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七上·天元期末) 文学作品阅读

    隔着两代人的疼

    刘森

    ①大四实习还没结束的时候,父亲就不停地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回家,他的语气软绵又轻柔,带着点孩子气的期待。因为忙着做材料,对于他的催促自然有些不耐烦,我语气很冲地跟他说,等到实习结束后就买票回家,不要总是这样催我。

    ②大概是语气太过敷衍,父亲再说话时,我能明显听出他语气中夹杂的失落,满腔欣喜也化为简单的叮嘱,随后他便挂了电话。

    ③那个时候,我完全不理解他的矫情,甚至在心里面怨过他的小家子气。他不懂我在生活中的艰辛,他也看不到我与生活这个怪物殊死搏斗的挣扎,他一心想将我圈养,锁在他的身边,守着他。

    ④我们都觉得彼此变了,我不再是他印象中那个听话懂事、好掌控的小棉袄,他也不再是我记忆中那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超人,我们是那样的相似,又是那样的疏离。

    ⑤飞机落在咸阳国际机场,天冷得可怕,包里的手机开始拼命叫嚣起来。不用想都知道,这一定又是父亲的电话。在得知我实习结束的那一天,他便以每天五个电话的频率催促我,赶紧买票了!赶紧回家了!赶紧赶紧了!

    ⑥我在他的催促中马不停蹄,像是一个上紧发条的陀螺,我讨厌这样的节奏,也讨厌让我变成这个样子的他。所以你看,我根本就不懂父亲,更不懂他深藏于心底沉甸甸的爱。

    ⑦我下大巴车的时候,他早已经在车站等候,我出了站,他忙不迭地走过来帮我拎行李箱,他脸灰扑扑的,像是下午即将暗下去的黄昏。他冲着我笑,似乎又觉得自己笑得不好看,只能露出一排牙齿僵硬地凑个表情。他拿了行李转过身慢慢地走,拖着行李箱的他,让他佝偻的背显得更加蜷曲,我走过去帮他,他摆摆手,将行李箱提得高高的 , 我知道他是想显示他在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可他脚底的步子已经有些凌乱,他那么逞强,又那么脆弱。

    ⑧父亲是什么时候老的,我竟一点儿都不知晓,我突然被他的苍老蛰了一下。那种疼痛从我的眼睛蔓延到全身,我只觉得似乎四周的寒风更冷了,他更瘦了。

    ⑨与父亲的战争开始于回家的一周之后。他批评我被子没有叠好、地板没有拖干净、睡觉的时候玩手机……他反感我很多生活方式,让我觉得他就像一个婆婆妈妈的老女人。

    ⑩我实在不能理解他为什么在我回家的一周内,从未对我提出过任何抱怨,为什么非要等到一周以后才将这些事情搬出台面数落一遭,而且似乎每次回家都是这样的状态。于是,我扬言第二天就买票回学校。他气鼓鼓地摸出一根烟,等到抽完的时候,他又默默地帮我把所有的东西收拾好。我知道这是他的软肋,只要每次我说要离开,他就会败下阵来。可我从未想过每次当我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有多么的难过。

    ⑪记得很小的时候,父亲骑自行车带着我,他在自行车的横梁上绑上一个小椅子,又在椅子上铺好软软的小垫子,他像是一个遮风避雨的英雄,把小小的我完全拢在他的臂弯里。坐在前面的我扎着马尾辫,头仰得高高的,我唱儿歌,他唱儿歌,我数一二三,他也跟着一起数。那些细碎的日子就像闪闪发光的水晶,在我的记忆里熠熠生辉,可我还是控制不住与他争吵的冲动,尽管我爱他。

    ⑫我又想起父亲,是因为那个修理管道的大叔。几天前,他匍匐在地上修理管道,卑躬屈膝讨生活的样子,像极了父亲那张越老越慈祥的脸。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人越老,心就会变得越柔软,软得像蜗牛的触角,稍微被触碰,就会紧张地缩起来。

    ⑬我拨通了父亲的电话,他正在上班。对于我这个电话,父亲有些受宠若惊,在他的印象中,我很少主动给他打电话。他以为我出了什么事,我却只是说有点儿想他,他还是不死心地问我,是不是生活费不够用了,我却岔开了这个话题,问了他别的事情。

    ⑭话题就此打住,于是我们又绕回到我下次放假是什么时间,车票打算什么时候买这样的问题上。我躲不过他的盘问,在所有的感性和理性的挣扎下对他坦白从宽。所有的事情又绕回之前,他来接我回家,我们在家里不停争吵。只是再后来争吵的时候,我已经学会让着他,他批评我的时候我尽数听着,他看不习惯的时候我保持微笑,他自己说着说着就没意思了,一场战争和平解决。

    ⑮可是,我还是讨厌父亲,我讨厌他老得太快,就像一个影子,像一份旧报纸。

    ⑯他不知道在他苍老的所有历程里,隔着我们两代人的疼。

    1. (1) 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情节

      “我”心中的父亲形象

      小时候,父亲骑自行车带“我”

      遮风避雨的英雄

      ①        

      矫情又小家子气

      接站时,父亲帮“我”拎行李箱

      ②        

      几天前,“我”看见讨生活的大叔

      苍老而慈祥柔软

    2. (2)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

      他冲着我笑,似乎又觉得自己笑得不好看,只能露出一排牙齿僵硬地凑个表情。他拿了行李转过身慢慢地走,拖着行李箱的他,让他佝偻的背显得更加蜷曲,我走过去帮他,他摆摆手,将行李箱提得高高的。

    3. (3) 如何理解文章标题“隔着两代人的疼”?
    4. (4) 结合文章主题和“链接材料”中的情形,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应当如何改善青春期亲子关系?

      【链接材料】

      研究数据表明,13岁到24岁的青少年,身心得到发展,内心渴望独立,与父母的关系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华商报》曾采访40位青少年,有26人认为家庭教育中家长说教多、指责多,亲子沟通内容集中在学习上,在父母眼里自己的一切都不如别人,有12人因此与父母发生过冲突,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也有6人表示喜欢和父母交流生活感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