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灵川县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19-04-29 浏览次数:164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清朝统治时期,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与中原地区的交流,与以下哪一事件有关(   )

    A .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B .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 . 举行多伦会盟 D . 修建避暑山庄
  • 2. 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部,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修建于公元7世纪的布达拉宫矗立在拉萨城红山之巅,作为西藏地标之一,阅尽千年沦桑,见证了西藏的历史进程,也见证着西藏的今天。以下史实中哪些是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 )
    ①文成公主入吐蕃 ②顺治帝和康熙帝对西藏佛教首领先后进行了册封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A . ②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①④
  • 3. 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

    A . 中西方文化差异 B . 长期实行的闭关政策 C . 中西方人种差异 D . 中国文人的偏见
  • 4. 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期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    )
    A . 禁止对外贸易 B . 实行闭关锁国 C . 加强思想控制 D . 鼓励商业发展
  • 5. (2017七·南市月考) 《来自星星的你》主人公都教授于1603年从外星球掉落到朝鲜。如果当时他到中国,最不可能(    )

    A . 参加科举考试 B . 听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C . 学习活字印刷术 D . 参加李自成起义军
  • 6. 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的文学作品是( )

    A . 《三国演义》 B . 《西游记》 C . 《水浒传》 D . 《红楼梦》
  • 7. 京剧是中国经典文化的代表。京剧形成于(    )

    A . 康熙年间 B . 乾隆年间 C . 雍正年间 D . 道光年间
  • 8. 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清朝大兴“文字狱”,这些措施相同的根本目的是(    )
    A . 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B . 防止人民反抗 C . 加强思想控制 D . 压制知识分子
  • 9. 清朝时皇权进一步加强的重要事件是(    )
    A . 建立军机处 B . 设厂卫特务机构 C . 实行八股取士 D . 实行文字狱
  • 10. 宋元时期,我国科技高度繁荣,代表当时科技水平的重大成就不包括(   )
    A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 .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C . 郭守敬编成《授时历》 D . 《大衍历》的制定
  • 11. 火药的发现者是(    )
    A . 孙思邈 B . 李春 C . 炼丹家 D . 医生
  • 12. (2017七下·莆田月考) 我国历史上曾建都北京的朝代有(    )

    ①秦    ②西汉   ③元   ④明   ⑤清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③④
  • 13. (2018七下·苏州期中)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 . 秦隋宋 B . 秦隋元 C . 秦元明 D . 隋元明
  • 14. (2017七下·邹平月考) 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①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           ②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

    ③对外贸易频繁,转为海路为主     ④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5. 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唐三彩、雕版印刷品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汉朝 D . 南北朝
  • 16. 古代历史上,友好交往是中日关系的主流。以下历史人物中,为中日友好交流做出贡献的中国人是( )

    A . 玄奘 B . 晁衡   C . 鉴真 D . 空海
  • 17. 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A . 文景之治 B . 开元盛世 C . 开皇之治 D . 贞观之治
  • 18. 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9. (2018七下·南宁期中) 隋朝的建立者是(   )

    A . 杨广 B . 杨勇 C . 杨业 D . 杨坚
二、<b>综合题</b>
  • 20. 阅读下列材料: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请回答:

    1. (1) “靖康耻”指的是什么事件?
    2. (2) “胡虏”中的“胡”指的是哪一少数民族?这个少数民族生活在哪里?
    3. (3) 此民族与南宋在战后订立的合议称作什么?
  • 21.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材料三: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反清叛乱,建立割据政权。乾隆帝派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乱。接着,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吐蕃是我国哪个民族的祖先?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
    3. (3) 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没能得逞的主要原因。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有何重要意义?
  • 22.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一个永恒的历史课题。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 (1) 秦始皇,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残酷的暴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用史实说明你的观点。
    2. (2) 这是唐朝皇帝武则天陵墓前的无字碑。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历史上称其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3. (3) 清朝康熙帝六岁登基,在位六十年,政绩显赫,请问他为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反抗外来侵略做了哪些努力
    4. (4) 由此,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科学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 23.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 (1) 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2)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学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学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这里所说的“科学考试”指的是什么?
    3. (3) 诺贝尔奖得主在聚会上说,解决本世纪的问题需要“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智慧除了体现在教育方面外,还体现在创立了儒家学派,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儒家学派在哪个朝代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 (4) 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的主要的文学表现是什么?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5. (5) 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 24. 隋、唐、宋三个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诗人皮日休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饱腹而身毙。……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按用重法邪?

    ——节选自《贞观政要》

    原文大意是:作为一个君王,一定要使百姓能够生存。如果君王损害百姓的利益来达到享乐的目的,就好像是割自己身上的肉吃到肚子里,虽然肚子饱了,人却已经死亡。……我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吃穿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怎么能用严厉的刑法呢?

    材料三: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629 37.1%

    ——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1. (1) 材料一中“此河”的中心在哪里?请你写出“此河”开凿后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回答,材料二中的君主为了“存百姓”,他准备从哪些方面做起?(至少两方面)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从西汉到北宋南北方人口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出现了什么变化?
    4. (4) 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哪些因素会影响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