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毕淑敏在《精神的三间小屋》里希望每个人都修筑好自己的精神空间。我们读名著,也可以为自己修筑“精神的小屋”。请你参与以下活动,构建自己的精神栖息地,完成各题.

    1. (1) 阅读下面ABCD四段文字,将对应的人物名字填到字母后面。

      A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B 尖嘴猴腮,金睛火眼。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薛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颌下无须有绿莎。

      C 我收到了她的回复,她说对我感到很满意,并让我两星期后去她家担任家庭教师。

      D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之间的少年,他们来自中国各地……他们火多数人穿的军服都太A 孙悟空

      B“红小鬼”

      C保尔·柯察金

      D简·爱

    2. (2) 从上题给出的人物中任选其一,联系整本书与之相关的故事,分别简要概括一下让你产生喜与怒的情节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回走过的日子,你会用哪个词作为2023年的关键词呢?是成长、变化、开心、奋斗、收获、思考,还是……

    请以“    ▲     , 2023年的关键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有伯乐,然后有十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于死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如马也!

    (选自韩愈《杂说四《马说》)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一食尽粟一石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之不以其道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详成现代汉语。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 (3) 【乙】

      艾子使于燕,燕王曰:“吾小国也,日为强秦所侵,微求无已,吾国贫,无以供之欲革兵一战又力不足以拒敌如之何到可?先生其为谋之。”艾子曰:“昔有龙王,逢一蛙于海滨,相问讯后,蛙问龙王曰;“王之居处何如?'王曰:‘珠宫贝阙①,翚飞璇题②。'龙复问:汝之居何若?’蛙曰:·绿苔碧草,清泉白石。’复问曰:‘王之喜怒如何?’王曰:‘吾喜,则时降膏泽③,使五谷丰稔:怒,则先之以暴风,次之以震霆,继之以飞电,使千里之内,寸草不留。'龙问蛙曰:'汝之喜怒何如?'曰:‘吾之喜,则清风明月,一部鼓吹;怒。则先之以努眼④,次之以腹胀,热至于胀过而休。'”于是,燕王有惭色·。

      (节选自《艾子杂说》)

      【注】①珠宫贝阙:用珍珠宝贝建筑的宫殿,②翚(huì)飞璇题: 飞檐高高扬起,橡头用美玉装饰。璇:美玉.③膏泽:滋润土壤的雨水。④努眼:把眼睛张大,眼珠突出·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4.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无以供之欲革兵一战又力弱不足以拒敌如之何则可

    5. (5) 请你根据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将以下几位同学的对话内容补充完整。

      小明:【甲】文韩愈表面上写千里马的追退,实际上借千里马表达了,这是的表现手法。

      小虹:【乙】文也运用了这一手法,借助龙和蛙的对话,旨在告诉燕王

      小刚:我还发现两文在表明观点的过程中都用到了“对比”这一技巧,你看,。可见,交流有技巧,能更好地传达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 1. 导学三[知人论世,借物写心]和小文、小语一起讨论。

    小文:在第1—3段中,柳宗元寻潭、赏石、观小鱼,深感“心乐之”,但他的小石潭之行似乎并不是以快乐的心境结束的。玩得好好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起伏?

    我:如果是我坐在潭上,我也会产生这样的感受:① 

    小语:柳宗元的心境是在什么时候发生变化的呢?

    我:②

    小语: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不少山水散文。从中我们已经知道,作者通常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山水美景中,景物特点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情思。

    我:第3、4段所描绘的景物有这样的特点:③ ,无不透露着柳宗元的心境。

    小文:要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心境,我们还是要靠“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一起来了解一下柳宗元吧。

    写作背景:永州的柳宗元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唐王朝风雨飘摇,民不聊生。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希望推行一些措施来改变“安史之乱”造成的衰落时局。然而几次重大失误后,短短百余天政治格局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王叔文被杀,柳宗元等八人被贬谪。

    永州距离长安城2000多里,甚为荒僻,自古就是被贬官员流放的地方。正值事业巅峰的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没有官邸,住在龙兴寺。他觉得自己很快会回到长安,结果却一待就是10年。在此期间,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

    小语:你理解柳宗元由乐转悲的情感变化的原因了吗?

