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2 年 10 月,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在陕西西京医院将一头“六基因编辑猪”的多个器官移植到了四只猴子身上,这是国际首次“猪一猴多器官移植”手术,这项研究或能缓解全球器官短缺的现状。从免疫角度看,植入的猪器官属于( )
    A . 病原体 B . 抗体 C . 抗原 D . 疫苗
  • 1. “健康生活,珍爱生命”。下列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习惯 B . 不与异性交往,保持身心健康 C . 学会与人相处,乐观开朗合群 D . 远离毒品,不要吸烟、酗酒
  • 1. 科学兴趣小组对Na2CO3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在U形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同时从左、右两侧分别滴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

    1. (1) U形管的两侧发生反应的现象不同:左侧有白色沉淀生成,右侧出现的现象是 。
    2. (2) 实验后,充分振荡U形管,发现管内仍有白色沉淀残留,小组同学将U形管内的沉淀过滤后,对滤液成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问题滤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猜想一:溶质为NaCl;

      猜想二:溶质为NaCl和BaCl2

      猜想三:溶质为NaCl、BaCl2、HCl;

      猜想四:溶质为

      分析 根据已学知识可判断猜想三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实验 为验证猜想,他们进一步实验,实验设计如表,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Na2SO4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四正确

      继续向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交流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 1.  常见物质的除杂
    1. (1) 常见气体的除杂

      物质

      杂质

      方法

      O2

      CO2

      将气体先通过溶液,再通过

      CO

      CO2

      将气体先通过溶液,再通过

      CO2

          CO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

      CO2

      HCl

      将气体先通过溶液,再通过

      CO2

      H2O

      将气体通过

      H2

      HCl

      将气体先通过溶液,再通过

    2. (2) 固体的除杂

      物质

      杂质

      方法

      Cu

      Fe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CuO

      CuO

      C

      中加热

      Fe

      Zn

      加入,过滤、洗涤、干燥

      Fe2O3

      高温,持续通入 CO(或用磁铁吸引原物质)

      MnO2

      KCl

      溶解、过滤、

      KCl

      MnO2

      溶解、过滤、

      NaCl

      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CaO

      CaCO3

      高温煅烧

      KCl

      KClO3

      加热

      NaCl

      Na2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

      Ca(OH)2

      CaO

      KNO3

      NaCl

      溶解,,过滤、干燥

      NaCl

      KNO3

      溶解,蒸发结晶,

      CaCO3

      Na2CO3

      加水溶解,过滤、

    3. (3) 液体的除杂

      ①除杂方法:液体间的除杂一般为酸、碱、盐之间的除杂,实质是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除杂。

      a.被提纯物质与杂质离子中有一种离子相同时,如除去 NaCl溶液中的 Na2CO3

      b.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所含阴、阳离子都不相同时,选取与杂质中阴、阳离子都不共存的除杂试剂。如除去 NaCl溶液中的 CuSO4

      ②写出下列物质的除杂方法

      a.阴离子相同,阳离子不同

      物质(杂质)

      杂质离子

      方法(写化学式)

      NaOH 溶液【Ca(OH)2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NaCl 溶液(CaCl2)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CaCl2溶液(HCl)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BaCl2 溶液(HCl)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Na2SO4溶液(H2SO4)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CuSO4 溶液(H2SO4)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FeSO4溶液(CuSO4)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b.阳离子相同, 阴离子不同

      物质(杂质)

      杂质离子

      方法(写化学式)

      NaCl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NaCl 溶 液(Na2SO4)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HCl(H2SO4)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HNO3(HCl)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NaCl溶液(NaOH)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K2SO4溶液(KOH)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NaOH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c.阳离子和阴离子均不同

      物质(杂质)

      杂质离子

      方法(写化学式)

      NaCl 溶液(CuSO4)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NaCl 溶液(H2SO4)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 1. 某校科学研究小组同学开展“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的实验探究。

    实验原理CO2↑。
    发生装置

    1. (1) 若探究盐酸的浓度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填实验组别)进行对照。
    2. (2)

      探究Ⅱ:性质探究。

      做CO2与NaOH 溶液发生反应的验证实验时,同学们将NaOH 溶液加入充满CO2 气体且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观察到塑料瓶变扁,由此得到CO2与 NaOH发生反应的结论。但有同学认为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CO2气体溶于水导致气压减小。

