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上·辽宁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I

    科普工作我们能做什么?

    亿万大众的科学素质提升了,科学的土壤才会肥沃,奇思妙想的种子才会从这些肥沃的土壤中吸收养分破土而出。虽然它们并不一定都能长成科技创新的大树,与大树构成了和谐的生态系统。没有它们,科技创新的参天大树只能  ①地长在荒漠之中。培育肥沃的土壤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因此科普工作不会 ②而需终身展开。尽管漫长艰苦,但每位参与者都能分享因为土壤不断改良而带来的科技硕果。

    人们渴望有影响的科普作品。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如同  ③的颜料,不同的科普工作者会从中选取自己心仪的一种或几种,绘成风格奇异的图画,却忽略了颜料是基础、想象力是核心、努力尝试绘画才是画作呈现的关键。要从社会需求出发,通过科普作品传播科学知识,激发公众的科学想象力为培养科学的种子,我们应积极创办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激发青少年尤其是公众对科学的热情。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喻体是“名画”。请指出比喻的本体、相似性及表达效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