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东莞三模) “体”“育”二字我国古语皆有之。“体育”一词寓强健体魄之意则是近代以来形成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清以来,随着西风东渐,近代西方体育开始逐步传入我国。19世纪中后期,在我国的教会学校、洋务学堂以及资产阶级兴办的新式学堂中,西方近代体操课程开始出现。1903年,清政府在全国各级学堂推行以日式兵操为主的体育课程,标志着体育在中国近代普通中小学正式产生。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正式把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并推广到全国。

    ——摘编自苏竞存《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

    材料二:中共中央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宣布,要“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实行全国学生的武装训练”。1940年成立了“延安体育会”,以组织和推动群众体育运动,增强军民体质。在陕甘宁边区的小学,体育是必修课,低年级以走、跑等活动性游戏为主:高年级除了赛跑、爬山、跳高、跳远等项目外,还有军事常识学习与操练。延安大学成立了体育系,培养了一批体育人才,这些学员大多被分配到部队和学校担任体育工作。在陕甘宁边区,从清晨到傍晚,到处都能看到学生、战士锻炼的身影,群众体育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摘编自刘宇《抗战时期根据地体育运动开展状况探析》

    材料三:新中国体育外交大事记

    时间

    事件

    20世纪50年代

    1950年,苏联男子篮球队访华,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接受外国体育代表团的访问。

    1952年,由于西方国家阻挠,中国代表团的第一次奥运之行在奥运会临结束才赶到。

    1954年,国际体育组织中有人蓄谋制造“两个中国”。于是,1958年中国宣布退出国际奥委会。

    20世纪70年代

    1971年,中国乒乓球队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中国乒乓球队相继访问阿联酋、古巴、智利及加拿大。

    1979年,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

    20世纪80年代至今

    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夏季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1990年,北京举办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

    2008年,北京举办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2022年,北京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据黄冶、陶锦《我国体育外交70年:回顾、特征和推进路径》等整理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晚清至民国时期体育课程逐渐普及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抗日根据地体育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根据地开展体育教育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任意一个时段,概括该时段体育外交的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