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下题。

    【甲】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乙】 钓鱼记

    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予叹曰:“旨哉!意成乎道也。” (选自宋代林昉《田间书·杂言》)

    【注】 ①意:意愿,愿望。②奚:怎么,哪里。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 鱼之乐也            ②天时不如地利也 B . 知我不知鱼之乐       ②得广厦千万间 C . ①神变则鱼矣           ②佁然不动,俶尔远 D . ①子乎鱼,目乎鱼       ②目似瞑,暇甚
    2. (2) 下面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写了一场轻松风趣的对话,惠子力辩,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庄子巧辩,超然于物事之外。 B . 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这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看法,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C . 惠子认为水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给予了反驳。 D . 庄子的形象在简洁的对话中得以体现,他机敏、诙谐、富有情趣。
    3. (3) 下面对《钓鱼记》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甲乙两老汉“钓同而得失异”的情形。 B . 甲老汉之所以屡有收获,产要得益于他冷静沉着,不浮躁,不急于求成。 C . 作者认为“意成乎道”,意思是说要实现愿望必须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D . 故事说明了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专注于目标和结果的人往往容易获得成功。
    4. (4) 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②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