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 , 明于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晧晧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及孝文崩,孝武皇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而贾嘉最好学,世其家,与余通书。至孝昭时,列为九卿。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B .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C .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D .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博闻强(志:记) B . 明于乱(治:治理) C . 争宠而心其能(害:嫉妒) D . 卒使上官大夫屈原于顷襄王(短:诋毁)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罢免了他公卿之职。 B . 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C . 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贾谊多次上奏,提出应该逐渐削弱诸侯的势力,但是汉文帝不肯听从。 D . 文帝召见询问鬼神之事,贾谊答复询问,文帝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表示自己比不上贾谊。过了不久,又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
    4. (4) 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课内翻译:《苏武传》)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课内翻译:《屈原列传》)

      ③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课外翻译:选自上文《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