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四时读书乐·春

    翁森

    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注释】①翁森:宋末元初人,宋亡,他拒绝出仕,隐居乡野,以教书为业,从学者先后有八百余人。元废科举,学风日下,翁森以儒学教化乡里,历经多年,耕读之风又“彬彬称盛”。②舞雩(yú):台名,是鲁国求雨的坛。雩,求雨的祭祀仪式,伴以乐舞,故称“舞雩”。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劝学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景情并茂。全诗意境明丽清新,语言质朴无华,蕴含着无限书香雅趣。 B . 首联,诗人笔下的人物浴着风,嗅着花,时走时吟,兴致盎然;次句与“风乎舞雩,咏而归”有异曲同工之妙。 C . 颔联的“落花”是忧愁的代名词,诗人虽然认为读书快乐,但内心深处潜藏着感慨身世与担忧国事的不平之情。 D . 尾联照应首联,使诗歌结构完整。诗人放眼望去,看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从而烘托出读书的快乐。
    2. (2) 本诗是如何表现读书之乐的?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