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襄州模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不褪色

    钱春华

    ①坐火车、转汽车、走山路,德福老汉凌晨五点出发,走到月亮升起,终于赶到了儿子大兴所在的炮兵部队。

    ②德福老汉一直觉得,他的大兴和大炮最相配——大兴帅气,大炮威风。一想起大兴与大炮站一块的画面,他就一身豪气,感觉不到疲惫。

    ③爬到山坡上,他便能看到儿子部队所在的营地了。德福老汉坐下来,打算吃一个馒头再走。朦胧月色下,有人嘴里“啰啰”地唤着,赶着一头猪出现在山坡上。

    ④只听那赶猪的人说:“黑花呀,你就待在这山林里,自己找草药吃,过上十天半月,我来看你。”虽然听着声音有点耳熟,德福老汉也没多想,只看了看那头猪,形销骨立的,看样子没几天活头了。不过德福老汉喂猪二十多年,经验丰富,他冲着赶猪人说:“这猪有病,但还可以救活。”

    ⑤赶猪人明显一顿,赶着猪快步来到德福老汉跟前,叫了一声:“阿爸!”

    ⑥德福老汉吓了一跳,仔细一看,这不是儿子大兴吗?他疑惑地说:“儿子啊,你怎么跟猪打上了交道呢?”

    大兴有点小得意地说:“我们部队离城里太远,不好买菜,部队农场就养了二十多头猪。现在全由我照看着。”

    ⑧德福老汉却大声嚷嚷着:“你喂猪有什么出息?那不跟我一样吗?”

    ⑨大兴说:“阿爸,革命工作不分贵贱,养猪也是一项光荣的任务啊!”

    ⑩他们的大声嚷嚷,惊动了营队里的人,连长和司务长跑了过来。连长说:“大兴,你不是赶猪上山了吗?怎么在这里跟人家吵上了?你们在说啥?我一句都听不懂。”

    ⑪大兴忙敬了个礼,说:“报告连长,这是我阿爸,他从厦门老家来看我。”

    德福老汉自然通晓人情世故,他迅速换了语气,热情地说:“连长好,我们正在讨论治猪病的方法。你们看,这山上的泥土和杂草都有利于猪的康复。大兴说得对,把病猪丢到山上,让它自己吃草药和野菜,就能恢复健康。”

    ⑬大兴瞥了一眼阿爸,明白阿爸还是支持自己的工作的。

    ⑭德福老汉在连队里住了两天,教了儿子不少养猪的技巧,部队领导都很感谢他,最后他开开心心地回了老家。过了半个月,那只病猪真的养好了病,自动回营了,后来还被养成了“年猪”。大兴因为养猪任务完成得好,被提拔当了班长,还评上了先进个人。

    ⑮第二年,大兴开始自学养猪和兽医技能,还发明了一个让猪长得快的办法,他养的猪,只只能在一年里就长到180斤以上。到了年底,因为养猪的表现突出,大兴又立了一个三等功。

    ⑯大兴复员后,回老家承包了他家附近的三座山头,种果树的同时,还进行山猪养殖。一到傍晚,三座山头的几百头猪就嗷嗷叫,等待全天最后一餐的投喂。时间久了,人们风趣地将这个情景称为“三猪鼎立”。受此启发,大兴便给自己的养殖场更名为“三猪鼎立”生猪养殖公司。

    ⑰他的养猪事业红红火火,引起了市里领导的高度重视,附近各村都闻风前去观摩取经。因为富有养猪经验,又擅长给猪治病,大兴先被调到镇上的畜牧所上班,又被调到县里畜牧公司,三年以后,进了市畜牧局,十年后甚至当上了副局长。

    ⑱退伍二十年时,大兴邀请当年的几位战友来厦门做客。回忆起当时大兴赶病猪上山的事,连长说:“大兴啊,其实我外婆也是厦门人,我八岁前都跟着外婆住,所以我听得懂你们的话。那时你阿爸明明在责备你养猪没有出息,看到我和司务长来了,却说是在教你怎么给猪治病。你有一个好阿爸。”

    ⑲大兴微笑道:“我知道您当时装作听不懂,是不想让我们尴尬。我当时也是立了志,非要在养猪这个事情上,干出名堂来。”

    ⑳连长和战友们看着大兴家门上方挂着的军烈属光荣牌,问起他家有几个人参过军?

    ㉑大兴说:“我祖父是红军,烈士。我阿爸因为视力不好,没能参军。但他把我送进了军营。我的女儿、儿子都参过军,退伍后,接手了我的‘三猪鼎立’生猪养殖公司。他们现在除了帮助乡亲们致富,还定期联合‘爱国拥军促进会’开展公益活动,以粮食和猪肉慰问军烈属和孤寡重病老人。我觉得通过养猪,实现了我此生最大的社会价值。阿爸过世时,也特别肯定了我的选择。”

    ㉒连长说:“退伍不褪色,你做得很好。”

    ㉓此时,附近那三座山头的猪又嗷嗷叫了起来,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选自“金羊网”2023年11月1日,有删改)

    1. (1) 父母总是用他们最朴素的观念看待儿女的职业选择。文中德福老汉是如何看待儿子大兴的职业选择的呢?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2. (2) 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任选一句作答)

      ①大兴有点小得意地说:“我们部队离城里太远,不好买菜,部队农场就养了二十多头猪。现在全由我照看着。”(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②德福老汉自然通晓人情世故,他迅速换了语气,热情地说。(赏析加点词)

    3. (3) 文中的大兴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4. (4) 文章第⑱段补充交代连长“听得懂厦门话”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5. (5) 读完本文后,同学们就文章的标题展开了讨论,请你替小优阐述理由。

      小翼:我认为可以将文章标题改为《大兴养猪记》,朴质而简明,写出了大兴在部队时负责养猪并学习养猪技能,在退伍后兴办养猪事业,以此回馈社会,实现了社会价值。

      小优:我觉得《不褪色》作为标题更好。因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