亮,但怎么也找不到物像,为什么?

  • 33. 某同学在观察变形虫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较大的变形虫,但在图像上有一小片污物影响了观察。请你在不调换目镜和物镜的情况下,判断污物在何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