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18高二上·昌吉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柏利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

        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惟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

    ——科尔顿《近代世界史》中册

    材料二: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遍访了欧美诸国,参观调查了工厂、火车、电线、邮政诸会社、金银铸造所和制铁所,……大久保归国后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以劝业所为中心,在各地设立官营模范工场,推行振兴国产化企业,扶持民业的政策。

    ——【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

    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四:改革是社会发展变代中最为常见的现象。19世纪中后期的日本和中国,虽然所在地域不同,国情有异,但两国都感受到来自欧美工业化浪潮的冲击及伴之而来的坚船利炮的威胁,都走上了改革之路,对两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国改革有相似之处,但结果却大相径庭。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目的何在?
    2. (2) 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提炼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基本情况。
    3. (3) 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时代的西化给日本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4. (4) 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中后期中国进行改革的名称是什么?。
    5. (5) 依据两国国情,概括指出两国改革背景的相同之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