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17高二上·黔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10·17”世界消除贫困日到来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16日在北京举办的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杨多贵认为,消除贫困并不取决于一个国家的财富多少,而在于执政者的责任感和决心。中国政府不仅有坚强的决心,还有强大的调控能力,能够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全力推动扶贫攻坚工作。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说,6年时间减贫7000多万,意味着每年要减贫1170万,平均每月减贫100万,时间非常紧迫,任务非常艰巨。为实现这个目标,从中央政府到各地方政府都铆足了劲,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系列政策,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我国坚持分类施策原则,因人因地政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并特别指出了“五个一批”脱贫手段,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各个措施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相关联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黄承伟说,比如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贫困群众不是一搬迁出来就脱贫了,还有扶持产业、增加就业等后续发展保障问题,需要多种措施共同发力。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记者了解到,今年扶贫日前后,教育部等部门启动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全面覆盖贫困地区的学校、教师、学生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贫困家庭学生7个层面构建全领域结对帮扶关系,精确对准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众,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摘编自新华社2015年10月17日讯)

    材料二:

        中国社科院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编撰的《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6》公布了一组数据,意味着“十三五”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回看历史,以7亿多贫困人口为起点,中国在这场战役中已经艰苦奋战将近40年;面向未来,到2020年,中国现存几千万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有目标、有思路、有举措,在这场世界范围内的脱贫战争中,中国成绩斐然。

    “1000万”这个数字背后,是中国贫困家庭摆脱贫穷的实在收获与喜悦。中国确立每年千万的减贫任务,有充分的历史依据。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改革开放30多年来,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016年的433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5%。

        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这么快、这么大规模的减贫。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

        对此,《纽约时报》评价,极端贫困人口的大幅减少主要应归功于中国取得的经济进步。《赫芬顿邮报》则指出,世界减贫成绩“最大的功劳来自中国。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归功于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在改革方面做出的努力”。

    (摘编自2017年1月1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

        提问:现在很多人唱衰中国经济,您如何看待现在的中国形势?

        国家发改委主任 何立峰:

        去年我国的经济发展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现了平稳健康的发展。我认为以下几方面是特别突出的:

    第一,经济实现了平稳增长。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都在6.7%,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了6.8%。中国经济的总量大概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5%左右。去年中国经济的增量占全球经济增量将近33%,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非经过不知难。

        第二,稳就业。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新增创造了1000多万的就业岗位,去年安排了新增就业人口1300多万,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

        第三,平稳增长的表现是脱贫攻坚,去年实现了现行标准下12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放眼全球,可能中国是唯一能够做到的,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第四,稳中求进的“进”,主要表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深度进展,为去年经济平稳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为今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也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夯实了更好的基础。

    (选自“中国网”2017年3月5日,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12—2016年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数最少的年份是2016年,最多的年份是2013年。 B . 近五年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数以每年至少下降1200多万的速度稳步推进。 C . 至2016年底贫困发生率下降了将近一半,计划2017年脱贫人数仍在100万以上。 D . 至202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面实现脱贫,中国因此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符合原文的两项是(    )
      A . 材料一简要报道了国家主席习近平有关减贫与发展的演讲及相关专家、学者的解读,突出中国政府消除贫困的决心和目标规划。 B . 材料二着重介绍中国社科院和国务院有关扶贫、减贫的报告,附以外媒报道,突出中国脱贫攻坚的成果、成因及其世界影响。 C . 材料三采用访谈形式,如实报道中国现在的经济形势,从新增就业岗位、脱贫人数巨大两个角度说明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 D . 三家媒体发布关于扶贫、减贫情况的新闻的背后,是国家对于脱贫攻坚的决心,这说明三者都是国家的喉舌,服务于人民。 E . 在大数据时代,以上三则材料都充分利用了相关统计数据,以事实说话,不加任何主观评价,突出了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3. (3) 怎样才能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