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隋书》认为,隋朝开通大运河,是为了高丽战争运输兵马物资;后世学者认为,其主要是为了满足隋炀帝巡幸江南的娱乐需求;当代史学家认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是根本原因。据此可知,关于隋朝大运河开凿原因的认识(   )
    A . 反映了历史的复杂性、多面性 B .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C . 说明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 D . 后世学者研究比古代观点可信
  • 1. 中英《北京条约》的签订打破了清政府不与外国在京谈判和订约的惯例,且条约规定:"(清朝皇帝)允于即日降谕京外各省督抚大吏,将此原约及续约各条发抄给阅,并令刊刻,悬布通衢,咸使知悉。”而对布告条约谕令,部分地方官员持消极抵触心态。由此可知,当时( )
    A . 地方对中央离心力增强 B . 统治集团试图挽救国家颓势 C . 英国在华势力范围扩大 D . 清廷对外关系在阵痛中转变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外交思想

    主要内容

    19世纪40-50年代

    剿夷抚夷

    将英法视为传统的夷狄,先以武力“剿夷”,不敌之后再以议和“抚夷”,以“赏赐”的形式进行的割地赔款则是抚夷的必要手段

    19世纪60-70年代

    商战抗夷

    “与各国通商宜以商战”“分洋商之利”“以商敌国”“寓兵于商”

    19世纪80-90年代

    以夷制夷

    吸收欧洲均势外交思想,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相互制衡,如联德制法、联英制日、联俄制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晚清外交思想的演变。

  • 1. 战国后期,为统一货币重量,三晋使用刻着“市平”的圜钱,充当检验货币重量的“法钱”或砝码;而同一时期的秦国,在货币流通上则呈现“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的现象。这一不同反映了秦国( )
    A .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 . 商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C . 放松对经济的管理 D . 在集权体制上较为落后
  • 1. 据《嘉兴府志》记载:明清时期,嘉兴地区“比户以养蚕为急务……蚕或不登,举家聚哭”;此外,当地还形成了“蚕关门”和“蚕开门”的风俗,即在小满时节家家关门闭户,直到采茧时再开禁,亲戚之间才可以互相走动。由此可推知,当时该地区( )
    A . 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 . 商品经济发展较为繁荣 C . 迷信思想影响社会生活 D . 农业生产出现衰退现象
  • 1. 19世纪后期。美国外交官田贝说:“在中国方面更没有梦想到战争,它用骄满的外壳封包着自己没有想到倭人胆敢来攻击它、它以四万万人口对抗四千万人口……他们全是东方国家,似乎没有战争的理由”。田贝的言论(   )
    A . 折射出清政府不谙熟近代外交 B . 印证了甲午战争中国准备不足 C . 表明东亚宗藩体系的彻底瓦解 D . 见证了中日战争美国偏袒日本
  • 1. 19世纪60年代,针对英方要求扩大洋轮航行特权,李鸿章认为外国轮船可能逃避厘金,蒸汽轮船易对沿途的木船运输造成威胁,这对动荡后的江南重建不利,并于1864—1865年关闭了杭州、苏州和上海之间的外国轮船运输贸易。由此可知,当时(    )
    A . 传统财贸体系面临挑战 B . 闭关锁国观念根深蒂固 C . 外资入侵得到有效遏制 D . 地方督抚离心倾向明显
  • 1. 19世纪末,维新派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实现富强的不二法门是“兴民权”。比如,谭嗣同就认为:“方今急务在兴民权。”康有为则说:“从知天下为公产,应合民权救我疆。”这些主张的传播(   )
    A . 标志着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 B . 适应了反清革命的理论需要 C . 严重动摇了清廷的统治根基 D . 有助于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 1. 钱穆曾指出,“清儒考证之学,盛起于吴晥,而流行于全国,独湖湘之间被其风最稀”。在维新运动中,湖湘之人更关心经济、民政、吏治等实际问题,积极修建铁路、开办学堂、创办报刊。据此可知,湖南省维新运动的开展(   )
    A . 以改善民生为核心内容 B . 源于维新思想最先萌发 C . 得益于独特的文化氛围 D . 促成戊戌变法条件成熟
  • 1. 武昌起义后,时人记载:“咸丰壬子(1852年)武昌之失,抚臣而下司道府县全城殉难,绅民之死者更不可数计。此无他,将吏知死官之义,士民报作育之隆。由死节之多,即可决恢复之易。今武昌之陷,奔逃迭报,殉节罕闻。此我国之大耻也。”这折射出当时(   )
    A . 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共识 B . 国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C . 清廷陷入空前孤立的政治困境 D . 立宪运动致使清政府民心尽失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