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 各 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 (1) 下列各句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2. (2) 同样是写秋景,本诗中“枯藤、老树、 昏鸦 ”等意象与《秋词(其一)》中“晴空一鹤 ”的意象有何不同。
  •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1)  请体会“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2. (2)  说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请作简要分析。
  •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②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节选)

    【乙】

    休宁县有村民张五,以猎为生。张尝逐一母鹿。鹿将二仔行,不能速,遂为张五所及。母鹿度不可免,顾旁有浮土,乃引二子下,拥土覆之,而身投于张五网中。值张母出户,遥望见,遂奔至网所,具以所见告子。即破网出鹿,并二仔亦纵之。张母曰:“人有母子之情,畜亦有之。吾不忍母死仔孤,故破网纵仔。”张五闻之,心感动焉。由是焚网,永不复猎。

    【注释】①将:带领。②及:追上。③引:带领。④纵:放。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而两狼之并如故。 驱: 

      屠乃奔倚其下,担持刀。弛:

      逐一母鹿。尝: 

      母鹿度不可免,旁有浮土。 顾: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人有母子之情,畜亦有之。

    3. (3) 选文【甲】中哪些内容表现了“狼”的狡诈?
    4. (4) 结合【甲】【乙】两段选文内容,说说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 1. (2023七上·福田期末)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节选) 

    【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牧竖捕狼》节选) 

    【注】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2. (2)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3. (3) 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4. (4) 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结合文章说明原因 
  • 1. (2023七上·梅里斯期末) 阅读两篇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乙文)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者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王生善学论》节选

    1. (1) 填空:《论语》是( )家经典著作,是记录( )言行的一部书。它与《( )》《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2.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学而时习之,不亦乎?  

      王生益 , 不应而还走。

    3.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4. (4)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君但志之而不思之

    5. (5) 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共同认可的学习方法是什么?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 1. 阅读《散步》,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 (1) 下列有关文章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本文可以进行多元解读,因此主旨十分多样,请简要概括。(至少三点)
  • 1. (2023七上·余姚月考) 文言文阅读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

    腊底由九弟处寄到弟信,具悉一切。弟于世事,阅历渐深,而信中不免有一种骄气;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凡动口动笔,厌人之俗,嫌人之鄙,议人之短,发人之覆①,皆骄也。无论所指未必果当,即使一一切当,已为天道所不许。

    吾家子弟,满腔骄傲之气开口便道人短长笑人鄙陋均非好气象。贤弟欲戒子弟之骄,先须将自己好议人短,好发人覆之习气痛改一番,然后令后辈事事警改。(选自曾国藩《致四弟·教子弟去骄气惰习》(节选))

    【注释】①发人之覆:斥责人家的失败。

    请根据上面文言语段,完成对话。

    学生: 老师,《诫子书》一文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的“以”字不知该如何解释?

    老师:“以”字常见的用法:①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②表因果关系,译为“因为”。③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译为“拿”“用”“把”等。①表示人的观点,可译为“认为”。现在你能判断了吗?

    学生:我明白了,上面句子中“以”字的意思是(填序号)那么“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可以这样翻译:

    老师: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整体把握句子,是翻译的基本原则,你能翻译“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吗?

    学生:我会这样翻译:

    老师:看来你已经掌握了翻译的技巧。我再考考你的断句能力,你能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吗?

    学生:我这样断:满腔骄傲之气开口便道人短长笑人鄙陋均非好气象(限断三处)

    老师:最后我们来探讨内容。上述两封信都是修身养德的箴言,你能具体说说吗?试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任选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我觉得两封信分别强调了的重要性。我选择 来谈谈我的理解

  • 1. (2023七上·余姚月考) 我会选: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汉语中有不少带有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的词语,如“愚蠢”“结果”等,称为贬义词;如“伟大”“慈爱”等,称为褒义词。 B .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教导儿子在日常生活中修身立志。 C .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差别,像舍弟、鄙人都是谦称,令尊、家母都是尊称。 D . 古代官员的升迁降职通常会使用固定的词汇,比如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就是指官员升职。
  • 1. (2023七上·河北期末) 品析《天上的街市》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A . 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是本诗的鲜明特色。全诗共四节,前两节是写实的诗句,后两节是想象的诗句。 B . 第一节借助比喻的修辞手法,创造出一个充满幻想和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 C . 诗的后三节中连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定”,以肯定的语气表明了诗人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D . 这首现代诗通过对天上美丽街市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
  • 1. (2023七上·河北期末) 阅读《杞人忧天》一文,回答试题。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3)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9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