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天津市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枢密韩太尉书

    宋代·苏辙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天地之间,称其气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 , 故其文疏荡,有奇气。此二子 , 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1.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与燕、赵间豪俊            游:远游 B . 观终南、嵩、华之高        恣:尽情 C . 天下之所以无忧            恃:依靠 D . 将归益其文                治:研习
    2.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天地之间                  浩浩如冯虚御风 B . 称其气小大                  犹不能不以兴怀 C . 此二子                      石之铿然有声 D . 知天地之广大                谨拜表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B .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C .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D .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4. (4) 下列六句分编四组,全都表现作者在写文章方面赞同的观点的一项是(   )

      ①辙生好为文   ②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③气可以养而致

      ④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   ⑤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⑥而辙也未之见焉

      A . ①②③ B . ③④⑥ C . ②③⑥ D . ①⑤⑥
    5. (5)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本文具体说明了“养气”的新含义,强调了后天的修养,还论述了怎样“养气”的问题,篇末点明写作意图。 B . 苏辙曾说过,他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后人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 C . 苏辙自到京城,因没有见到韩太尉而心存遗憾,所以希望能够一睹贤人的风采,来激发自已的雄心壮志。 D . 这篇以议论为主的书信体文章,言辞恳切、感情真挚、推论严密,强调了“养气”“治文”的重要性。
    6. (6)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②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7. (7) 苏辙认为,“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面致”,就选文谈谈如何养“气”。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