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4八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1 鸦片战争形势图



















          图 2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         


    材料二  随着第一组条约的产生,中国社会先后出现了可见的变化。第一,外国 领事和中国官吏的平等权,对清政府所代表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制度造成很大的 压力。第二,英国割去香港(岛),意味着获得了经营中国的基地;而五口开放 则提供了由沿海推向内地的孔道。第三,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 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战争以残 酷的事实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于是,在中国社会缓慢地发生变 化的同时,出现了《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等等著作。标示了中国文化近代化 的开端。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 (1) 据材料一中图 1 信息指出,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图中旗帜处 是中国军民抗击英国侵略军的主要地点,请选择其中一个写出地名及在此抗击侵 略的一位民族英雄代表。
    2. (2) 比较图 2 与图 1,两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有何变化?据此判断,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侵略者在京师的哪一暴行被视为人类 文明的浩劫?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口开放 ”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据材料 二概括指出,“第一组条约 ”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变化?作者对“第一 组条约 ”所持观点是否客观?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