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及材料,完成各题。

    文本一:

    秋怀(其二)

    孟郊【注】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虑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文本二: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

    【注】此诗作于孟郊老年居于洛阳充当河南尹下属小吏时。孟郊一生仕途波折,生活困顿。

    1. (1)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秋怀》从冰冷的秋月起笔,与月为伴的“老客”壮志也已消磨殆尽,开篇就奠定了全诗苦寒的基调。 B . 《秋怀》中“冷露”二句语带双关:作者既感叹秋寒露重难以成眠,也悲泣人生梦想破灭。 C . 作者以“峥嵘”来形容深秋时节的梧桐,委婉地表达出内心依然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慷慨胸怀。 D . 本诗中呈现的诗人形象与杜甫在《登高》中塑造的诗人形象有相同之处:均为晚境颓唐、愁病交加。
    2. (2) 请结合文本二,合理评价孟郊《秋怀》诗的境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