      为回答该同学的质疑,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在两个250mL的烧瓶中分别充满CO2气体,通过注射器同时向两个烧瓶中分别注入同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最后得到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由此,小科得出CO2气体溶于水会导致塑料瓶变扁,同时CO2 与 NaOH 也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

      结合图乙中A、B曲线变化特点,写出能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
    3. (3)

      拓展提高 小组同学完成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测定,其方法是将样品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的CO2质量,再根据 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小组同学在实验室中组装了相应的实验装置(如图)。小科利用该实验装置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①先通一段时间的空气。

      ②称量 D装置的质量为m1

      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稀盐酸全部加入锥形瓶,待充分反应后,关闭活塞。

      ④再次通空气一段时间。

      ⑤再次称量 D装置的质量为m2

      有同学指出实验步骤③操作明显不合理,你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
    4. (4)

      结合实验原理,图中发生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是(填序号)。


      实验探究 探究I :影响因素探究。
      在制取CO2气体时,为了探究影响反应快慢的因素,小组同学进行了四组实验,如表所示:

      实验组别

      大理石的质量/g、 颗粒大小

      盐酸的体积/mL、 浓度

      m、块状

      V、稀盐酸

      m、块状

      V、浓盐酸

      m、粉末状

      V、稀盐酸

      m、粉宋状

      V、浓盐酸

  • 1. 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A、B、C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烧杯D中,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呈红色。

    提出问题

    烧杯D 中上层清液含有哪些溶质(除指示剂外)?

    分析讨论

    小组讨论后认为,确定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思维路径:①考虑反应物用量的不同;②抓住化学反应的本质,即微粒的重组。

    某小组同学分析过程笔记如下:

    初步结论

    1. (1) 通过分析确定:烧杯D上层清液中肯定不含H+ , 肯定含有 Na+、Cl-。 判断一定含有Na+、Cl-的依据是
    2. (2) 实验探究  小组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静置

      无沉淀,溶液呈红色

      肯定没有Ca2+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溶液,静置

      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肯定有OH-、CO32-

      根据实验Ⅰ可以初步推断:上层清液中溶质(除指示剂外)所有可能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
    3. (3) 实验Ⅱ中应加入过量的溶液。
  • 1. 同学们用4%的NaOH溶液和8%的CuSO4溶液制备Cu(OH)2 , 有同学并未得到预期的蓝色沉淀,而是得到浅绿色沉淀(经测定为碱式硫酸铜);还有同学观察到一段时间后蓝色沉淀中出现黑色物质(经测定为氧化铜)。针对这些异常现象,小金在室温下进行了以下探究:

    探究1:生成沉淀颜色与反应物的质量比的关系。

    两种溶液取用的质量及实验现象如表所示(两种溶液混合后充分振荡试管):

    编号

    4%的NaOH溶液的质量/g

    8%的CuSO4溶液的质量/g

    沉淀颜色

    出现黑色物质所等待的时间/min

    2

    2

    浅绿色

    不出现

    4

    待填

    蓝色中混有浅绿色

    5

    6

    2

    蓝色

    3

    1. (1) 根据探究目的及相关实验现象,②中8%的 CuSO4 溶液的质量应为(填“2”“4”或“6”)g。
    2. (2) ③中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探究2:Cu(OH)2分解难易与溶液碱性强弱的关系。

      按探究1中③的方法制备5份含蓝色沉淀的混合物,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编号

      处理方式

      出现黑色物质所等待的时间/min

      不做处理

      3

      直接向试管中加8mL水

      11

      直接向试管中加16mL水

      17

      滤出蓝色沉淀,洗涤至中性后放入洁净试管,加8mL水

      不出现

      滤出蓝色沉淀,洗涤至中性后放入洁净试管,加8mL4%的Na2SO4溶液

      不出现

      判断④中的蓝色沉淀已洗涤至中性的操作是
    4. (4) 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出Cu(OH)2分解难易与溶液碱性强弱的关系是
  • 1. 2023年10月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矿物——铌(ní)包头矿,富含的铌元素在我国核工业系统等领域具有重要用途。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铌的元素符号为Nb B . 铌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 C . 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1 D . 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2.91
  • 1. (2023九上·浙江模拟)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界的许多神奇现象不断被揭开神秘的面纱。下列光现象主要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 海市蜃楼 B . 水中倒影 C . 树影斑驳 D . 日食景观
  • 1. 如图是地球板块示意图,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 )

    A . 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七大板块 B . 青藏高原是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C . 宁波位于亚欧板块 D . 地震火山带都分布在板块的中央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