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4高三上·三明开学考) 荀子的刑法思想在先秦儒派学者中独树一帜,后世学者对此多有关注与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荀子的刑法思想

    材料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通‘为’,人为努力)也。”

    “圣人化性而起伪(为),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矣……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赏不欲僭,刑不欲滥。赏僭则利及小人,刑滥则害及君子,若不幸而过,宁僭勿滥。”

    ——《荀子》

    材料二:

    荀卿则全是申韩(申不害、韩非,战国思想家),观《成相》一篇可见。他见当时庸君暗主战斗不息,愤闷恻怛,深欲提耳而诲之,故作此篇。然其要,卒归于明法制、执赏罚而已。他那做处粗,如何望得王通(隋代经学家)!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第137

    荀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他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可以说是集了百家的大成的。公正地说来,他实在可以称为杂家的祖宗,他是把百家的学说差不多都融汇贯通了。

     郭沫若《荀子的批判》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主要刑法思想。
    2. (2) 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选取材料二中的一种观点加以评述。
    3. (3) 你认为对“荀子刑法思想”的研究有何价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