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泸县模拟) 阅读下面实用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12月13日,我国今冬第二场雨雪寒潮天气拉开帷幕。中央气象台暴雪、冰冻、寒潮三预警齐发。

    ②寒潮天气将自西向东、 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地区会出现降温或者雨雪天气,华北、东北等地的降雪将持续两天以上。不仅是强降雪,部分地区还有雨夹雪以及冻雨天气,内蒙古、吉林、辽宁等地部分地区日降雪量具有一定极端性。全国大部地区降温幅度达8至12℃,西北地区、内蒙古中西部、华北西部及江南、华南北部、贵州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4℃以上。本轮过程过后,华北、黄淮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将接近或跌破历史同期极值。

    ③针对此次大范围雨雪和寒潮天气,中国气象局于12日18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二级应急响应。专家提示,由于本轮雨雪寒潮过程持续时间长,强降雪落区重叠,需防范叠加影响。雨雪、寒潮易造成能见度下降、路面湿滑,建议及时做好除雪除冰工作; 积雪可能导致设施农业大棚、简易搭建物垮塌,建议做好除雪、加固; 低温天气电力、供暖等能源需求量大幅增加,公众居家做好保暖的同时,也应注意防范火灾和一氧化碳中毒。

    2023年12月13 日 《中国科技网》,有删改

    【材料二】

    ①为什么全球变暖,我们冬天的气温还在持续打破纪录,“极寒”天气反而变多了呢?

    ②这是因为随着人类活动的干预,加速了全球变暖的进程,全球气候变暖改变了全球的大气环流形势,通过海洋和大气、陆地和大气的相互作用影响到局地的气候。比如北极海冰情况,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最初源地来自北极,盘踞在北极上空的极地涡旋会将冷空气“锁”在极地。同时,北极地区又是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其地表气温的增暖速度全球最高。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北极海冰减少,极地涡旋就会减弱、分裂,偏向欧亚地区,难以“固定”冷空气而由其南下

    ③因此,极端冷事件频发,正是对全球变暖的典型响应。气候变暖导致了气候更加不稳定,寒潮、暴雨洪涝、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对于存在了46亿年的地球来说,一百万年也不过是须臾而已。但是对于人类社会自身来说,百万年尺度上的气候剧变是遥不可及的,5万年的时间,如果以人类为尺度来衡量,太过于漫长,而接下来100年的时间,才和人类息息相关,毕竟,全球平均气温上升6度,对于地球来说,都是一件普通的事情,但是对于人类与其他生物来说,却会带来灭绝性灾害。

    2023年 12月11 日《网易新闻网》,有删改

    1. (1) 结合材料一,说说我国今冬第二场雨雪寒潮天气有哪些特点,请分点作答。
    2. (2) 材料二第②段画线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寒潮天气会使“中国最冷小镇——黑龙江大兴安岭呼中区”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去欣赏美丽雪景,为确保安全,请你结合两则材料内容给游客、当地民宿经营者以及当地环保部门各提出一条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