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

更新时间:2017-01-20 浏览次数:951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物质在应用中,只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用钨丝做灯泡 B . 用铅笔芯粉末使锁的开启变的更灵活 C . 用石墨做干电池电极 D . 用木炭来冶炼生铁
  • 2. 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 . 轮胎爆炸 B .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C . 酒精挥发 D . 空气液化
  • 3.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B . 稀有气体,液氧 C . 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D . 洁净的空气,水
  • 4.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 . 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 . 蔗糖能溶于水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食物腐败说明分子发生变化 C . 气体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间隔很小;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D . 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酒精挥发说明分子间间隔变大
  • 5. 央视曝光的河北一些企业生产的药用胶囊里重金属铬(Cr)超标,即震惊全国的“毒胶囊”事件.已知铬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 B . 铬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2 C . 铬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 . 铬原子呈电中性
  • 6. 2004年底,东南亚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海啸灾害,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的措施有:①加热煮沸  ②消毒  ③过滤  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   )
    A . ③①②④ B . ④①③② C . ④③②① D . ③①④②
  • 7. (2016九上·黄山期中) 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 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 . 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 . 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 8. 根据如图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 ②③化学性质相同 B . 它们表示两种元素 C . 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离子 D . 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 9.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能使其软化 B . 向硬水中加明矾净水剂后得到纯水 C . 过滤能够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D . 用肥皂水可检验硬水和软水
  • 10. 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 B . 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C . H2S中的“2”表示1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 D . Al23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元素为﹣2价
  • 11. 下列关于CO2、O2、SiO2三种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都含有氧元素   B . 都含氧气 C . 都只有两个氧原子   D . 都含一个氧分子
  • 12. (2015九上·株洲月考) 《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了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钠在一定条件制得金刚石,其他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2X+C(金刚石),则X的化学式为(  )
    A . Na2O2 B . Na2CO3 C . Na2O D . Na4C2O6
  • 13. BGO是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的晶体材料,曾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BGO是锗酸铋(化学式为Bi4Ge3O12)的简称.已知在BGO中锗(Ge)的化合价与GeO2中锗的化合价相等,则在BGO中铋(Bi)的化合价为(   )
    A . +2   B . +3   C . +4   D . +5
  • 14. 据报道,目前有中学生喜欢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气体的有害物质,人吸入后容易引起慢性中毒而头痛,严重者抽搐,呼吸困难.其中二氯甲烷(CH2Cl2)就是其中的一种,下列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 二氯甲烷是由甲烷和氯气组成的混合物 C . 二氯甲烷中含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2个氯原子 D . 二氯甲烷中碳、氢、氯元素质量比为1:2:2
  • 15. 最近某公司研制出一种“自洁玻璃”,该玻璃因穿上40纳米厚的二氧化钛(TiO2)外套,从而具有自洁、不断分解有害气体以及消灭细菌、病毒等作用.关于二氧化钛,你认为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二氧化钛中不含有氧分子 B . 二氧化钛中的钛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 . 二氧化钛是氧化物 D . 纳米技术的应用使二氧化钛产生神奇的作用
  • 16.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4

    1

    42

    1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0

    6

    31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B . 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 C . 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9:21 D . 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g
  • 17. 在反应2A+B═3C+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1,已知20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
    A . 4:19   B . 3:5   C . 1:3 D . 2:17
二、<b >填空题</b>
  • 18. 现有①五氧化二磷,②空气,③铁粉,④氯化亚铁,⑤液态氧 ⑥水,⑦氯化钠,⑧金刚石,其中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
  • 19. 用化学用语回答:
    1. (1) 2个氯离子
    2. (2) 氢氧化钙中钙显+2价
    3. (3) 2个亚铁离子
    4. (4) 氨气
    5. (5) 硫酸钠的化学式
    6. (6) 碳酸根离子
  • 20. 根据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我能回答下列问题:

    1. (1) 表示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序号);
    2. (2)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填序号).
    3. (3) 随着“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我国还将发射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21. 如图所示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1. (1) 刚开始加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其原因是
    2. (2) 继续加热时,试管①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化学方程式为:
    3. (3) 实验完毕后,操作顺序是
三、<b >实验题</b>
  • 22. 老师从实验桌上拿出两瓶常用的但标签已经模糊不清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1. (1) 猜想:我认为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我能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我知道它的反应类型是
    2. (2) 制取该气体,将选取如图中的发生装置(填序号,以下同),收集装置

    3. (3) 如果用如图中的F装置收集该气体,我认为气体应从端(填“a”或“b”)导入,因为
    4. (4)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代号).其化学方程式为
    5. (5)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取图中的装置组合.如何验满,怎样验证
四、<b >计算题</b>
  • 23. 石灰石是我市主要矿产之一,小江同学为了寻找纯度超过85%的石灰石,对一样品进行了如下定量实验.

    实验步骤

    ①称取烧杯的质量

    ②将适量盐酸加入烧杯中并称重

    ③称取少量石灰石样品加入烧杯中,使之与过量稀盐酸反应

    ④待反应完全后,称重

    实验图示

    实验数据

    烧杯的质量为50.0g

    烧杯和盐酸的质量为100.0g

    石灰石样品样品的质量为12.0g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为107.6g

    试通过分析计算:

    1. (1) 该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
    2. (2) 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否符合要求?(假设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