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毂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康定元年,元昊反,延州诸寨多失守,仲淹自请行

    先是 , 诏分边兵:总管领万人,铃辖③领五千人,都监领三千人。寇至御之,则官卑者先出。仲淹曰:“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

    明年正月,诏诸路入讨 , 仲淹曰:“正月塞外大寒,我师暴露,不如俟春深入,贼马瘦人饥,势易制也。当据要害,拓疆御寇,策之上也。”帝皆用其议。

    仲淹又请修承平、永平等寨,稍招还流亡,城十二寨,羌汉之民,相踵归业诸羌来者,淹皆推心接之。

    仲淹为将,贼不敢辄犯其境。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有删改)

    【注释】①行:这里指前往御敌。②先是:指范仲淹到延州之前。③铃辖:地方统兵官,位在总管之下,都监之上。④更:轮换。⑤诏诸路入讨:皇帝下诏命令各路军队讨伐西夏。⑥城:修筑城墙。⑦相踵归业:先后回归家园,恢复正常生产。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 B . 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 C . 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 D . 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
    2.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自军 劳:慰劳 B . 弓弩 彀:张开 C . 三千人 将:率领 D . 之上也 策:用马鞭驱赶
    3. (3)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用了对比手法,在迎接方式上把“将以下骑送迎”与“将军亚夫持兵揖”作比,在结果上把“群臣皆惊”与“称善者久之”作比。 B . 甲文节选自《史记》,《史记》长于记人,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如廉颇、蔺相如、屈原、张良、韩信、李广等人。 C . 乙文范仲淹是一个忠勇爱国之人,在国家有难时主动请战,这正体现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远大的政治抱负。 D . 甲乙两文人物形象鲜明。甲文中周亚夫是一位对皇上不敬不重却恪尽职守的将军,乙文中范仲淹是一位领兵有方且重视民心的政治家。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②诸羌来者,仲淹皆推心接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