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
  • 1. (2018·通州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诗人袁枚的小诗《苔》被乡村支教教师梁俊和贵州大山的孩子们天籁般唱出,平凡的、哪怕被太阳照拂不到的微弱生命,也有怒放的能量,给了观者最深的感动。一次吟唱,让一首“孤独了几百年”的小诗被世人牢记。

    2013年9月,梁俊和新婚的妻子到贵州乌蒙山区石门坎的苗寨支教。在梁俊支教的第一学期,孩子们唱古诗的声音就响彻山间,在他两年的支教生涯中,他教会孩子们100多首古诗词,其中50首被他谱成曲。梁俊说:“我发现,原来我也是可以做一些事情。‘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就是这首诗歌的意义。在我心中,大山的孩子们也一样可以找到生命的价值,等待绽放出来的时刻。我觉得这个比我们的外表重要。”

    材料二:黄大年同志是享誉世界的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贡献力量。8年间,他只争朝夕、刻苦钻研,带领科研团队勇于创新、顽强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不计得失、甘为人梯,为了国家事业奋斗至生命最后一息。“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这是黄大年在入党志愿书里写下的文字,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这句誓言。

    1. (1) 分析小诗《苔》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
    2. (2) 结合材料,分析他们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3. (3) 任选材料中的一个人物,从生命价值的角度,对他的行为进行评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