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
  • 1. (2023·房山模拟) 极地科考,大国担当

    《南极条约》规定: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促进在南极洲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促进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禁止在南极地区进行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活动及核爆炸和处理放射物,冻结目前领土所有权的主张,促进国际在科学方面的合作。1983年我国正式加入南极条约。如图1为南极地区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南极地区包括洲及其周边海域,南极大陆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冰盖,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号称“冰雪高原”,资源丰富。
    2. (2) 南极地区气候恶劣,中国科考队克服了、多大风等困难,在太平洋沿岸新建了考察站。这里是南极地区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典型自然地理单元集中相互作用的区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3. (3) 我国科考队前往南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____。(单选)
      A . 夏季出发正是南极地区的暖季 B . 记录夏季气温,建设避暑胜地 C . 勘探矿产资源,建立工业基地 D . 检测海冰动态,研究气候变化
    4. (4) 冰川的变化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2022年3月14日,中国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最新观测数据表明,南极海冰面积创下1979年有卫星观测以来最小面积记录,为192万平方千米,南极异常高温导致的冰层不稳定,引发科学家对南极生态、气候变化的担忧。

      在框图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词语完成对冰川面积变化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

    5. (5) 小资料:碳中和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之一。所谓碳中和,简单来说就是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它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抵消企业、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以实现二化碳“零排放”。

      结合图文资料,写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具体措施。(至少两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