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18高二上·沈阳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自古代封建贵族社会移转而成四民社会,远溯自孔子儒家,迄于清末。两千四百年,士之一阶层,进于上,则干济政治。退于下,则主持教育,鼓舞风气。在上为士大夫,在下为士君子,于人伦修养中产出学术,再由学术领导政治。广土众民,永保其绵延广大统一之景运,而亦永不走上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之道路,始终有一种传统的文化精神为之主宰。此非深明于中国所特有的四民社会之组织与其运用,则甚难明白其所以然。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1902年底,梁启超在《新民说》中率先使用上等、中等、下等社会的概……其主旨是:上层已朽,下层尚愚,须由中等社会开通和引导下层社会去改造上层社会。这种源于中国历来上流与下流社会分别及近代欧洲等级制的认识,与当时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的精英分层理论相当近似,象征着中国趋新知识人士的自觉。

    ——桑兵《拒俄运动与中等社会的自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士”的地位及作用。
    2. (2) 比较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变化有何认识,并分析其成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