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古代诗歌阅读

    定风波·赠杜鹃花

    辛弃疾

    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却解啼教春小住,风雨,空山招得海棠魂。

    恰似蜀宫当日女,无数,猩猩血染赭罗巾。毕竟花开谁作主? 记取:大都花属惜花人。

    【注】①这首词作于瓢泉(今江西省铅山县境内)。此前,词人曾被起用,但很快又因其准备整军,以恢复中原失地的政治举措与当权者因循苟安的方略不相协调,遭到弹劾,被革职。同时,词人的住宅又遭火灾,于是他便移居瓢泉,寄情山水,一住八年。这一时期,虽然他大声疾呼地干预时政、鼓动恢复失地的文字略有减少,但其壮志难消,只是表现得更为委婉、更加深沉罢了。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入笔起波澜,明确了时序的变化,以此构成春天到来又归去的两个层次。 B . 用“海棠魂”体现杜鹃花的精神,表现杜鹃花在风雨中盛开彰显的高洁品格。 C . 词的下片,在上片的基础之上,着重描绘杜鹃花的姿色,并引出词人自己的议论。 D . 词人问究竟谁能为花做主,此处“花”不仅是自然界的花,“惜花人”也另有深意。
    2. (2) 本词上片第二句“杜鹃声苦不堪闻”与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都写了“杜鹃”。请结合两首作品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两首作品在抒情方面的异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