    我:④  。

  • 1. 预学一描绘景物的文章通常含有丰富的形容词。课文中那些意思迥乎不同的形容词共同表现了小石潭风格鲜明的图景。边朗读课文边在文中圈出下列短语,再结合课文给加点的词注音、释义。

    小贴士

    有些形容词是有词尾的,如“俨然”“佁然”的“然”,“俶尔”的“尔”,它们一般解释为“……的样子”。 常被用作形容词词尾的词还有“乎”“焉”“如”等。

    1. (1)  水尤清冽 ; 
    2. (2)  石底以出 ;
    3. (3)  佁然不动  ;
    4. (4)  俶尔远逝 ; 
    5. (5)  往来翕忽  ;
    6. (6)  犬牙差互 ; 
    7. (7)  悄怆 ;   ;   ; 
  • 1. 预学二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理解它们的用法。
    1. (1)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 (2)  行,明灭可见
    3. (3)  其岸势犬牙差互
    4. (4)  骨 
  • 1. 柳宗元在永州期间写下了八篇文笔清新秀美、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被称为“永州八记”。下面是“永州八记”中三个写石的片段。结合注释理解文意,然后带着发现的目光欣赏一番,并思考柳宗元笔下这些看似完全不同的石头,有没有共同点。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小石潭记》

    其石之突怒偃蹇①,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嶽然②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③角列而上者,若熊罴④之登于山。

    ——《钴潭西小丘记》

    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间奥③。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⑥,又响若操琴。

    ——《石涧记》

    【注释】①偃蹇(yǎn jiǎn):形容石头高耸的姿态。②嵌然:山势高峻的样子。③冲然:向上或向前的样子。④熊黑(pí):棕熊。⑤间(kǔn)奥:指内室深处。 间,内室,闺门。⑥文:同“纹”,纹彩、花纹。

    我的发现:

  • 1. 导学二[模山范水,美感迭出]
    1. (1) 《小石潭记》的景物描写角度丰富。你能从声、色、形、影、光五个角度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先用不同的符号(如波浪线、双横线、单横线、虚线等)在文中标注出这些句子,然后参考示例,摘录你最有体悟的一句,并从写景角度出发,为句子做批注。完成任务后,分组进行交流。

      【示例】

      摘录: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批注:此句写“水声”,给人一种未见其貌、先闻其声的感觉。 用玉珮、玉环相碰撞的声音形容水声,既让人感受到水声的优美,又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让人感到有一位佩戴环珮的佳人或君子正在走过。

    2. (2)  小组讨论:仔细研读第2段,从写法上看,A、B、C三个片段中,哪一个片段与之最具异曲同工之妙? 为什么?

      第2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依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片段A:《与朱元思书(节选)》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片段B:《水经注(节选)》

      濠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矣。

      片段C:《记承天寺夜游(节选)》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

  • 1. 导学一[移步换景,一步一景]
    1. (1)  作为一篇山水游记,《小石潭记》条理清晰,自然流畅。默读课文,先在文中圈画出记录游览过程的关键词,再结合课文,按要求填写表格。

      课文梳理

      段落

      关键词

      所见景物

      感受

      1

      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

      2

      鱼可百许头

      3

      4

      坐潭上

    2. (2)  在填写表格的基础上,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①结合上面的表格梳理全文,我们可以发现,《小石潭记》的写作顺序就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以方位来说是从;以地点来说是从再到;归纳起来说就是“移步换景,一步一景”。

      ②以游览顺序为记忆的支架,熟读课文并尝试与同桌互相背诵。请同桌从正确性、流利度、节奏感三个方面为你综合评分,满分五颗星。

  • 1. 预学三《小石潭记》骈散结合,多用短句,这样写有助于表现景致令人应接不暇的美感。大声朗读全文两遍,用心体会这个特点。读完后合上教科书,用“/”给下页这段话断句,加深对本文句式张弛有度的理解。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惇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