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历程曲折而漫长。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学习、探索和创新,为中华民族的崛起点燃了火种,照亮了前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年的改良运动,是一部分接近皇帝的高级知识分子(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制度变革上的一次尝试。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1913年2月8日)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摘编自刘大鹏遗著《退想斋日记》

    材料三: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们认为以往中国的先觉者们所进行的救国斗争之所以屡屡失败,根源在于国民对于国家危亡“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他们由此认定,要想在中国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的国民性。他们……号召国人“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以求得到思想的解放。 

    ——摘编自卢浩《中国梦•复兴路》

    1. (1) 材料一中“1898年的改良运动”具体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次事件变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在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 (2) 材料二中的“变乱”是指哪一政治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发端的标志,并分析该运动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