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现代文阅读Ⅱ

    宝贵的一餐

    杜鹏程

    夜里四点多钟光景,周大勇带领战士们顺着一条山沟前行,回到了我旅司令部驻地。他 们顾不上休息,又主动争取了掩护搞粮食的任务。 周大勇乐得不行。他走到河槽,想找支部委员和干部们,把上级的决定告诉他们。 黑暗罩着世界,湿润的空气在夜空流动。河边一堆堆黄蒿、苦艾和马兰草微微摇摆着。 战士们有的背靠背挤在一块儿睡着;有的就躺在那全是鹅卵石的河边拉鼾声,萤火虫在战士 们头边飞蹿。周大勇摸摸一个战士的衣服,衣服是潮湿的。他想叫起干部和支部委员们,可 是又想让他们多睡一会儿。他在心里说,我在河边来回走一百步,再叫醒他们。可是走完一 百多步,他决定再走一百步。 

    …… 

    突然有人喊:“冲呀!冲呀!”战士们习惯成自然地抓起枪,一骨碌爬起来,互相问:“什么事情嘛?”“把敌人捞住了?”“问我干什么?我又不是司令员。”“发什么火!你吃了火药啦?” 

    …… 

    周大勇喊:“同志们,谁说梦话惊动了大家?” 

    宁金山边揉前额边说:“谁,谁?我梦见了打仗——他妈的,我头上碰了个大疙瘩。 ——睡,睡,咱们再睡。” 

    有的人嘟嘟哝哝地咒骂宁金山;有的人咕咕地笑:“宁金山头上碰的疙瘩,一定比地雷还大!” 

    周大勇找来马全有、李江国、马长胜等人,把任务告诉了他们,大伙就分头给战士们传达。蒙蒙雨又下起来了,村子里的鸡叫了。河岸上有军人和担架队的老乡在过来过去地走。 紧张的生活随着紧张的日子又开始了。 陈旅长找了旅司令部的四科长来,劈头就说:“明天,啊!今天,今天司令部人员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 

    四科长笔直地站在那里,兴冲冲地说:“老乡们给我们搞来一筐子土豆,四个南瓜,一 斗谷糠。另外,旅党委有通知,十分没得办法,可以宰杀牲口充饥。——到今天为止,除了驮炮骡子,全旅的牲口已经宰杀了很多。骑兵通信员差不多都变成步兵通信员了!——我们司令部的同志们总算凑合着宰了一匹老马,已经煮熟了,七〇一,你放心,今天保证同志们吃上一顿饭。当然,吃饱吃不饱,那可不敢夸口噢。” 

    陈旅长手一挥,说:“马上开饭!饭可不是给司令部的人员吃,是给河滩坐的第一连的 战士们吃。” 

    四科长倒抽了一口冷气,忽眨着左眼,说:“七〇一,分粮食也好,分什么也好,旅 供给部总是先战士后干部,先战斗部队后机关。当然,旅党委会规定的这原则没错。可是司令部的同志们也是苦到家了!昨天整天他们是没有闻过饭的味道。啊!这,你并不是——” 

    陈旅长脸色突然变了。他说:“我了解,因为我也没得东西吃,同志!” 

    四科长急得前言不搭后语地说:“七〇一,不是我……你看……晚上煮肉,炊事员肚子饿得咕咕叫,可是他们连一口也舍不得吃!我看——” 

    陈旅长严厉的眼光,直逼得四科长想钻到地缝去,不容分辩地命令:“开饭!立刻!” 

    四科长迟迟疑疑地看了看旅长,又看自己的胸脯,狠了狠心,说:“好!” 

