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士绅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中文外, 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开设的新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

    --摘编自方建春《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

    材料二: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和 开设西学的书院里,出过黄兴、蔡锷等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而随之兴起的学会,为广开民智介 绍了西方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在近代中国几乎必然地会转化为政治力量;维新人士还提出了“论 白话为维新之本”的主张,早了胡适 20 年,可以说,后来的许多进步主张,在戊戌维新的时候都已露出了端倪。

    材料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进行了许多意义重大的改革,主要有:……教育方面,提倡男 女同校,废止小学读经等。这些政策在当时虽然没能全部贯彻执行,但对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平等 思想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临时政府的改革措施》

    材料四: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 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 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中共二十大报告》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出现的变化。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作用,并概括这一作用和表现。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和意义?
    4. (4) 综上,谈谈你对教育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