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

    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今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而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删改)

    材料二:

    凡与敌战,士卒蹈万死一生之地,而无悔惧之心者,皆信令使然也。上好信以任诚,则下用情而无疑,故战无不胜。法曰:“信则不欺。”三国魏明帝自征蜀,幸长安,遣司马懿督张郃诸军,雍、凉劲卒二十万,潜军密进,窥向剑阁。蜀相诸葛亮时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险要。会兵交换,在者八万。时魏军始阵,代兵适交,参佐咸以贼众强盛,非力不制,宜权停下兵一月,以并声势。亮曰:“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利失信,古人所惜;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鹄立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皆催令去。于是,去者皆悦,愿留一战;征者奋勇,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未报也。”临战之日,莫不拔剑争先,以一当十,杀张郃,却司马懿,一战大克,信之由也。

    (选自《百战奇略》,有删改)

    1. (1) 材料一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故人至A暮B不来C起不食D而待之E明日早F令人G求H故人。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归,归附、归顺,与(《论语》十二章)中“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中“归”词义不同。 B . “会天疾风”与“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兼爱》)两句中的“疾”词义不同。 C . “以大信为本”与“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本”词义相同。 D .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与成语中“不期而遇”的“期”词义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晋文公限定期限攻下原国,结果打了十天还没有攻克,就下令撤兵;从原国出来的士人说,再打三天就能攻下原国,但晋文公还是坚持撤兵了。 B . 吴起遇见了老朋友,于是留他吃饭,老朋友暂时离开了,但答应将回来和吴起一起进餐。吴起等着老朋友吃饭,但老朋友没有马上回来。 C . 魏明帝派遣二十万大军公开声讨蜀国,诸葛亮当时驻屯在祁山,他把精良武器装备都用在扼守险要之处。适逢部队换防,有些将士将要离开。 D . 有人建议诸葛亮把换防下来的部队暂留一月,以便壮大蜀军声威。但诸葛亮说,自己统兵打仗一向非常讲究信义,恪守信义的原则不可废弃。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②上好信以任诚,则下用情而无疑,故战无不胜。

    5. (5) 材料中,晋文公和诸葛亮坚守信用的结果分别是怎样的?请简要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