    一大行军锅的稀饭——糠、土豆、南瓜和各种各样的野菜搅起来煮成的饭。饭锅旁边放 了一筐子马肉。肉和饭的那股香味呀,直往人鼻子里冲。哪怕你离它一百公尺远,也能闻到 喷香味。 周大勇喝了一碗稀饭,分到了四两来肉。肉,他一口也吃不下去。昨天晚上,他吃了首长们半个土豆(他把两个半分给几个战士了)。谁知道首长们有多少个钟点米面屑没沾口啦? 他想找块纸把肉包起来给首长们送去,可是衣服透湿,哪里会有块完整的纸!低头一看,破衬衣吊下来一片,他“哧”的一撕,用布包着肉。 

    他看见陈旅长和旅政治委员并肩站在河边的高地上,就躲躲闪闪溜进旅首长住的窑洞。 

    他把肉放在灶火台上,乐得正要往外蹦,有人一声喊住他:“搞什么鬼?回来!” 

    听这口气,喊叫的人定是位首长。周大勇的心嘟嘟跳,脑子还没有转过弯,就迅速地扭身,立正站直了。嘿!仔细一看,原来是陈旅长的大个子警卫员,坐在灶火角,满不在乎地摸着下巴。 周大勇松了口气,说:“老资格,你这个死家伙吓了我一跳!” 

    警卫员挤眉弄眼像是抓住谁的短头了,问:“你干啥?” 

    周大勇说:“我们全连战士给首长们送来点肉。喂,大个子!首长们要问起你,你一口咬定说是炊事员同志送来的。你要说破真情,我可要揍你。” 

    警卫员问:“揍几下?” “二十四下。” “揍哪里?” “把你的鼻子揍歪!” “全不碍事!要嘴吃饭,要鼻子扯淡哩!” 

    周大勇说:“那你这家伙是成心要跟我捣蛋咯!” 

    警卫员把左拳往上一举,脚跟“啪”地一靠,说:“我向连长同志宣誓:不泄露军事秘密!喂,喂,还有:谁要再能给首长们送来半斤肉,我给他跪下磕响头。” 

    周大勇走出窑洞。连阴雨越来越大了,他走到河槽里,只见战士们方方正正地站了一片。 蒙蒙雨变成了吊线雨。云彩缠在山腰。 周大勇像一尊铁像一样,站在战士们前面,眼睛一直望着陈旅长。他心里那滚沸的感情,变成了希望立刻去猛烈战斗的烈火。 周大勇计算了一下,今天是八月十七日,他要完成了抢运粮食的任务,在今晚和明天早 晨赶回来的话,还可以参加一两日之内就要进行的大战。他带上战士们急急地出发了。

    (摘编自杜鹏程《保卫延安》)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篇写周大勇想把上级的决定告诉支部委员与干部们,又不舍得立刻叫醒他们,表 明周大勇心思细腻,关心战士。 B . 文中描写各种各样的野菜搅起来煮成的稀饭令人垂涎,表明虽然作战辛苦,但炊事员厨 艺高超,能将普通的食材变成美食。 C . 宁金山睡觉梦见打仗说梦话,“战士们习惯成自然地抓起枪”,这些描写表明战士们时 刻警惕,随时准备作战。 D . 警卫员为周大勇给旅首长送肉打掩护,既体现警卫员对首长的敬畏,又从侧面突出,旅 首长心系战士、大公无私的伟大形象。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描写了战士们在潮湿、恶劣的环境中睡觉的情节,为下文写陈旅长坚决要把粮 食先分配给河滩的第一连战士做铺垫。 B . 小说描写了在面对陈旅长的强势命令时四科长的神态、外貌、心理、语言,突出他不忍 司令部人员挨饿却不得不服从命令的军人形象。 C . 小说中的人物对话简洁明快,非常切合人物身份,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但是大量 对话也弱化了情节的连贯性。 D . 小说以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展开叙述,叙事自由灵活,采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人物语言 鲜明富有个性,使得人物形象立体。
    3. (3) 请分析小说结尾“雨”的表达效果。 
    4. (4) 杜鹏程善于展示英雄人物的壮美、富有诗意的灵魂,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一评价的意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